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资源PK互联网思维:争夺在线教育金钥匙】
一、诱人的蛋糕:高等教育占据半壁江山
在线教育市场主要分为四大板块:1、K12教育(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高中阶段);2、高等教育;3、各类职业培训;4、学前的早教。
据《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报告》显示,近几年国内在线教育迅猛发展,其中2004-2012年的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到22.5%,预计2017年将达到2860亿元。
国泰君安证券测算,到201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目前的三倍。一方面,我国教育行业支出与GDP比值不到美国的一半,为印度的3/4,未来教育支出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我国互联网渗透率由2008年的23%提升至2013年的45%,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兴起,教育从线下逐渐转移到线上是发展趋势。
围绕在线教育,资本大戏也不断上演。据清科私募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中国在线教育领域投资案例共25笔,披露的投资总金额约1.97亿美元。
在整个在线教育的大盘子中,高等教育占据近一半的市场规模,应试教育的在线教育(或培训)成为国内的主流。非应试教育包括功利性学习(如管理培训类)和兴趣性(或知识性)学习,想法美好但落地难,掘金更难。不过,英语培训和一些和就业相关的技能培训在互联网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角逐阵营和攻城拔寨之术
国内在线教育行业主要分为在线提供内容类和平台类(模式C2C、B2C、B2B)。行业内玩家包括以下几类:
1、传统的教育机构和民营教育企业:各类学校、新东方、好未来、学而思、正保远程、学大教育、环球雅思等,依托其原有的资源和资本力量,主要在内容上发力。
从收入来说,在线教育还是这些传统培训机构的天下,新东方在线,年收入近2亿元;学而思网校年收入1亿多元;沪江网,1亿多元。这些成为当前国内在线教育的第一阵营。
但这些传统机构原有模式或将成为拥抱互联网的包袱,而且线上线下容易形成左右手互博,一如当前电商领域的苏宁易购和国美在线,竞争力不敌京东商城。
其中,新东方,在线教育的抢先发力者,也是传统在线教育行业内的龙头,互联网欲颠覆的主要标的,其付费学生不只是在线上,还能提供线下课堂的着落点。
2、互联网企业作为平台切入:互联网巨头已拥有视频这个基础设施,并有充足的现金流来保证视频带宽的开销,也有技术能力保证多人同时在线视频授课的流畅。欢聚时代(YY)、阿里巴巴(淘宝)、腾讯、百度、网易等,纷纷欲以“客户端、移动端的流量+视频直播授课的技术支撑+支付体系”来分得一杯羹,以搭建视频平台授课模式为主。
阿里巴巴、百度:都采取“自身平台+投资布局”的双重模式。
2012年,淘宝网教育销售额达3.3亿元,其中三分之二是课程销售。2013年8月,阿里巴巴推出“淘宝同学”;投资垂直品类在线教育网站TutorGroup近1亿美元。
百度上线百度文库课程专区,对上线教师实行认证,提供“视频+文档”式的在线课程资源;去年7月投资传课网数百万美元;2014年百度教育频道新增免费的、基于视频直播授课的模块“度学堂”,传课网成为度学堂的重要课程供应商。
网易:产品内容矩阵:公开课(立足高等教育,内容集中于国外);有道词典发布新版本,从查词工具向英语学习平台转型;启用全新的平台域名edu.youdao.com;网易云课堂。
腾讯:开通在线教育频道、腾讯精品课和腾讯课堂,未来借助微信,可想象空间较大。
其他互联网公司:从边缘切入,如小米借道盒子推出针对学龄前儿童研发的教育软件。
3、垂直领域和创业企业从细分市场切入:留给创业者的创业机会更多是某项教育领域垂直门类的纵向服务,提升应试、培训为主的效率的产品,大多专心在做内容数据库,这需要资源和耐心。
4、潜在涉足者:视频网站也能通过开辟教育频道来展开课程教学的收费模式,弥补以往过于依赖购买版权再卖广告的业务模式。
三、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
1、运营模式:
2、商业模式:
3、商业模式衍生:在线教育未来会影响到整个在线招聘行业,不同教育人才的平台对接招聘平台。 在线教育未来可能和杀毒、下载等一样,属于边际成本极低的一种服务,当学生超过一定数量后,不管多多少,成本无非是老师,但收益却有可能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被创造出来,形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4、核心问题:在线教育会像电商一样引发冲击波并普及吗? 当前非在线教育仍是江湖大哥,但在线教育会继续发展,未来属于在线教育,现在在线教育还在等它的爆发点。传统面授教育和在线教育未来不是对立,而是合作,是一种混合式教育学习。
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发展过程中,获利更大的是在线教育公司,但未必是现有市场中的公司。在线教育行业如果要出现想京东商城这样规模的公司,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进入这个市场的玩家足够多,进入的资金足够多。
在线教育行业会出现“淘宝”吗?电商销售的商品是现成的、有规则的线下商品,但在线教育递交给学生的产品比商品复杂,普及周期比电商更长。对教师的信用评价照搬淘宝对商品的评价也行不通,授课好坏都是主观判断,几乎难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四、成长中的烦恼和挑战
1、用户环境束缚:国内的教育资源仍然保留在体制内,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还是培训教育市场,产品必须要能提高学生在当前教育体制中的分数或名次,跟踪量化效果很难。
2、教育是被动的:用户从传统往线上转移的动力还不足。被动性学习也导致了在线教育很难在短时间内呈现爆发增长。
3、行业环境限制:在线教育市场相对“慢热”,特别对于中小学用户是学生,决策人是家长,评估涉及到老师,如何把三个环节打通高效串联起来很复杂。
4、初期投入成本较高:对教学的内容质量和产品的交互有很高的要求,而且用户付费比例较低、推广费用较高,需要经过较长的烧钱和培育期。 (来源:腾讯科技)
【效率决定在线教育的发生方式】
现在我们讨论在线教育时,已经不像过去把它看做是仅仅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的教育方式,而是由传统课堂、在线教育以及教育O2O组成的混合体,甚至还有人提出互联网教育,认为一切能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互联的物体都能成为实现教育的载体。也有在线教育从业者疑问——究竟哪种教育方式才是在线教育的未来?即哪种方式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回到在线教育的原点,在线教育是“大数据技术+教育”的融合,而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工程,它为未来的社会培养人才,所以能决定在线教育方式的不是今天的技术发展,也不是今天的知识积累情况,而是——
未来的工作方式
IBM在2014年大力推广其“独立工作者(Independent Worker)”的概念,指凭借互联网的便利,做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办公。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单一依赖演变为在多个企业之间游走,利用多个平台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同时获取更优厚的报酬。虽然这一概念有推销IBM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之嫌,但它为我们演示了未来人们(现在已经部分实现)的工作方式。独立工作者看似是技术将人从现有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的自由,可要在这种“兼职”的状态下把多个公司的工作做好,就需要人们在知识上要多元化,并能不断的更新迭代。
尤其是2013年开始火爆的“互联网金融人才”,更是佐证了“独立工作者”实现的可能性。对于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我们并不要求他像李彦宏一样具有深厚的互联网技术功底,也不用像林毅夫一样拥有丰富的经济金融知识,而是只要能把传统金融业务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就可以,这些意味着对人才专业性理论的降低,知识只是一种数据应用,
这时的教育就是对人们进行知识补充的渠道,并在知识不断更新过程中为人们输入更多知识,也就在此时,人类的理想——终身学习将实现。早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就发出“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慨叹,而苏格拉底也强调:“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技术进化不断催生新的知识,人类要掌握技术就要不断学习知识。在这个学的过程中,最具效率地实现教育目标的方式增加获胜的筹码。
教育目标需要效率 效率决定方式
教育作为一种认知过程,首先强调的就是要实现目标,由教育过程中的N个目标分解出N+1个小目标,再有这些小目标分解出N+1+1个学习任务,无论是传统教育、在线教育还是教育O2O甚至是互联网教育,哪种方式能快速地完成分解的出任务,学习者就会使用哪种方式,当然也不排除为完成一个目标多种方式并用的情况。
这在商业上实现有很大难度,因为一家教育机构或在线教育平台,很难会完全实现各类教育方式。不过,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分享,未来的教育是去中心化的,将来一个教育目标就是需要多家教育机构、在线教育平台共同完成,这也正是KK所强调的“蜂巢思维”、“协作、共赢、共生”。
有位老师问笔者,在线教育会不会出现类似搜索引擎、电商、视频等领域火热之后一家独大的情况。笔者未当即回答这个问题,不过今天要回答的是——在线教育企业有大规模倒闭的可能,但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可能性较小,因为在线教育巨头垄断的不仅是技术、是资源,还是知识,更是未来。
在线教育一家独大也意味着某个社会思想的同质化,这对人类而言绝非好事,最重要的是这违背了互联网初衷。(来源:云教育评论)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