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GET2024教育科技大会十周年前瞻文章。对AI教育有兴趣的伙伴,欢迎扫描文末图片,加入“AI教育GET群”继续讨论。
一、多重压力:中国式家庭教育双面观
与多数国家不同,中国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首先被放在家庭系统内考虑:
多数大人与少数孩子:不仅是父母的责任,多数家庭中,孩子本身也寄托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多个角色“隔代养育”的投入;
家庭的未来:虽然称不上光耀门楣的期待,但多数家庭,都会对孩子的未来注入家庭未来面子与发展的希望。
由此,80、90 后一代的父母,自身在家庭教育上,承担着两个“天然使命”:
观念层——科学育儿的规划者:基于专家建议、科学理论,年轻一代家长不仅要承担学习相关育儿知识的责任。同时,也要基于相关理论,完成带孩子进行教育资源筛选、日常时间安排、发展目标制定的任务。
分工层——家庭育儿的协调者:母亲完成规划、父亲出门挣钱、祖父母辈照顾生活、孩子负责进步,虽然多数中家庭已经摆脱“四代同堂”大家族式的生活方式,但也在现有家庭内,默契地形成了新的育儿分工。而孩子父母,则处于分工与资源协调的位置。
也正是这两大使命,成为了80、90 后父母家庭育儿的直接压力。
科学育儿的行动压力
“行为只是观念的呈现”。中国多数家庭面对孩子,认可的好的“教育”,无非以下几种:
1. 儿童发展有阶段目标——不达成,就落后
科学育儿理念强调,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和育儿博客中,很多父母开始重视所谓的“儿童窗口期”,即在特定阶段如何引导孩子最为关键。
但如果孩子在某一阶段,没有达到特定成就,如几岁会走、什么时候换牙、小学前英语单词没有积累多少,不止是父母内心会有焦虑,总忍不住伸手“拔苗助长”。更大的压力,来自于配套形成的商业营销话语,与学校入学的考评体系,使得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完成阶段性的任务。
2. 个性化教育与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吗?
科学带娃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的能力、兴趣和性格不同,育儿的方式也应因人而异。例如,针对孩子天赋的“多元智能理论”成为热点话题,家长们在网上分享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并提出“不要让孩子走我的老路”的共鸣。
由此,市场主流的培训服务,从思维到美术,从乐器到运动,如果家长不给孩子试一试,内心中总会有“万一耽误了孩子的某种天赋”的负担。
3. 环境与行为塑造——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言行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诸多“虎妈”与“狼爸”式的育儿方式也被不少家长注目。
但无论是“虎妈”还是“狼爸”,都将家庭教育的压力放在父母本身的竞争上。不仅要求父母本身具在心理发展、资源选择、沟通技巧有较高的专业性,自身还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孩子思考和行为的引导。
总结来看,科学育儿的观念,不仅是社会观念中,对科学渴求、竞争焦虑的直接体现。更将父母对孩子的“爱”,具体到几类行为、几个目标、几个期待的工程化思维中。这些观念在传播过程中被简化、过度推崇,成为父母育儿“天职”的压力来源:
1. 科学育儿的工具化
科学育儿的理念在推行过程中,往往被工具化为一套操作性强、可量化的标准,使育儿变成了一种精细化管理。很多家长在接受了这些理念后,试图通过遵循“科学标准”来掌控孩子的成长过程,例如严格按照发展阶段的理论安排孩子的饮食、教育、娱乐等。各种培训课程、育儿产品推波助澜,使得育儿不再是一种自然的、基于爱的行为,而成为了消费品的一部分。
育儿被看作一项投资,孩子的成长被量化为一系列可以管理和控制的结果。
2. 个性教育的理想化
虽然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强调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每个家庭或教育环境,都能提供足够的资源,来支持真正的个性化教育,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压力巨大的环境下,家长常常在追求个性化和现实需求之间陷入矛盾。
3. 过度依赖科学与专家的权威
科学育儿观念推崇依赖专家意见和科学研究,家长往往习惯于从育儿书籍、专家那里获得指导。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长对自己育儿能力的信心,更多依赖外部权威。甚至忽略了自身的经验和直觉,家长逐渐失去了育儿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指出,现代社会通过“知识—权力”的结合对个体进行规训,育儿专家和科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控制”家长行为的角色。父母被告知如何“正确”育儿,而这往往是在一个复杂、充满变量的家庭环境中不切实际的过度指导。
4. 情感依附的双刃剑
过度强调情感依附,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对孩子的“情感投资”不断加深。社会中个体化趋势的增强,使得家庭单位成为个人情感支持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对独生子女家庭而言,父母往往倾注全部情感在孩子身上。
情感依附如果失控,会影响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孩子容易产生依赖心理,难以面对外界挑战。过度情感投入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成为束缚。
虽然多数成年人,都会接受“儿童是独立的、需要被呵护”的常识。但从真正的育儿实践来看,科学育儿不只是高风险的现代社会,对于确定性、合理性追求的体现。更是父母在激烈的社会中,激烈竞争的家庭内延伸,“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以说,80、90父母,困在“科学育儿”的观念系统里。在此之外,带来更大压力的,则是整个家庭多位成年人的分工与协调。
家庭教育中的性别与分工
1. 作为“教育经纪人”的母亲,与作为“教育投资人”的父亲
我们努力不加入任何的性别权利立场,去探讨家庭中,母亲也父亲分工的话题。但毋庸置疑的是,多数中国家庭的母亲,本身承担着多重的角色和压力:
教育孩子是母亲身份认同的主要来源。当你听到“鸡娃”一词,首先跃入脑海的,是母亲还是父亲?听到“含辛茹苦”一词,后边的主语是妈妈还是爸爸?为孩子择校、选择学区房,首先是妈妈的工作还是爸爸的?
“密集母职”首先是一种社会的潜意识,如有母亲企图挑战或不遵循这套霸权机制时,便容易被贴标签或定义为“不称职的妈妈”或“失败的妈妈”。“教育经纪人”,几乎成为多数女性面对孩子的被动选择。
但不能忽视的是,现有城市生活的压力,对于多数家庭来说,都需要“双职工”的收入支撑。而女性,依然要在职场上承担非性别化的、高效的、具备竞争力的职场身份。
并不是父亲要袖手旁观,从文化的默认心理看,父亲本身的承担的角色都与母亲相区别。心理分析学家鲁格·肇嘉在《父性:历史、心理与文化的视野》一书中,专门探讨了传统社会父亲和母亲的角色特点。
他认为,由于母亲在怀孕期便与孩子建立了母子通感,她们比父亲表现出更多的“自然母性”,哺乳赋予了母亲天然的养育优势和“特权”。而父亲的拥抱和爱是刻板的、生硬的,远不如母亲的贴心和温柔,“与雌性对待母亲的身份相比,雄性带着更多的刻板、差异来拥抱父亲这一身份”。
当多数父亲默认选择“家庭顶梁柱”的身份时,即代表着他要成为家庭收入的主体、家庭外人脉丰富的社交者、工作中能力高超的担当者。
而在家庭内,父亲正在“被迫”学会成为孩子的看护者,学会成为母亲的助手或者翻版。
2. 祖父母一辈:孩子的照看者与情感支持者
当母亲主要负责监督孩子的学习,父亲主要负责养家糊口,家务劳动和琐碎的抚育工作主要由祖辈承担。祖辈一般负责接送孩子和大部分家务劳动,在带孩子的问题上,少有决策权。在一些小事上,比如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等问题上,老人也要接受年轻父母“科学育儿”的指导。
与此同时,当父母更多扮演着孩子成长的理性角色,负责督促孩子完成成长规划、品质养成目标之时。祖父母则要补位成为孩子情感的支持者,无论是孩子对于零食的渴望,还是学习压力过大时的情绪释放,祖父母都要承担好孩子情绪的承接、引导与安慰的角色。从而让家庭在孩子激烈竞争的路上,起到情感缓冲的作用。
可惜的是,抽象的提炼并不是现实的演进。虽然上文中,家庭教育的分工看似清晰,也给多数读者熟悉之感。但更为真实的,也给年轻父母带来压力的,则往往是这些养育分工在实践中的摩擦。下边这几个场景,或许对于多数有娃家庭来说都不陌生:
场景1:小明的妈妈是一位公司白领,工作忙碌,早出晚归。白天,小明由奶奶照顾。奶奶认为,小明年纪小,不应该太受约束,想吃的想喝的只要不太贵,尽量满足,孩子开心就好。小明时常对奶奶撒娇,奶奶几乎从不拒绝。
晚上妈妈回到家,发现小明吃了很多零食,作业还没完成。她教育小明:“不能这么任性!必须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玩游戏!”小明却大哭起来,跑去奶奶那里寻求安慰。
场景2: 小刚的妈妈一直注重健康饮食,认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合理的营养搭配,尤其要避免过多的油腻食物。然而,小刚的爷爷,却习惯于给孙子做一些他认为美味的传统食物,比如油条和腊肉。每次小刚想吃零食时,爷爷总是大方地满足他的要求。妈妈下班后发现孩子已经吃饱了,但全是垃圾食品,这让她非常生气。
场景3:小杰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他的妈妈认为孩子应该学会独立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比如自己收拾书包、准备学校用品。然而,奶奶总是担心小杰做不好,总是在他身边“帮忙”,穿衣、吃饭都要照顾得无微不至。小杰已经习惯了奶奶的帮助,每当妈妈让他自己动手时,他会找借口让奶奶代劳。
而在处理以上家庭中常见的育儿摩擦中,孩子父母不仅要作为“科学育儿”观念的解释和说服工作,填补两代人育儿的观念鸿沟,更要处理自身作为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羁绊。
同时,日常工作的焦虑与压力,与亏欠孩子陪伴的情感包袱,更是让父母陷入复杂的情绪之中。
一边是看似自然的科学观念,一边是家庭中复杂的情感与情绪处理,再加上社会竞争中,择校与考分的“公平筛选”,不禁让多数80、90 后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天秤中,投入大量心力左右权衡。让许多 80、90 后父母不禁感慨:为什么在中国带孩子,就这么的难?
二、知识竞争与三代抱团,中产家庭教育的两大法宝
家庭教育看似是家庭内部的自主选择,但更多是整体社会结构的缩影。80、90后在家庭教育中的挣扎,还要从本身的社会教育体系中找到根源。
例如科学育儿的理性规划,其根源本身,就来自于孩子父母、祖父母辈在社会中竞争的“胜利”成果,更指向家庭对于未来竞争的焦虑与期待。
中产教育:
以家庭为单位的教育竞争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前工业化时期,大多数家庭的教育场景都集中在农村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孩子的教育支出,对这些家庭而言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北京大学教授林晓英曾在《十三邀》中回忆,80年代初交23元的择校费,已足以令一个普通家庭感到压力巨大。
在这种背景下,多生育成为了低收入家庭应对风险的理性选择。与其将所有资源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倒不如通过生育更多孩子来提高家庭整体的成材几率,分摊未来的养老责任。有些人批评这些家庭多生育,但从理性的视角来看,这是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为降低风险、摆脱贫困陷阱而做出的选择。
这些家庭并非盲目生育。事实上,他们在教育上也有清晰的策略。常见做法是两代人共同努力,集中支持其中一个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帮助他通过教育突围。为了快速见效,他们将时间与精力全部投入应试教育模式,从小就进入类似毛坦厂的高强度学习。
然而,这种应试教育模式虽然在短期内有效,但在考分之外其他方面发展滞后,最终影响整体竞争力。从根本上来说,这也是贫困陷阱的一种表现,但对许多农村孩子来说,赢得这场教育选拔赛,或许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但与以往不同,现有一代的80、90后父母,工作生活多位于城镇地区,家庭对于教育投资的策略,有了整体的转型。
80、90一代父母,绝大多数都是通过高考,从而获得进入城市的入门券,较好的学历或具备竞争性的技能,是其能够在城市扎根的基础。加大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不仅是家庭财富增加的表现,更多是家庭对于自己发展成功模式的一种复制。
由此,少生优育,在单个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从而提升其在择校与就业的竞争力,对于家庭本身的成功预期相对明确。这种代际模式相当于将家庭视为一个竞争组织,形成三代人整体面向社会竞争的共同努力。
而科学育儿,首先在方法和行动上,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提供了一套拥有脑科学、心理学支撑的合理解释,其浓重知识色彩,本身就是80、90后父母赖以成功的关键。
其次,从强调个性化、强调天赋发展、强调环境的优越性,更为父母本身的“中产属性”,提供了一种身份的象征、消费能力的体现,以及未来会更好的期许。
由此,放到更为宽广的视角下看。“科学育儿”风潮的兴起,本身就是中国40年经济发展在家庭教育上的体现,拆开来细看,以下几个要素是科学育儿的必要条件:
大学扩招,知识经济活跃,成为阶层跨越的核心工具;
城市化与新中产阶级的形成;
城市内教育资源的分层,评价孩子水平与入学门槛直接挂钩;
激烈的社会竞争,家庭对于未来阶层保持或跃升的期许。
内卷,是对中产教育简单盖棺定论的总结。但“不得不卷”,则是80、90后父母在上述背景下的仓促反应。
三代抱团:城市生活压力的家庭突围
采访一个80、90后父母,为什么要让孩子的祖父母一辈,来到大城市帮忙带孩子,给出的原因多集中在以下几种:
工作自由度:孩子上学、放学时间与父母工作时间不一致,需要祖父母一辈帮忙接送;
生活成本:请保姆成本高,做饭、清洁等家务需要帮忙承担;
情感连接:祖父母想念儿孙,希望能和孩子在一起;
购房成本:房价太高,祖父母辈给了经济支持买房,来家里居住很合理。
或者换个角度,如果要回答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生孩子了?答案也很简单:
父母还没退休,没办法来帮忙带娃;工资还不够,没办法提供好的育儿条件;工作太忙,没办法好好照顾孩子;房价太高,买不起或不想背房贷。
但如果把目光投入全球,一个无需三代抱团,提供育儿条件的社会,则需要更多的公共投入与法律保障。
1. 直接给钱:多生多育多补贴
法国拥有普遍的育儿津贴,根据2024年的标准,两个孩子的家庭每月可获得约131欧元,三个孩子约300欧元。同时,家庭可申请托儿服务税收减免,托儿费用的50%可申请税收减免,每个孩子的减免金额上限为每年1,150欧元。
英国政府提供育儿税收抵免(Tax-Free Childcare),家庭可通过该计划获得育儿费用的20%补贴,最高可达每年2,000英镑(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可获得4,000英镑)。
2021年,美国《美国救助计划法案(American Rescue Plan Act, ARPA)》规定,每个符合条件的孩子可获得高达3,600美元的直接补助(6岁以下的儿童为3,600美元,6至17岁儿童为3,000美元),无须缴税的低收入家庭也能获得全额补助。
2. 教育投入:一切为了孩子上好学
每年开学季,法国政府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提供开学补助金(Allocation de Rentrée Scolaire),帮助家庭支付孩子返校所需的费用。
2024年,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为每个6-10岁的孩子获得376欧元,为11-14岁的孩子获得396欧元,为15-18岁的孩子获得411欧元。此项补助帮助父母支付书籍、文具、校服等教育用品的费用。
而在以社会福利著称的北欧三国,其在教育上的补贴更是慷慨:
免费教育:丹麦、芬兰和挪威的K12教育均为免费,所有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阶段都无需支付学费,确保了公平的教育机会。
免费教材和文具:北欧三国的公立学校均提供免费的教科书和文具,保障了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基础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减轻了低收入家庭的负担。
免费校餐:芬兰是北欧三国中唯一全面提供免费校餐的国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校期间享有营养均衡的午餐。丹麦和挪威也为部分地区或家庭提供免费餐饮补贴。
交通补贴:三国政府均为住得较远的学生提供免费的交通服务,确保学生能够顺利上下学,不因交通问题影响上学。
3. 早期教育:学前保障全覆盖
英国政府为3岁至4岁儿童提供每周15小时的免费托儿服务,部分家庭可享受每周30小时免费托儿服务。此外,低收入家庭的2岁儿童,也可享受免费托儿。
在芬兰,托儿费用的补助根据家庭收入调节,政府通常承担大部分托儿费用。每个家庭每月支付的费用上限约为290欧元(约合310美元)。
同时,法国支持家庭托管(Assistantes Maternelles),经过认证的托儿保姆在家中照顾孩子。家庭托管受到法国国家的资助,父母通过与保姆签订合同,并根据孩子的托管时间支付费用,国家也为家庭提供税收减免。
当然,在如今的网络情绪下,也有必要特地作一说明。列举以上信息并非为了说明某些国家比中国好。
在中国近期发改委的听证会上,一些学界呼吁多年的改革措施,诸如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完善社保体系、提高进城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也出现在近期的政策吹风中。
其原因在于,加大公共资源在家庭教育上的分担,在微观家庭视角会带来显著收益:
性别平等的提升:公共托育机构和育儿补贴的实施,帮助家庭减轻了照顾孩子的负担。使得父母,特别是女性,能够继续工作,不至于因为需要孩子或者上学后老师“随叫随到”,而寻求一份灵活的工作,而这种灵活性的另一面就是低工资。
父亲的参与增加:许多国家通过公共政策,如带薪育儿假和性别平等的家庭支持措施,鼓励父亲更多参与到育儿过程中。社会学研究表明,当育儿责任在家庭中更为平等地分配时,孩子的成长质量通常会更高。
同时,早期教育的支持,不仅是社会未来人力资本的投资,更是社会公平的体现:
人力资本的积累:更早、更广泛的教育投入,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提升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教育的公平性体现:早期托育的支持,对于没有能力支付早期育儿成本的低收入家庭来说,也能确保其孩子也能获得良好的早期教育机会,这在经济学上有助于减少代际贫困传递。
三、AI来了,家庭教育能更轻松一点吗?
相比起复杂的公共资源建立,阅读过我们专栏前作的朋友一定了解,追求新的技术曲线,以及由此发生商业创新,更是作者的追求。
站在为人父母的角度,新一代的 AI 技术,能为家庭教育父母减负、孩子成长,提供哪些帮助?
打开家门,让 AI 进来
小时候,电视机前苦苦等待固定时间动画片播出80、90 后肯定很难想象,现在的孩子不仅看动画片随手可得,还能通过一些软件与动画人物直接对话。
作为父母,需要意识到的是,对于我们来说尚且带有神秘色彩、且未来光明无限的 AI,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来说,AI 本身就是日常工具,并不是什么划时代的产物。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说过:“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是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因此,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善用 AI 是家庭教育必要的一个动作。
AI 落地:
家庭教育可以用AI做这些事
1. AI家庭咨询师:让 AI 成为新的家庭成员
如上文所述,不同代际的育儿观念冲突,是80、90父母在家庭沟通的主要压力来源。
在得到早期的课程《雪枫音乐会》中,曾有一名听众留言,“我们家里的氛围每天都像火药桶,婆媳关系、亲子关系每天都让我身心俱疲。但只有打开雪峰音乐会的时候,是我们家里最安静也最和谐的半个小时。”
引入具备专业性的家庭成员,不仅能从知识权威上构建家庭沟通的桥梁。更能够通过不同角度、不厌其烦的回答,为每一个家庭成员找到自己的角度,理解相关知识。
例如在饮食健康习惯上,AI 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现代营养学的理念。例如,对于老一辈人可能存在的 “孩子要多吃肉才能长得壮” 的观念,AI 可以解释过量摄入蛋白质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如肾脏负担加重等。
对于植物营养成分的拆解、食谱的制定,AI都可以起到专业性与顾问性兼得的角色。由此延展,无论是家庭成员的心理负担、健康计划、出行游玩规划,都可以通过这一新的家庭成员来解决。
2. AI 伴读师:让新一代也有阅读习惯
在 AI 进入孩子的世界前,pad和手机则是孩子世界中的“应许之物”。不同于这一代家长对于电子屏幕的恐惧,在孩子看来,平板和手机自然是学习、获取信息、娱乐的核心方式。纸质阅读在孩子世界中的衰落,也就自然而然。
因此,对于父母来讲,如何通过 AI发挥电子阅读的价值,形成新一代人的阅读习惯,也是值得探索的命题。至少在笔者的实践中,AI 在阅读中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做好这些事:
阅读背景理解:中小学阶段,学校布置的阅读任务,是寒暑假家长需要配合孩子完成的必须。但孩子也会发问,现在是 21 世纪了,为什么还要读200 年前的《战争与和平》?而通过AI 能力,不仅可以回答这本书与当下的联系,帮助孩子深化其写作背景,同时也可以通过多轮问答,更好的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
词义解析:主要用于在英语阅读、文言文阅读中的辅助性作用。
进入到人物的情感世界:文学之美的核心,是人文性之美。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所思所感,通过更高级的语言抒发人可以感受的边界。同样是在湖边,为什么王勃能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妨让AI 扮演王勃,跟孩子聊一聊。
多角度理解文本:学科教育的弊端,就是给了一套固定的思维定式,来理解文本之美。《达芬奇传》为什么不能是一本光学与流体力学的科普著作、《郭守敬传》为什么不能是一本北京旅游的手册?孩子的想象力,AI 可以接得住。
3. AI 导游
家庭出游,是不是有时候因为导游的“野史”讲解倍感尴尬?人挤人走到一个古建筑前,孩子问你这个老房子有什么好看?奔忙一天,除了累,是不是也担心孩子到底学到了多少?
科学育儿的压力,首先来自于父母本身的知识压力。在父母本身的专业性所限、学习时间被工作挤压的背景下,孩子的学习只能通过购买培训服务来获得。而在许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知识压力则可以通过AI 很好的承担。
此外,关于 1V1 口语陪练、作业辅导等学科学习场景,已有不少探索,在此不再铺陈。
需要承认的是,在 AI 应用还没有广泛出现之前,许多 AI 应用场景仍需要反复打磨,才能做到专业、好用。而这对于创业者来说,也是巨大的机会。
人的观念与行为,多是社会现象的倒影。大家小家,也是多重倒影重叠。
我们这篇文章从微观的家庭内部,以及宏观的社会分析,对80、90 后的育儿难题的解析多有冷峻、锐利的视角。对于多数父母而言,文章的分析并不能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但知晓和理解本身,也是一种权利。
什么样的家庭组成、什么样的育儿方式,需要家长选择。希望本文能帮助家长,了解其背后的发生机制,让家长的选择带来更加笃定、更加从容、更加幸福。
毕竟,站在孩子的角度,家庭是包裹他们的温暖所在。
由芥末堆主办的GET2024教育科技大会将于11月11日和1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本文系GET2024教育科技大会十周年前瞻文章,作者李卓是知智教育创始人/CEO、前快手教育生态运营总监。李卓将亲临GET2024现场,分享自己对AI教育的洞察和见解。
如对AI教育有兴趣的伙伴,欢迎扫描文末群二维码,加入“AI教育GET群”继续讨论。
2024,新质学习力,GET见!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