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体制内”深入骨髓的地区,办国际学校难复制“上海神话”

作者:ABB 发布时间:

“体制内”深入骨髓的地区,办国际学校难复制“上海神话”

作者:ABB 发布时间:

摘要:“比市场快一步则死,快半步则活。”

VCG21gic4386641.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海疫情仍在持续。一位来自上海的资深国际教育人士停下脚步,对上海和全国的国际化办学展开深入思考——怎样的城市精神成就了上海的教育神话?在那些“体制内”深入骨髓的城市,为何办学受挫?又将如何突围?

国际教育的核心之一:当一个“大写的人”

我发现国际教育的自媒体讨论的话题主要有两类——“什么是好的教育”和“哪里有好的学校”。前者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

择校机构的存在是有其价值的,它们能指导家长分辨学校,为家长科普课程和升学知识,是国际教育行业培育市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如果一个地区想要成为中国国际教育的“领头羊”,那么它思考的层面恐怕就不能是“学校”。

正因为北京和上海愿意思考,比起学校这个教育外化的“形”更上层的“神”,所以他们往往能把握得准国际教育的本质,从而创造出新型的、有“灵魂”的学校。成功了,就是闯出一条新路,不成功,就是为大家试了错。而其他地区开国际学校,则喜欢照抄北京、上海的成功案例。

比如,上海喜欢开从幼儿园起步的K12学校、IB学校,不少学校已闻名全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于是,很多其他省份纷纷效仿,结果却发现招生困难。为什么?因为上海人不把体制内当做“宇宙的尽头”,所以上海的家长能够接受孩子从小没“编制”。试问,全国有多少城市不看重“体制内”呢?

既然如此,就有必要先来探讨一下国际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只要掌握准了“神”,“形”都好说。我认为,国际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培养“大写的人”。

要培养一个“大写的人”,所以国际学校才强调小班化,这样老师就能真正“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需要;

要培养一个“大写的人”,所以国际学校才强调个性化选课、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选择自己喜欢又适合的课程/活动;

要培养一个“大写的人”,所以国际学校才强调学生的领导力、批判性思维,以及独立的品格,这样孩子才不会人云亦云,当乌合之众;

要培养一个“大写的人”,所以国际学校才要贵、要骑马打高尔夫做公益,因为这些都能从外部塑造孩子的高端形象……

同理,正因为培养的是“大写的人”,所以国际学校的学生才会比较张扬,不像体制内学生那么重视校规,更容易顶撞老师、化妆染发、上课用手机;

正因为培养的是“大写的人”,所以那些不太愿意展现自我的孩子在国际学校就会成为“小透明”;

正因为培养的是“大写的人”,所以当个人利益受损时,国际学校的孩子会反抗得比较激烈;

教会学生找到自我,并用正确的方式实现自我,是国际教育的核心之一。而聘请外教、用外国教材、英语教学、小班化、走班制、个性化课表、参加各种各样高大上的课外活动,甚至让幼儿园孩子就穿西装吃西餐等,都只是国际教育的“形”。

因此千万不要照葫芦画瓢上海的成功案例,然后复制到其他地区,就以为一定会成功。

如果一个地区“土壤基因”是“体制内”的话,那么国际教育的种子扎进去,只能开结出别扭的果。

那些“体制内”深入骨髓的地区

我发现,在主流思想是“公”的地区,开国际班/国际学校的创始团队往往有三种层次:

第一层,“看山是山”,把国际教育当“洋高考”,或把国际学校当作考不上普高和大学后的“弯道超车”辅导班。

第二层,“看山不是山”,把国际教育尤其IB理念理解得特别正确、深刻,希望把上海办学模式搬到自己家乡去的创校团队。他们可能前半生在欧美发达国家、北京、长三角、珠三角深耕,深受国际教育理念熏陶,推崇IB;也怀有建设家乡、改善家乡“死读书”的情怀,真心希望把国内外最好的教育形态带给家乡的孩子。是一群非常有理想、有见识、有财富的企业家,然而,赔钱的大部分也是这类人。

第三层,“看山还是山”。上海的国际教育从1.0版,2.0版,已经进3.0版时代。而很多地区还处在1.0时期。我们也知道,“比市场快一步则死,快半步则活”的商业规律。

1651191283592341.jpeg

图片来源:unsplash

所以就算“看山不是山”的创校团队心里已经掌握了上海3.0的国际教育版本,去只有1.0的地区开国际学校时,最多也只能提高到1.5。然后靠一届一届学生、一代一代人,慢慢改善达到3.0。不然就是拔苗助长。

1.5版的国际学校看似只比当地1.0版的学校好一点点,但这对于招生而言就够了。家长在择校时,是找一家相对好一点的,校与校的竞争比的是“相对”。而如果直接开一个3.0版学校,就可能跟当地市场的价值观不同了。

比如,看重编制的地区,家长的想法往往是先让孩子读体制内学校,考不上高中和大学才转体制外。并希望通过花点钱读国际课程来降低竞争难度,绕道考入好大学。就连成绩好的学生优先选择的也是公办高中的国际部。

这是因为在以“公”为主流思想的地区,大家信任“公”。特别是当家长看到“双减”和新课标改革后,体制内学校也开始做素质培养,而外国疫情和国际关系却更复杂,对于孩子尚小的家长来说,观望程度就变高了。这种情况下,让孩子从幼儿园就去体制外,不是很冒险吗?只有先体制内,不行了再体制外,才是双保险。在这样的地区一上来就开K12恐怕前期投入又大,招生又难,教师成本又高,亏本概率就比较大,不如先开高中,做出口碑后,再慢慢往下开。

同理,那些上不了普高才来国际学校的学生也很难跟得上对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的IBDP。老板们可以把IBDP作为一个选项,一个卖点,但一定要备好其他更容易获得好成绩,升入好学校的课程。

要知道,“看山是山”的“洋高考”最受诟病的部分从来不是课程内容,而是教授方式。怀有“看山不是山”理念的创校团队可以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教授更容易的课程,并在教授过程中,尽力培养孩子国际化视野,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从而慢慢改善家乡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家长们的教育理念。

换先进的方式,教容易的内容,在满足家长心理的基础上,只比当地市场快半步,这才是“看山还是山”。

上海能成为中国国际教育的“领头羊”,不只是因为上海教育人愿意思考“形而上”的东西,更因为上海的“土壤基因”是与“大写的人”这一国际教育的核心理念相匹配。

同样,其他地区的“公立”倾向、“体制内”倾向,也是由于其符合当地人的心理,才会发展起来的。

因此我们在办学前,先要理解国际教育的“神”,并把它注入到符合当地情况并可以实施的“形”中,才有可能成功。

作者简介:

ABB:曾在上海、广东的多家教育集团担任管理岗位。在中国学校海外办学、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经验丰富。目前主要从事“为学校找项目,为项目找学校”的工作。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顶思”(ID:idingsi),作者ABB。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顶思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顶思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体制内”深入骨髓的地区,办国际学校难复制“上海神话”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