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智慧农业建设快速起步

作者:麦乐迪 发布时间: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智慧农业建设快速起步

作者:麦乐迪 发布时间:

摘要:数字育种探索起步,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智慧大田农场建设多点突破。

1676813326821756.jpg

图片来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共同指导,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牵头编制的《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

《报告》全面总结2021年以来数字乡村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涵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农业、乡村新业态新模式、乡村数字化治理、乡村网络文化、乡村数字惠民服务、智慧绿色乡村、数字乡村发展环境等8个方面内容,为数字乡村建设推动者、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报告》显示,智慧农业建设快速起步。数字育种探索起步,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智慧大田农场建设多点突破,畜禽养殖数字化与规模化、标准化同步推进,数字技术支撑的多种渔业养殖模式相继投入生产,2021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为25.4%。具体情况:

一、种业数字化探索起步

随着种业振兴行动的推进实施,生物育种与现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始应用于基因型检测、分子标记、表型处理、数据管理等方面,推动育种从常规育种向分子育种、设计育种转变,正在成为辅助育种、提高育种效率的重要手段。基于种业大数据平台,建成运行全球首个农作物品种 DNA 指纹库公共平台“全国种子检验与认证信息系统”,开发上线国家农作物种子追溯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国种业投诉举报平台,通过整合品种试验测试、管理和种子生产经营等信息,促进品种身份信息开放共享,实现“一品种、一名称、一标样、一指纹”的追溯管理。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率显著提升,截至 2022 年 8 月,备案用户数量较上年增长 21.1%,有力支撑了种业监管执法的有效开展。

二、种植业数字化多点突破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北斗导航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生产中加快应用,精准播种、变量施肥、智慧灌溉、环境控制、植保无人机等技术和装备开始大面积推广。评价显示,2021年全国大田种植信息化率为21.8%,其中,小麦、稻谷、棉花三个农作物的生产信息化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9.6%、37.7%和36.3%,玉米相对较低,为26.9%;2021年全国设施栽培信息化率为 25.3%,比上年增长 1.8 个百分点。无人或少人农场在安徽芜湖、北大荒建三江、广东佛山、内蒙古兴安盟等地落地见效。安徽芜湖智慧稻米生产试点将水稻生产过程划分为播种、插秧、分蘖等13个环节,并细化出品种选择、土地平整、氮肥用量等49个智慧决策点,构建起“智慧农艺+智能农机”双轮驱动技术体系,实现了耕种管收全过程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作业,2022年试验面积已扩大到15万亩,试验结果显示,亩均增产14.3%、节约氮肥32.5%、节约磷肥16.8%、减药38.0%、亩均增收500元左右。

三、畜牧业数字化成效凸显

畜禽养殖数字化与规模化、标准化同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畜禽养殖全过程得到广泛、深度应用,在传统三大农业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评价显示,2021 年全国畜禽养殖信息化率达 34.0%,其中,生猪和家禽养殖信息化率分别为 36.9%和 36.4%。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已实现对全国 18 万余个规模猪场、4200 多个生鲜乳收购站、5800 多辆运输车、300 余个牧场、1.3 万家左右持有饲料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全面监管,畜牧业预测预警、市场调控、疫病防控、质量监管水平明显提升。近年来,数字技术集成应用日益成为规模养殖场的标配,通过应用无人环控平台、自动巡检报警系统、智能饲喂系统等,劳动生产率提高 30%以上,每头出栏生猪降低成本 150 元左右。

四、渔业数字化稳步推进

养殖水体信息在线监测、精准饲喂、智能增氧、疾病预警与远程诊断等数字技术与装备在渔业行业不断推广应用,数字技术支撑的工厂化养殖、稻虾养殖、鱼菜共生模式相继投入生产,渔业生产信息化稳步推进。评价显示,2021 年全国水产养殖信息化率为 16.6%,其中,蟹类、虾类、鱼类和贝类的生产信息化率分别为 23.6%、21.6%、20.9%和 6.0%。沿海省份持续开展海洋渔船北斗和天通卫星终端等装备建设,深入推进“插卡式 AIS”更新换代和渔业“宽带入海”。依托渔船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建成海洋渔船动态船位信息全国“一张图”,形成了完备的“渔船+船港+船员、近海+远洋”捕捞业数据库,开展伏季休渔期渔船疑似违规作业、疑似跨海区作业等识别分析,伏季休渔管理、渔船监管等工作得到有力支撑。江苏南京浦口区通过生产、流通、消费全环节数字化,打造青虾订单生产、透明供应、信任消费的产业体系,节省养殖人工成本 15%以上,节约仓储加工物流配送成本 20%以上,养殖收益增加 15%以上。

五、农垦数字化领先发展

各地农垦集团、国有农场依托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企业化优势,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明显加快。全农垦系统共装备北斗导航设备 8300 台套以上,导航作业面积超过 6000 万亩。黑龙江垦区建成七星、创业、二道河、红卫、勤得利、胜利 6 个智慧(无人化)农场群,累计改装升级水旱田无人驾驶及辅助驾驶机具 6288 台,示范作业面积 608 万亩,亩均增产 3%-5%。2021 年北大荒数字经济增加值达 87.38 亿元,数字技术成为推动北大荒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广东农垦集团建成“环境控制+精准饲喂+远程监控+移动巡检”数字化示范猪场,配置 600 套单头母猪精准饲喂系统等,生猪生产效率明显提升,每头生猪平均养殖成本降低 47.32 元。

六、 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不断突破

六行采棉机实现全链突破,国内首台 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8-12Kg/s 多功能联合收获机、无人驾驶轮边电动拖拉机等研制成功。农机北斗终端定位导航的两类主流产品精度从 2018 年的 5 米和 10 米分别提升到目前的 2 米和 5 米。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功能已从直线行走升级为自动避障、自主停车、自主线路规划。目前已有超过 60 万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配置了基于北斗定位的作业监测和智能控制终端,其中安装有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拖拉机超 10 万台。数据平台汇集了 49 万台农机北斗终端的 200 亿条农机综合数据,实现了全国农机作业数据实时采集、动态展示。2021 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 12.1 万架、年作业 10.7 亿亩次。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农产品分级包装、贮藏加工、物流配送等环节得到推广应用。

七、农业农村管理数字化转型局面初步形成

农业农村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政务数据共享、农业农村大数据等平台基本建成,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不断丰富。全国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持续完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线”)划定成果已上图入库。全国数字农田建设“一张图”、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平台、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等基本建成,为相关工作高效开展提供支撑。“空、天、地”立体化新型农作物对地调查体系初步建立,可以准确获取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空间分布、作物长势等数据。大豆、苹果等 8 类 15 个品种的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试点稳步推进,生猪产品信息数据平台上线运行,发布生猪全产业链数据。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分析研判能力明显提升。数字化监管模式不断创新,探索利用数字技术支撑耕地用途管制、制种基地监管、宅基地改革试点等工作。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智慧农业建设快速起步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