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那些女性编程产品:程序媛的未来就靠你们了!

作者:Silvia俞 发布时间:

那些女性编程产品:程序媛的未来就靠你们了!

作者:Silvia俞 发布时间:

摘要:这些产品的意义或许在于,身为少数派的程序媛能够在一个对女性友善的环境中鼓励后辈:看,我作为一名女性,我做到了,你也可以做到。

为什么是“程序猿”而不是“程序媛”?

其实,早期计算机编程工作主要由女性完成,人们认为女性的天赋十分适合这项工作。在1967年出版的计算机编程就业指导中,一位作者写道:“编程需要耐心、恒心、关注细节,这些正是女生的特点”。

Facebook 的女高管Sheryl Sandberg在2010年的演讲“Why we have too few women leaders(为什么女性领导者那么少)”引起社交平台上用户的大量转发后,女性在科技行业的现状再次激起人们的讨论,许多针对女性的编程学习社区、工具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类产品诞生的大背景:女性在科技行业中占比过低,而且还呈现出下滑的趋势。Google去年5月底发布的多样化报告中显示,女性仅占公司雇员总数的30%。而在全美约占一半的女性劳动力中,科技行业的女性仅占25%;在占比57%的女大学毕业生中,获得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位的只有18%,而这项数据在1984年尚为37%。

盘点女性编程产品

一、编程社区

Girls Who Code(2012)

Girls Who Code是Reshma Saujani的美国非盈利组织,以日常俱乐部(Clubs)和暑假编程夏令营(Summer Immersion Program)两种主要形式开办活动。

俱乐部由地区个人或组织发起创建,并接受Girls Who Code统一管理,一般俱乐部的人数约为10-30人,招收6-12年级社会性别为女的学生(self-identified girls),以教授学生移动端开发的知识为主。所有的俱乐部都需要遵循Girls Who Code制定的基本课程安排,比如:每学年要安排40个课时的授课;每个月定期举办活动;采用以课题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等等。目前,Grils Who Code下属的俱乐部已覆盖超过全美25个州。

暑假编程夏令营每年只招收20名准高二/高三女生,从早上9点至下午4点进行授课,总共为期7周,课程内容覆盖机器人、移动端开发、HTML和CSS等领域。曾有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项目从Girls Who Code夏令营走出来,比如由两名高中女生做的一款小游戏Tempon Run(棉条快跑)。

Ladies Learning Code(2011)

这个加拿大的编程学校尽管名为“Ladies Learning Code”,招生范围却不限于女性。创始人Heather Payre一开始只是为了向女性为主的成人教授Java的入门知识,由于反响热烈,在2012年初推出了子项目Girls Learning Code,面向8-13岁女生招生,随后一年再推出了Kids Learning Code,招生8-13岁范围的男生和女生。目前,Ladies Learning Code已覆盖加拿大23个城市,并会不定期在各地举办研讨会和活动。

Black Girls Code(2011)

BGC由一名黑人女性Kimberly Bryant创立,面向7-17岁的有色人种女性。BGC和Ladies Learning Code的运作模式类似,但除了会不定期在各地举办研讨会和活动以外,BGC每年还会在多个地方举办大概5期左右的夏令营项目,但持续时间较短,约为5天左右。

Code Liberation Foundation(2013)

这个由5名女性联合创立的组织目标非常明确:改变电子游戏领域中的男女比例。Code Liberation Foundation每个月会定期组织一次夜课,偶尔会不定期举办主题研讨会,所有活动均免费并仅面向女性。

二、工具/平台

Vidcode(2014)

这是一款能教你初阶的JavaScript编程知识、也能教你如何编辑视频的工具和社区类产品。

Vidcode的创始人之一Alexandra Diracles说,“希望女孩在闲暇时间通过Vidcode享受到编程乐趣。”为什么这款产品能吸引女生?Vidcode创始人认为,许多女生喜欢在Instagram中上传照片分享给好友看,而女生”喜欢拍照“、”喜欢社交“的特点,成为了Vidcode设计理念的来源——女孩可通过Vidcode编写代码给视频/照片添加特效或滤镜,并在社区中分享作品。

Vidcode非常容易上手操作,编程界面简洁易懂:最左边是新手指引,中间是代码编辑器,右边集成了可视化窗口和多媒体素材库。用户可在系统默认的素材库中选择自己喜欢视频、图片,也可以自己上传本地的素材进行编辑,可进行的编辑操作包括移动素材位置、调整素材大小、调整素材透明度、添加特效、添加滤镜等等。

Jewelbots(2016)

为什么这条塑料手链可以鼓励女孩学习编程?这条手链配有4个LED和振动器,同时集成了蓝牙、USB等功能。绑定这款手链和Jewelbot的APP后,女孩就可以在Arduino IDE的开发环境下自定义手链的功能,比如在收到Instagram的“赞”时,手链发出振动或不同颜色的光。Sara Chipps认为,由于面向的人群是9-14岁的女孩,朋友间的私密语言吸引她们,而Jewelbot这些可定制的手链发光、震动功能,正是给予了女孩们创造自己“私密语言”的创意空间。

这条可编程的手链目前还没有正式上市,但已在Kickstarter中众筹完毕,并拟于2016年3月寄出第一批Jewelbots手链。值得一提的是,Jewelbots的联合发起人Sara Chips同时也是美国编程学校Girl Develop It的创始人之一,该学校运营的线下课堂和社区已覆盖全美46个城市,还编写发布过一系列免费的编程入门教程

质疑一:女性编程产品是推翻了壁垒,还是筑起了高墙?

以上列举的这7个项目的创始人都是女性,并且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在一个男性主导的工作/学习环境中,她们作为女性程序员常常因话语权微薄而感到不适。于是,这些女程序员惺惺相惜地走到了一起,创办或加入了女性编程项目。然而,在这样一个成员绝大部分甚至全部均为女性的团队中,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说好的性别多样化呢?

这类产品的本意,是希望女性之间互相鼓励、共同推翻阻碍女性进入科技行业的壁垒。然而,这些产品在设计中多少预设了“女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与男性有所不同”的前提:Jewelbots、Vidcode就利用了“女性对社交的需求”来设计产品。而这是否会加深“女性较热衷社交”(或“较喜欢八卦”)的刻板印象?如果有想学编程的男性也想使用这类产品,是否会被认为是怪胎?偏见、负面的刻板印象,往往是在区分你我、贴标签式的行为中产生的。这些产品被附加的性别属性,到底是针对目标群体(女性)做出的合理设计,抑或是无形间固化了想要打破的壁垒?另外,除了这些女性专属的编程学习项目,Coder Dojo、CodeRise等编程学习社区也一直关注着男女的参与比例。这种不标榜”为女权而战“的项目,是否在弱化性别差异中体现了对女性更公平的态度?

这种种疑问的核心在于——性别平等应该在强调差异还是消除差异中实现?

跳出这个问题,女性社区本不应是一件稀奇事——今年上映的妇联……噢不,复联,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也许,我们只是习惯了把‘男性的’当作‘中性的’,所以看到‘女性的’产品时,才觉得特别性别化,而这些“女性向”的产品,或许是为女性开拓出属于她们的空间的大好机会。

质疑二:女性编程产品是否只是女权主义者的“自嗨”?

当这些女性编程产品在极尽声色地描绘女性在科技行业中的不公时,我们也知道,确实有一部分女性本身对编程就不感兴趣。那么,如果这类产品的目标是让科技行业的男女比例达到50/50,它们更关注的,是对编程不感兴趣的女生,还是没信心学好编程的女生呢?

以Vidcode为例,它面向的,显然是本身对编程就有兴趣的女生。不然,即便一个女生喜欢自拍、制作视频,她为什么要绕一个大圈子,先去Vidcode学习编程,而不去使用更简便快捷的视频编辑工具呢?

那么,如果这类产品是希望培养女性对编程的信心,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它们是否取得了成效?

从产品、项目的发展来看,以上列举的项目无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Girls Who Code在2014年筹集的资金总额达美元$7,111,006;Jewelbots在Kickstarter的众筹中筹集了美金$68,287;Ladies Learning Code的参与人数在过去三年中达10000人。但是,产品的发展,并不能代表我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即女性在科技行业的不公平现状——是否切实取得了进展。

女权主义者梁小门列举了衡量这个问题的三个角度:

1)起点平等,女性进入科技行业的门槛,会不会比男性更高?

2)过程平等,一旦进入了这个行业,女性会不会不得不遭受更多的晋升困难,工作环境会不会对女性不友好?

3)结果平等,比如,a) 影响力:最好的科技产业里,有多少个女性领导者? b)科技公司男女职员比例。”

尽管这几个角度量化起来会有一定难度,我们也很难在短期内从女性编程产品中看到这些数据发生的变化。但在Girls Who Code给出的现有统计数据中,有几项是十分具有参考价值的:90%参加过Girls Who Code的女生选择了大学主修计算机或相关专业,其中77%的女生改变了最初的意向。

除了介绍的这些产品项目,Google于2014年6月发起的Made With Code、以及Facebook, Pinterest和Box于2015年联合运营的WEST(Women Entering and Staying in Tech)指导项目,都是旨于鼓励女性进入科技行业的。这些巨头公司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令人欣喜,因为他们能联合最具创意和经验的人才,话语权更大,也不必担心资金支持的问题。

当我们谈程序媛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现有“程序猿”而后出现的“程序媛”,已然证明了女性在编程领域并非毫无存在感。然而,一想到“程序媛”,大家想到的,估计是《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的女朋友Amy一样的女生——一个不擅打扮、自幼就不合群的异类形象。因此,“程序媛”这个词给人的刻板印象,在养活了一大批段子手的同时,也成为了驱逐想进入编程领域的“正常女生”的潜在原因。

但是,有没有想过,程序媛也可以像Code Liberation的几位创始人一样充满自信和魅力?

戳这里观看Code Liberation Foundation视频

看完视频后,我忽然明白,这些产品的意义或许在于,身为少数派的程序媛能够在一个对女性友善的环境中鼓励后辈:看,我作为一名女性,我做到了,你也可以做到。

这些产品意义还在于“消失”:因为有一天,当我们实现性别平等的最高理想时,女性不再需要这类产品的鼓励,也能大大方方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方向。

特别感谢对本文给予了热烈反馈的这些朋友:港大比较文学(性别研究)大四学生 KUN、港大社会学系大一学生 大猫、女权主义者 梁小门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那些女性编程产品:程序媛的未来就靠你们了!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