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聊到兴趣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联想到教育培训,精准的用户群体看起来就像被打包好的优质生源。不过嘛……兴趣本身分轻重,重度爱好者是有精进目标的,对成本和效果都有要求,而轻度爱好者只关心自己有没有多学到一点,他们最常潜水在学习交流型的兴趣社区,并不在意学习的时间成本。
实际上,只有沉淀到底层的人,才会因为兴趣而寻求专业指导,特别是门槛低、资源广的领域,更多人还是浮在表层自娱自乐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流动性也很高。所以想要提高网络中兴趣爱好者的转化问题,激化兴趣程度才是关键。
音频作为一种媒介形式,相对视频制作成本低,对用户来说对学习场景的要求也更低。教育、儿童/亲子、外语几类资源在几大主流电台应用都有,比如酷学多纳儿童电台在喜马拉雅有4.7万粉丝,凯叔讲故事在荔枝FM和喜马拉雅的粉丝加起来大约有16万,播放次数都在3000万次左右,新东方英语、小咖英语等也在荔枝FM开设了电台,大多是抱着品牌推广和导流的想法。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在语言输入阶段听是一种极好的方式。据喜马拉雅对TOP1000的电台(最受欢迎的1000个电台)统计显示,完播率最高的恰好是英语类别。
与大环境一样,目前优质的音频内容比较少,教育领域也是如此,视频之后,音频作为更轻的一种方式会成为未来的新蓝海吗?
学大教育本周正式公布了私有化方案,“外人”栗子老师回顾他所了解的学大10年,对比学大和学而思,一个注重抢地,一个注重抢山头。“但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规模是竞争优势的结果,却未必是竞争优势。然而10年鉴,当年的投资者,还有金鑫当年的创业小伙伴,都进行了减持,有的在创业,有的在改善生活。只有金鑫一个人在学大坚守着,坚守着上万名的老师与几十万名学生。这次学大要回A股上市了,这算得上对坚守者的一个回报。回A股的学大,也将再获得一次资本的动力。学大的下一步要如何走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只有坚守,才能够有机会继续前行。
小语种”们的需求是现实存在的,“小”也未必无利可图。那些业余学习小语种的人们,却恰恰展现了许多“优质用户”的特点。作为最大的“小”语种,日语学习者的数量应该远不止统计公布的100万那么少,他们在互联网上也有着不错的活跃度。但这些学习者依旧面临着学习材料陈旧、稀缺的窘境,特别是日语学到一定水平之后,合适的语言学习材料凤毛麟角。漫山遍野的平台录播课程中,“入门”课程也占了绝大多数。日语学习者们并没有因这波在线教育创业热而获得太多“福利”。
几天前,一个打着“哈佛毕业生”创业的一个号称6亿美金天使轮估值的项目刷爆了朋友圈,也很快引来了扒皮的口水战,让人围观者不禁好奇,常青藤的光环就一定是万能的么?然而威廉·德雷谢维奇告诉你,中美的高等教育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常青藤”的成立源自于每股的贵族联盟,以培养精英为目标,但几十年来的演变令人担忧:他们从未遇到挫折——所以特别害怕失败,因此不敢冒险,互相模仿。一群一群的都往同样的方向走。这不就是绵羊吗?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名校找到了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在这个模式里最重要的东西是排名、科研、录取和校友捐款。然而回看国内名校现状,也有向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作者觉得,“这个世界哪怕分工再细,专业化程度再高,也不太可能完全靠绵羊来运行。何况绵羊的生活其实并不怎么愉快。”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