芥末堆芥末堆

蓄力三年,大湾区高等教育能否放出大招?

作者:吉兰兰 发布时间:

蓄力三年,大湾区高等教育能否放出大招?

作者:吉兰兰 发布时间:

摘要:三年了,大湾区是否已经高楼林立。

1649686957198814.jpeg

图片来源:unsplash

只要对高等教育领域稍有关注,就不难发现:大湾区建大学的热情已经持续了三年。三年来,自主建校、合作办学的消息屡见不鲜,尤其是大湾区内地 9 城与港澳的合作热情持续高涨,又因大湾区内地 9 城均属广东,以至不少人形成“广东省正在疯狂建大学”的印象。那么大湾区怎么就如此钟爱建大学?大湾区的高校现在又建得怎么样了?

不是正在建大学,就是在建大学的路上?

2019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 2035 年,大湾区要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先进典范。粤港澳大湾区发力打造教育高地是有目共睹的,不过单就数量来看,大湾区原有高校其实不多,与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比起来,整体发展水平也不高(港澳除外)。所谓粤港澳大湾区包含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 9 个内地城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2021 年教育部认可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 2756 所,大湾区内地 9 市共 129 所,占比不足 0.05% ,学校数量与广东省的经济与发展定位不太相称。

原有高校不算多,那么新建的高校呢?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2019 年 2 月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不过大湾区内地 9 市在 2019 年前后已建成高校数量暂未出现显著变化(下图)。政策颁布前的 2018 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 2663 所,此后三年有所增加,2019 年—2021 年依次为 2688 所、2740 所和 2756 所,然而聚焦于大湾区的内地 9 城,也只有广州和惠州各增加了一所高校。从教育部数据来看,湾区新建设大学数量没有如雨后春笋一般涨起来,但也并不意味着其高等教育就没有大发展。

一方面高校的筹建与发展确实需要时间,此外,因为部分建设中的高校还未落地,不计入教育部统计的范畴导致看起来建设的学校不多(例如备受瞩目的大湾区大学,虽然一直被热议但是目前尚未竣工),但实际上近两年逐渐兴起了大湾区内地城市与港澳或其他地区名牌大学合作建校、合作办学的热潮。根据青塔数据,截止到 2021 年 6 月,一年多时间在大湾区就有接近 30 个大学、学院、研究生院、新校区建设推进,选择与强校合作办学的形式可以更快速使高等教育得到发展。

41d83d273d55c2357e4cf0d7bcb349ea.jpg

高教“后进生”的,钝学累功之力

那么更具体来看,大湾区的高等教育近三年发展得怎样了?

一个地区的高新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创新的支持系统,而高水平高校对引进人才和带动周边经济活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高质量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湾区内地 9 城除了原有高校数量不多,在高等教育发展质量上也有进步空间,不过经过三年的努力,内地 9 城(广深)与北京等教育高地的差距在减少,2020 年,深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预算超过 200 亿元。

2020 年大湾区 9 城 GDP 超 8.95 万亿,经济领跑全国却是“教育洼地”,定位与需求非常不匹配。例如深圳自建高校仅有8所,经济发展不错的珠海、东莞、佛山等城市甚至一所双一流高校都没有,高层次人才占在校生的比例也较低。根据界面新闻的数据,在 2018 年,大湾区高等教育表现相对出色的广州和深圳加起来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比北上加起来的要多,但是在校研究生数量却落后北上一大截。三年间,到了 2021 年,广深研究生数量快速增加,深圳在校研究生数量增加了 22.8%,广州增加了 30.6%(对比北京在校研究生数量增加了 18.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近三年大湾区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成效。

cd86f0e14715440f2f53fd518572d3ed.jpg


港澳,是大湾区高等教育绕不开的话题,可以说,大湾区内地 9 城与港澳的合作是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有专家认为,因为深圳依托众多高新技术企业,所以深圳高校在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上较强,但基础研究实力薄弱,而这与香港、澳门恰恰相反。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表示,港澳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但是市场较小,到内地办学即是招生面向整个内地市场,大湾区内地城市也乐于提供土地、房屋等资源。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此举也是为了助力港澳融入大湾区产业链,所以内地城市与港澳的合作,是大湾区高等教育办学的充分必要条件。b5bdf194a2e66aaa56ae976e45490c15.jpg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刊发布的《一文读懂: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到底有多重要?》:“2020 年,广东省向香港、澳门开放大型科学仪器超过 1×104台(套),跨境拨付财政科研资金约 1.5 亿元;三地合作新建 20 家联合实验室,吸引近 200 位两院院士、40 余位港澳科学家到广东省工作。”筹备建设或正在建设中的高校比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公开大学(肇庆)、香港理工大学(佛山)、香港大学深圳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澳门科技大学珠海校区等。

75cac73fb02abfd8061ede0d6ad3bf20.jpg

注:图片数据来自21世纪经济报(2021年2月)

合作办学之路,也并非一顺百顺

“城市因大学而盛”,不光是港澳,为引进人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不少城市斥资吸引高校入驻、建立分校区。更具体些看看,大湾区内地 9 市其实早有合作办学、合作建校的先例,尤其是深圳。拥有 53 所“双一流”异地机构数量最多的就是深圳,其余珠海(7)、东莞(5)、佛山(5)也榜上有名,大湾区这四个城市的占比就高达 47%,也就是说 53 所“双一流”大学的异地机构中,一半流向了大湾区。097a23b49539cf2f9789f7effd659d3b.jpg

但是,这种异地办学的形式也许不能一路走下去。教育部对跨省、跨城市办学的态度从一开始的“不鼓励、不支持”逐渐演变为“从严控制”。2020 年 5 月,武大深圳校区建设被教育部直接叫停。跨省办学不予审批,不少地区只能将目光瞄准省内办学、中外办校以及合作研究院。

再回到大湾区,我们发现,大湾区自建大学数量不多,与内地高校又颇受限制,只有在与港澳合作办学上拥有政策和地域优势。但是,内地与港澳在高等教育制度与管理运作方式上又存在不小差别,例如,港澳的高校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政府对高校基本只起到建议、监督的作用,无所谓“上下级”,而内地高校一定程度受到行政权力的制约。文化、制度均有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到学校,就是教学规划、学术氛围、教师与学生观念的种种不同,所以大学建好之后的融合更需要时间。而且,即使是大湾区内地 9 城也存在明显的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合作办学的形式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推进大湾区经济发展,也还是个未知数。

结语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的几年时间里,国家与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精力,不少人形成了大湾区(内地 9 城)正在疯狂建大学的印象,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大湾区都展现出了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心与成效,但不管是与港澳合作办学还是自主建校,都还需要充足的资金和长期可行的指导规划。

参考资料:
1. 21世纪经济报,2021年2月,大湾区加码高等教育:17所新高校建设提速,8所为“合作办学”
2.李丹,高芳.高等教育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9(02):158-162.
3. 江南智造总局,2021年12月,苏南,猛挖大学
4. 青塔,2021年6月,广东正在疯狂建大学!深圳筹建6所新大学!大湾区30所高校建设中……
5. 中国工程院院刊,2021年12月,一文读懂: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到底有多重要?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黑板洞察”(ID:heibandongcha),作者吉兰兰。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黑板洞察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黑板洞察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蓄力三年,大湾区高等教育能否放出大招?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