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私有化第一天:一个外人眼中的学大10年

作者:栗子老师 发布时间:

私有化第一天:一个外人眼中的学大10年

作者:栗子老师 发布时间:

摘要:激荡十年:有故事的学大

今天是学大教育宣布私有化的一天。

2006年,我站在京师大厦的一楼电梯间外里,问从学大教育刚出来的学生:“你们觉得这个辅导有效果吗?”。有的学生说:“很好,提分刷刷的”。有的学生说:“还行吧,比我们老师讲得清梦多了”。只有个别学生说:“没什么感觉”。

学大教育的总部就在京师大厦里,他们那个时候已经有几千的学费收入,在京师大厦租了一层楼。但是那时金鑫还与另外两个同事挤在一个不同10平米的房间里,我印象里会议室都没有。大多数的房间被装饰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放着两个椅子。周一至周五的白天,基本都是空置着。

我问金鑫:“为什么老师不上门呢?这多浪费房租呀?”。金鑫说:“原因挺多的。首先是老师在路上太浪费时间,让学生跑可以让老师多带出至少三倍的学生。还有,大多家长其实并不愿意外人经常到自己家里去的,不够安全,还是有隐私的。”

金鑫性格柔和,说话慢节奏。在今天的互联网行业,不是投资人喜欢的“创业者”。但是那时的我已经见过很多企业家,我能够感受到他身上有企业家的素质。

上面三点,就是我借钱投学大的原因。学大的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化运营遍地都是的家教,对学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对老师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有一位能忍并知大体的朋友在,这是一定能够成功的。

一对一培训行业,有它自己的逻辑

一是老师工资虽然只有机构收取学费的30%,但是他的收入等于他处于独立状态时的全满状态,并且他还不需要投入精力进行招生与学生管理。当然,对于坐在家中学生便自动上门的顶级名师要除外。所以,如果对于目前甚热的一些O2O模式,如果上门服务,那么还是认真计算一下效率问题或上门服务的用户数量。

二是机构化运营一对一,整体教学效果也是高于独立状态老师的。那时的学大,80%的学生是高三与初三的临考生,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显性的成绩得到得升的感觉。在学大严格的质控流程下,老师的压力感是远高于自由状态的老师的,而教学这个东西,老师的状态与专业水平同样的重要。并且,这是一种持续几个月的非标准服务,不是几十分钟的标准化打车或按摩服务。

三是这个人力密集型的行业,企业家能力至关重要。我已经说不清什么是企业家素质了,因为坚韧、宽容、商业诚信这些品质正在被新一代的创业思念所抛弃。投学大之前,一位长者告诉我一个规律,在很多行业里,2亿与10亿两个是门槛,机会主义者可以接近2亿,其中的创业者能够突破2亿,只有企业家才能突破10亿。我后来碰到过不少一对一的创业者,他们大多都是个“捞金人”,最优秀的也只是个创业者。小的能做到一两亿然后便停下来,大的做到七八亿便再也无法寸进,学大之外再也没有一家一对一能够突破10亿。即使一两家,用疯狂烧钱的模式取得短暂的突破,但是弹尽后聪明的断臂求生,无路的卷钱走人。

来自资本市场的故事

2010年年初,投行对学大讲,学而思快要上市了。所以学大教育决定提前上市, “学大教育的上市过程,是中国企业海外IPO的经典案例”。从启动到上市,大概只有六个月时间。2010年11月,学大教育在圣诞节前完成了IPO。不到半个月前,学而思已经完成了其IPO。(不过,我从学而思内却听到了相反的版本)。

我的印象中,虽然当年学而思的利润是学大的倍数,但是学大的市值却与学而思相当。可见,在当时的资本市场上,更看好学大这种简单而高速扩张的公司。在这个千亿的市场上,我也思量着,学大教育的市值至少还有几倍的空间。

但后来的变化却出乎意料。

在上市准备过程中,金鑫的腿伤复发,但是一直无时间处理,他是跛着腿去敲钟的。上市完成后不久,他逐步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将主要精力放在公司战略方面的事情上。但是随后,学大的业绩开始出现剧烈波动,上市后的第一年业绩便没有达到市场预期。屋破偏逢连阴雨,美股出现中概股危机,教育类上市公司是危机里的重灾区。学大的股价从14元一路下跌至接近2元。

随后,金鑫又回归日常管理一线,学大的业绩开始稳定,中概股危机慢慢退去,学大的股价开始逐渐回归。但是,美国的资本市场似乎已经失去了对学大的兴趣,学大恢复的增长,又开始变得乏力起来,由两位数变成一位数。

与学大同行的学而思(好未来),已经远远地将学大抛在了后面。虽然分析师比较这两家公司,但是学大与好未来其实是两家完全不同的公司。好未来的主要业务是小学生培优,而学大主要业务是初中高中临考前的一对一补弱。这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甚至可以说是两个行业。分析师常将学大的增长走弱归于模式问题,认为这个模式自身便利润率低,但是超市利润率低却有沃尔玛,OEM利润率低却有富士康。在需求不变的时候,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做不好的企业。

有一次与好未来培优负责人白云峰的谈话,让我有所感悟。他说:“学大一直在做模式,好未来做的是行业”。学大的团队出身于互联网,从启动一对一业务便不断强调“跑马圈地”,在全国进行扩张。品牌的定位也高度强调“一对一”,“个性化”。但是,学大的品牌与其他一对一K12培训公司一直没有什么显著区隔。而好未来却从出发时便注重竞争壁垒的建立,注重产业链条的培养,他们更专注于在一个领域建立不以规模取胜的竞争优势。换句形象的话,一个注重抢地,一个注重抢山头。但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规模是竞争优势的结果,却未必是竞争优势。

当年的投资者,还有金鑫当年的创业小伙伴,都进行了减持,有的在创业,有的在改善生活。只有金鑫一个人在学大坚守着,坚守着上万名的老师与几十万名学生。从学大的公开信息可以看到,他人出售股票时,金鑫却多次对学大的股份进行了大比例的增持。这次学大要回A股上市了,这算得上对坚守者的一个回报。回A股的学大,也将再获得一次资本的动力。学大的下一步要如何走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只有坚守,才能够有机会继续前行。

【推荐阅读】

学大教育将以3.5亿美元私有化,或将在国内借壳上市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私有化第一天:一个外人眼中的学大10年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