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不仅直接关系我国自身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也是解决全球老龄问题的关键。
“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面对“银发浪潮”的来临,如何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成为两会期间热议话题。来自各行各业的两会代表委员献言献策,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对老龄化的对策。
发展养老产业,让普通人用得起市场化养老
当前,我国兜底性养老由政府提供,高端养老由富人买单,而普通人多样化且井喷式的需求很难充分满足。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建议,政府和市场同向发力,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提升性价比,让普通人用得起市场化养老。
金李表示,养老产业在供给和需求侧都有巨大提升空间,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能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让市场充分发展起来,培育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最终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系统配套整合全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鼓励国企进入的同时,要保护民营养老机构。另外要提前设置合理机制,提供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保证投资安全,尤其是对于百姓个人参股的养老产业投资进行安全保障。可以利用养老信托等机制加以规范。”金李说。
如今,中国养老市场尚不成熟。养老产业具有投资额较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各类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的意愿并不高。目前养老产业多数集中于高端养老领域。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中低收入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全国政协委员、金澳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舒心建议,以小型化、盈利性为特点,引导成立小型养老服务公司,帮助老年人解决除温饱以外的基本生活需要。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已经和周边地区逐步形成统一的生活圈。为此,他建议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周边培育康养产业,政府积极进行宏观规划,努力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并且在税收、土地方面提供适当的政策优惠,培育康养产业,形成规模效应,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相当多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以及个体户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未来的养老保障存在严重的缺陷。同时,人们在就业中的各种身份不断地转换叠加,因此原先由机构单位所制定的各种制度性的养老保障安排在未来可能会不再符合时代的需要。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兼商学院代理院长金李建议,设立个人养老补充基金,要求所有的雇主(包括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个体户等等)都为被雇佣者提供一个选项:比如被雇佣者可以取出自己8%的收入,然后雇主配比4%,一起交给国家的养老大基金进行统一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建议,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扩大养老金规模。建议放宽企业建立年金计划条件,将“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作为唯一限制性条件,鼓励更多企业建立年金计划。加快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展至全国范围,适当提高缴费额度上限,考虑分档分级税优政策设计,对中低收入人群实行全程免税优惠。
提升养老品质,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近年来,我国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供给规模明显提升,但部分老龄群体反映感知度不高、获得感不强,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受阻于“最后一米”,亟待提高社区养老服务可及性。
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提高社区养老服务可及性的提案”。她建议高度关注社区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形成可知可感、可期可享、可望可及的供给新格局。
首先,是以老龄群体服务需求为靶心,让家门口的养老设施“可望又可及”。同时,推动养老机构专业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让社区养老服务“可靠、可持续”。此外,探索社区从“基本养老”向“品质养老”的提升路径,让老年人获得感“成色更足”。
与此同时,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但农村养老问题历史欠账较多,人口老龄化兼具“未富先老”和“城乡倒置”的特点,很大程度影响农村养老进程,农村养老难问题仍然严峻。此外,农村集中养老意识不强,“养儿防老”“居家养老”传统观念较普遍,一些子女认为把老人送进养老机构是不孝顺的表现。
全国人大代表、副市长刘素英建议,要落实各类养老配套政策,加大对农村集中供养老年人特别是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力度,让老年人享受低价而优质的养老服务。建议完善农村养老硬件设施建设,从县级失能特困人员养护院建设、乡镇敬老院提档升级和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点建设等关键环节入手,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养不好”等急难愁盼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吕梁市柳林县薛村镇小成村村委会主任马金莲建议,相关部门应结合基层实际,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大力支持农村微型养老事业发展。一方面能够满足农村老人就近养老的要求,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小微养老的扶持力度,以满足低价养老需求。同时,她建议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在养老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或托管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
针对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系列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华海药业总裁陈保华提出了四方面建议:一是建立农村养老需求评估机制。二是注重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三是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目前,在互助养老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如信息管理不完善、激励机制不足等制约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模式建设与发展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建议,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法规政策的顶层设计,赋予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项目制度保障;其次,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和指导力度,逐步建立全国省市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志愿服务项目的分类管理、高效服务、有效评价和通存通兑奠定基础;再次,针对缺乏信用担保的问题,可以结合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赋予时间积分以权益,明确规定兑换标准。
在激励机制方面,吴惠芳认为,对志愿者要加大正面激励的力度,同时,加大对社会组织和工作人员的监管和培训,引入评估机制,促进提升服务的专业性。
守护健康,智慧养老托起幸福晚年
从人类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经验来看,健康老龄化是最经济、最实惠、最有效的手段。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相继出台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以及《“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强力推进健康老龄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健康事业快速发展,老年人健康水平稳步提升,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这是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显著标志。
但是,我国健康预期寿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任重道远。对于很大比例的老年人而言,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及上网操作,无法在就医方面充分享受社会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加大了就医难度。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麻醉学系主任黄宇光建议,对部分二级医院尤其是运营状况欠佳的基层医院加以优化升级,赋予政策支持,打造成为老年医学及康复医院,整合优化现有的医疗资源,给老年人群体医疗需求予以政策倾斜。为老年群体开设更多的老年医院,方便就医。实现老年人约诊、就医、开药、付费老年卡“一卡通”。拓展老年人诊疗的医疗报销和医保覆盖范围,将互联网远程老年医疗项目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保障老年人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加大对老年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随着科技发展加速,“适老化发展”成为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更好享受智能生活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在适老服务体系建设和适老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适老产品供给不足、长护险体系受益人群有限、老年健康数据应用发展落后等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适老康养用品的品类有4万多个,国内的品类只有3000多个。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建议,加快推动中国特色适老服务体系建设,出台鼓励政策以引导企业针对不同生活场景,重点开发适老化的家电、家具等日用产品,智能轮椅等辅助产品以及老年益智类等休闲陪护产品。“建设、完善适老服务体系关系到每个家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携手共创。”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设立人工智能关爱老龄社会研究专项,鼓励用人工智能技术守护老年人居家安全、实现家政护理和情感关怀;面向独居老人要支持科技适老软硬件一体化研究,通过智能化主动关怀和家庭终端硬件等产品开发应用,形成人机协作的智能化兜底服务体系。刘庆峰还指出,要大力提倡家庭护理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的研发,推动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完善老龄工作体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空巢家庭大量出现,老年人精神需求日益增多,完全依靠家庭不足以解决老年人被关怀问题,急需加强政府主导的统筹功能及监督管理职能,从国家层面对老年人进行全方位、多层级的支持。
目前,中国针对老龄问题的主要管理机构有国家卫健委的老龄健康司、民政部的养老服务司、人社部的养老保险司以及中国老龄协会和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这些机构虽推进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但仍然不够强力有效,相互间职能交叉及错位现象时有发生。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在民政部,强化其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责。
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是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然而,与新时代老年人过上幸福生活的期盼相比,我国老龄工作在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工作基础、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必须着力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王建军表示,要客观、全面、辩证看待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我国人口老龄化起步晚、速度快,任务重、基础弱,环境和条件复杂,文化底蕴特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相交织,与新型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同步,这些特殊性使得我们必须努力探寻中国特色的老龄化应对之路,实现“中国特征”向构建“中国优势”转变。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