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把“分层教学”当做“因材施教”是天大误会

作者:虹野 发布时间:

把“分层教学”当做“因材施教”是天大误会

作者:虹野 发布时间:

摘要:无论是走班制分层,还是班级内分层,都缺乏对学生的深刻了解,仅仅依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设计目标。

课堂.jpg

近期看到有不少文章都把“分层教学”教学当做是“因材施教”的一种做法,而分层走班制当做是在更大范围内的分层,也被认为是更大范围的因材施教。

在因材施教的幌子下,分层走班制在学界被高度赞誉,在学校实践中被迅速推广。可是“分层教学”真的是“因材施教”吗?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教学是根据智力测验和成绩作为依据,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较一般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更为整齐,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更加便利。但是在分层之后的班级中,我们的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学生更加同质化。我们的教师可能会更不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更不知道自己班级内的学生的差异性,故而在分层之后的教学班内,“因材施教”比过去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的时候做的会更差。

之所以学界把“分层教学”当做因材施教,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认为把学生分成几类进行教学就是“因材施教”。而事实上则不然,人与人的差别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仅仅按照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四类,然后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事实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不仅仅不是因材施教,而是更加静态的看待个人发展的能动性。

因材施教关键在于对于学生本身的了解,知道学生的思维特征、知识水平而后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个人学习和教学目标接近。而无论是走班制分层,还是班级内分层,都缺乏对学生的深刻了解,仅仅依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设计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学习教学有多少个目标,高考却只有一个教学目标,在高考目标的限制下,分层教学很容易变成“慢班”和“快班”,这样的分层和“因材施教”想去更远。

前面仅仅是在教学的范畴内讨论“因材施教”,如果从教育的角度谈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带来的问题恐怕会更多。当前分层教学和走班制过度强调学生的主观性,而忽视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对于自己和社会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还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监护和引导。当前的分层走班制并不能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更因为分层之后同质化加剧,教师在教学上更少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更不用提及不同学生将来会从事不同职业的差异性在当前的教育中完全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在引进分层教学的时候,或许我们更多的考虑的是教师教学和评价的便利,但却忽视了“小班制”下对学生个性、思维特征等方面的关注。

综上可知,在缺乏对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的前提下,更加同质化的“分层教学”怎么可能会是“因材施教”呢?只能说把“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混为一谈是一个“美好的误会”了!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搜狐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搜狐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把“分层教学”当做“因材施教”是天大误会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