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国慕课各有千秋
以Coursera、edX、Udacity为代表的美国MOOC拥有雄厚的教育资源,致力于把名校教育、精英教育推向世界,也确实吸引了大量学习者。英国也紧随其后开办Future Learn与英国的各大高校合作,推广精英教育。这和国内清华北大等高校的MOOC课程相似。而多数课程为免费课的情况下,一些MOOC平台也有盈利模式。如清华经管学院的收费课是付费后才能听课,而在Coursera上,除了要求实体证书的课程需要付费,只为兴趣或是只要求电子证书的学习者都可以免费在线学习。(其实MOOC的本意不就是“大型免费的在线公开课”吗?)
非营利性质的可汗学院旨在成为一个为传统教育作补充的在线教育平台,团队成员来自世界各地。这样的非营利平台也由于极好的互动教学体验,得到了融资,并和美国高校合作,成为其必修课的线上合作平台。这种多语种、覆盖面广的免费课也受到世界各地的在线学习者的喜爱。
日本最大的MOOC平台Schoo和Jmooc在本国的覆盖率可以媲美英的大型MOOC平台。可是由于国家人口和语言使用人数的限制,这些MOOC平台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是有限。不过,有了这样的小语种MOOC平台,语言学习者不仅多一些知识来源,也多了一个平台去锻炼语言和社交了。
澳大利亚的MOOC呈现大学课程、机构课程和个人课程共存的局面,近期,政府也准备出第一门MOOC,在OpenLearning上线。不过由于大学数量本身不多,政策支持慢,MOOC的步调也比美国的慢很多。非精英教育的定位也更加平民化。如果课程设计和内容很有吸引力,也可以和英美等的英语MOOC平台一较高下呢。
芥末堆了解到,马来西亚的MOOC也是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OpenLearning的Cecilia说,马来西亚办MOOC是从私立学校开始的,而私立学校的MOOC也在持续发展中。平台上的MOOC确实也多为英文课,也有部分马来语的本地课程,甚至有一门普通话教学课程(马来西亚有自己的语言——马来语,大部分人懂英语,也有部分华人背景的人会说中文)。从马来西亚私立大学与平台合作成功后,马来西亚国家教育部去年9月决定选OpenLearning作为官方指定平台,继而开设的4门课程也获得2万的注册量。公立学校也在积极引入MOOC方式,今年共将上线60门大学课程,MOOC学分的认可度将达到15%,2020年将达到30%。
反观中国的MOOC现状,高校课程众多,平台五花八门,但认可度实在不高。K12领域课程罕见,而支持个人开课和对接求职的课程也初见苗头。也许付费意愿低的老年群体也可以期待有零星自己感兴趣的MOOC出现了?
国内慕课花样翻新
OpenLearning与果壳网MOOC学院推出的MOOC众筹赛结果已出,课程筹备录制,也开放注册报名。“这个MOOC众筹赛就是为了发掘优秀的个人教师,跟现在各种高校的MOOC和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的本土MOOC都不同。”
五门课程中,有两位身居一线的教师。《中学课本里的那些诗,和人(唐代篇)》,算是开了中国MOOC在K12领域的先河。开课者朱老师认为,“诗不是屎,诗只是屎上开出的鲜花……我希望能通过我的课程,也能拂去那些表面的美丽繁花,让大家明白那根植于我们传统文化之中的腐朽和病态。”这样的一线教师最能了解学生们真正的需求和喜好、得到学生的即时反馈、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课程,用MOOC解决教学中的痛点,改变中国一线教育,也能更好地传播文化。这些是很多名校、高校的MOOC无法做到的。
同样身居教学一线的还有《金庸六讲》的开课人焦锋,作为昆明医科大学的老师,他是报名的参赛者中唯一来自非一线城市的开课者。他曾在所在学校开设过的选修课“挂“金庸”的羊头,卖“心理健康”的狗肉,效果还不错”,于是把课程带到线上,果然吸引了一众金庸迷和心理学爱好者。
其余的开课者们也多是有经验的职业讲师或爱好者,开个人MOOC也算是做公益,也分享知识的同时,与更多线上学习者和爱好者的交流,还能收获不一样的见解,积累人气,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其他在投票中稍逊优势的开课者也多是爱好者,他们的落榜,除了拉票不够的因素,也只能说是对学习者的吸引力不够了。这也反映出MOOC学习者对MOOC的关注点和关注度。
不过,这种“全民MOOC”的现象也给人一种中国MOOC百花齐放的激动心情。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昙花一现呢?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