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绩点、平均学分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即 GPA)是国内大部分高校评估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一般情况下,高校课程成绩百分制和学分绩点制并行,都会出现在学生的期末成绩单中。部分学生“深陷其中”极其重视,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对绩点“视而不见”。
绩点舶来之后,水土不服
绩点属于舶来品。其高低可以体现课程学习质量,反映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程度。早在 1919 年,南开大学创办人张伯苓就在其院校开始实施学分绩点制。受时局动荡后中断,直到 1985 年,学分绩点制开始陆续在高校教学评价体系中配套实施。
2005 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提出学生学期或者学年所修课程或者应修学分数以及升级、跳 级、留级、降级、重修等要求,由学校规定。自此以后,高校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定的自主权逐渐扩大,学分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许多高校引入绩点制来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使课程学分与绩点相结合,成为课程学分绩点。
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因学分制易于操作,高校对其的实践应用、理论研究比较多,却忽视了绩点制的探讨。这也间接导致了部分高校学子,以修满学分为目的,而忘记绩点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教育质量。
近年来,随着教育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各高校国际化进程加快,学生国际、国内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双一流”建设也在逐步推进当中,学分绩点制逐渐得到重视,并成为学界公认的改革当前教学管理体制、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但由于中国高校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影响,使学分绩点制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一直是形式大于内容,未能在教学中全面普及。
100分是满分,绩点4.0
却不知道水平如何
即使学分绩点制已经历经提倡、接受到现在呼声渐高的三十余年,其转换标准依旧没有统一,不同高校尤其是例如清北、复旦等名校均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绩点转换标准。最高绩点也尚未统一,通常在 4.0-5.0 不等。具体说来,中国高校的学分绩点制主要有 “段-点”型绩点转换方法、“点-点”型绩点转换方法、“成绩排名”型绩点转换方法和 “标准分”型绩点转换方法等。
如今大多数高校采取的都是绝对学分制绩点转换方法。但其中“段-点”型中,相同绩点即同段成绩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尤其是处在分段临界值的成绩学生,分毫之差体现在绩点上却整整差了一个档位。同时,不同学校间,分段标准不同,即使同科目同成绩也可能面临着截然不同的绩点数,使得高校间无法横向比较。而“点-点”型却不能跨班级、跨课程对学生质量进行公平比较。“成绩排名”型也有同样的问题。“标准分”型则计算量过大,目前几乎没有高校采用此种转化方法。
于校方而言,GPA 可检验学生学习质量;于部分学生而言,GPA 则是决定他们未来发展的命脉。在学生评奖评优、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海外升学等特定情景下,原始分数发挥的作用被削弱,GPA 的地位愈加突出,俨然成为了成绩评价的代名词;在部分就业市场中,GPA 也是有吸引力的衡量依据。
GPA到底是用来兜底,还是用于内卷?
在高校“60 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风气下,绩点的高低对于想“躺平”的大学生来说,显得无关紧要。在采访过程中,有学生向我们表示,“在大一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就知道自己保研无望,学校奖学金吸引力不高,也没有出过国的打算,后来的几年也就再也没有关注过绩点”。针对此种现象,部分高校明确规定,除修满一定学分外,还必须达到一定 GPA,方可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不过通常情况下,只要各门课程及格,就能达到毕业 GPA 要求。
由于 GPA 涉及大学四年中多门考试成绩,如上述学生所言,任何一门成绩都会对 GPA 产生较大影响。面对“不理想”成绩时,部分学生会采取重修等方式“刷绩点”。重复学习有利有弊,为保障正常考核学生绩点,避免学生多次重复作业,部分高校将补考或重修的成绩对应绩点调低,以遏制此类现象大面积出现。
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开始意识到 GPA 在未来留学、保研等方面的重要性。尤其在保研道路上,各学院保研名额有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用在 GPA 排名中一点都不为过,GPA 细化到小数点后四位是常有的事。
所以从选课阶段,他们就开始为实现高绩点做打算,可这也导致了部分学生以兴趣、就业规划为主导的选课标准,变为了以“水课”、好拿分为依据,与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初衷背道而驰。在成绩普遍很高的课程中,认真勤奋、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很难脱颖而出。另外,获得创新实践学分同样会拿到学分绩点,以此又催生出了代写代发论文等黑灰产业链。
绩点提升帖子下的“生意”
有留学意向的学生,前期重点通常放在托福、雅思备考,少有人注意到 GPA。而几乎所有国外高校,尤其是名校,都把申请学生的 GPA 放在第一位,作为国际学生入学的硬性门槛。某留学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表示,机构通常不会最先询问 GPA,而是从托福雅思、背景提升等有盈利点的方面入手。因为 GPA 通常无法改变,但也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
想要读研、出国,或是想早点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或创业的学生,对于 GPA 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如今除较为顶尖的大企业外,少有企业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 GPA,应聘时最多只对英语四六级作出要求。社会和高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存在割裂感。这也导致我国高校、学生和老师整体目前没有重视 GPA,仅仅只作为了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一种补充形式。
结语
从单一的百分制到引入精细的 GPA 转换方法,我国大学成绩评价制度在不断趋于完善、合理。然而,当“优质资源”需要 GPA 支持时,“刷绩点”、“水课”等略显投机取巧的方式却又成为了常态,与发展初衷相违背。高分成绩不是高等教育的 “指挥棒”,作为学业表现衡量尺度的成绩评价制度不仅应当扮演遴选和排序的角色,更应当发挥出反馈和激励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吕晓芹. 我国高校学分绩点制建构定位[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2018(1):1.
[2]曹文振. 我国"双一流"大学平均学分绩点(GPA)制度调查与反思——基于内容分析法[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2021(11):1.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黑板洞察”(ID:heibandongcha),作者张雪玲。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