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R(公关)这件事,有两条定律:所有PR都应该打有准备之仗,从初创到IPO的每个阶段,PR一定要事先规划,不能什么人来收集就都要接受,也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随意的进行PR工作。这条定理下,所有PR必须跟公司当前的业务情况和发展相吻合。
第二条定律:PR本质上是塑造公司对外形象的关键,需要有全盘规划。这时你想对外传达什么,就要用心琢磨了。
除了两条定理外,本文还从“推广产品”、“公关人员”、“危机公关”等多个层面进行了PR工作的解读。
WISE CEO Yiannouka认为,对于教育投资的价值,目前的讨论已经很多了。不过他觉得对一项有价值的教育投资来说,有两点最为重要:
首先,要使学习有效果,让参与学习的孩子达到预期的目标,精通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从更高层面看,还要关注教育投资的社会性(social ability),也就是说对收入的分配是否最终产生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教育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引擎”,所以教育投资一个重要价值应该是对社会性的影响水平,比如可以关注有多少贫困家庭的学生进入好的高校深造这样的指标。
对教育投资价值的评判维度可以有更多,从教育的本质、目标出发,或许可以得到崭新的视野。
新技术、颠覆式创新等等词汇,已然成为不少教育科技领域创业者们的信条。不过 Yiannouka 分享说,他觉得创新绝不仅仅是关于新技术的事儿,技术是一种创新的工具,但并不代表应用了新技术就是创新。
很多人认为,在线课程就是把传统线下的授课过程搬到了线上,只不过直播就是老师实时授课,录播就是录好了随时可以观看,形式不同罢了。这种理解简单地看并没有错,但实际上,传统线下课程、在线直播、在线录播这三种形式却有本质的不同。
在讨论这三者的关系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如果一个人的学习过程简单地分为“知识传递/接受”和“吸收内化应用”的话,我们所讨论的授课环节,只解决了“知识传递/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负责传递知识,学生负责听懂老师传递的知识,至于是否能理解、吸收并且有效地应用,应该由后续的训练和辅导环节来解决。
北大李晓明:MOOC as BOOK 前景广阔 但终究不会颠覆大学
李老师认为,未来 MOOC 应该解决这 70%的人的教育问题,这也算是 MOOC 的“野心”之一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李老师认为现在首先还是课程要多,而且每门课都可以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版本;第二是慢慢提高社会认知度。从国家层面上,李老师在《慕课问道》课程中也会提到他的“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理念,他说在课程储备足够多后国家可以推动这件事,让 70%的人能受益于 MOOC,但目前课程储备还不够,所以现在还是要从营造社会氛围的事情去推动这个事。
如果说高校的 MOOC 学生社团承担了一部分在学生中间营造 MOOC 氛围的责任,那么要在社会中营造 MOOC 学习的范围,MOOC 民间协会或 MOOC 平台就责无旁贷了。中国大学 MOOC 作为顶尖的中文 MOOC 学习平台,自从 2014年 5月上线以来,已经与 49 所国内著名高校开展合作,我们也将主动挑起这样的责任,在未来继续拓展合作,持续引进优质教学资源,让每一个有意愿提升自己的人都能在此免费获得最好的高等教育。
1、中小学的教育还是以中高考应试为第一需求原则的,而中小学的学习由于是系统性学习,因此一定不具备追求快乐的特征,只会拥有取得捷径的喜悦,所以能走捷径是用户最大的需求,也是规划产品与服务模式最重要的原则。
2、由于学生本来就处于未成年期,希望他们以成年人的方式开展自主学习的互联网模式是不现实的,也是要栽跟斗的,要进入家庭的最合理方式就是与实际教学应用紧密结合,而平时老师学生已经不堪负,一个新东西的适应是很难的事,所以简单、加强教学管理,减轻教学负担是产品能得到普及的第二大原则。
3、仅以学生自由发展从而壮大的自由在线学习模式必然会被以学校为组织形态积极管理模式所压制,所以光走2C的路会很艰辛,应该设计一条先2B再2C的路径,使得2C的进入能得到有效的支撑,但进入后又摆脱了2B的收费困境。这是产品与服务模式变革的第三大原则。
『教研,教学研究的简称,是人们对于教学内容、教学行为等教学关键元素的研究和分析,它是对于教学经验的形式化过程,也是对于教学内容和行为的标准化过程。』
按照这个定义,教研应该有如下的几个特征:
教研是要有完整的理论支持的。实际上,我们今天的教学过程,不论是幼儿教育,K12 教育还是成人的教育,基本上都是遵循某种教学理论或者规律的,比如幼儿教育中所谓建构主义,认知主义理论,再比如语言认知中的的第二语言认知理论、结构化语言认知理论等。不论教学行为和教学内容是怎样的,最后大体上都逃不过一些基本理论框架,如果我们真的提出了突破性的教育教学理论框架,那这对于整个教育学界来说,都是了不起的贡献。
教研是要有形式化模型指导的。大家都知道,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带有明显个人色彩和特征的行为。绝大多数老师并不创造新的内容,他们只是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演绎方式。话句话说,老师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但是,在对相同知识点的传递过程中,我们总是能找到一些共性的,如果这些共性对于教学过程起到的作用是真面的,我们就可以通过经验形式化的过程把它变成通用的法则,进而指导教学教研工作。
教研是要有产品作为产出结果的。这里我们说到的产品一定不是一个能讲课的老师,而应该是一个可以名状的产品。比如,传统教育过程中,教研的结果可能是一本书,若干套试题;而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我们教研的结果可能是一个产品(APP),一个训练系统,或者是辅助学习工具。所以,教研其实就是一个内容标准化的过程,它所得到的,是经过处理的标准化内容。
教育有几个特征:
1、它广为人知的进展缓慢,尤其对于资本来说。
2、教育是一个复杂行业,它被动夹杂了太多:如意识形态管控、如道德期望,注定它没法轻易的发生变化。
3、在未来,在线学习(超越时空)的学习和接近于个性化的个性化学习会成为常态。
教育像是一庞大而零散、分裂而分割的巨型洋娃娃。它不具备自我变革的能力,但是接踵而来经济和社会,让它群体迫不得已个体迫在眉睫地以慢两拍的节奏会回到时代的节奏上面,它注定广为人知的慢,但同时广为人知的有效。
风险投资人在做投资的决定时,往往会忽略最后的这个问题。他们考虑的并不是产品改善教学或学习手段的有效性,而是他们所认为的其他有利因素 - 比如注册用户数。这样思考导致的结果,就是成批量的风险投资人去追赶当下的热潮,比如编程学习、考试培训、学习分析等等。而尽管大多数的风险投资人都有在科技领域创业的背景,却很少人是教育者出身。这意味着,初创企业向风险投资人阐述自身理念时,很难进行教学和政策方面的深入讨论,而只能依赖一些看似高大上、却可能与教学研究与实践相违背的论调。
但是:对市场,对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依然无可苛求和责怪。
也许都多一点研究和耐心,会好很多。
但说了也然并卵。
但无论想与不想,愿不愿意,唯一改变不了的是时间和历史前进的滚滚车轮。
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