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教育部直属高校在京招生五年连降,减量27%

作者:李优 发布时间:

教育部直属高校在京招生五年连降,减量27%

作者:李优 发布时间:

摘要:从2010年到2015年,教育部直属北京高校的在京计划招生总人数降低约27%,下降幅度大于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五年来的减少幅度。

9.pic.jpg

图片来源:pixabay

自5月中旬,一份“2016年部分地区跨省生源调控方案”引起了江苏、湖北等地高考考生和家长的不满。这一风波,也使教育部直属高校于所在地省份,究竟应该招收多少当地学生、是否应对所在地考生给予倾斜等问题,再一次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2000年前后,部属高校的“地方化”趋势一度显著。如在2002年,部属高校于所在地招生的平均比例达到43%。随后,在教育部的要求下,部属高校于所在地投放的招生指标开始下降。到2011年,部属高校在所在地招生的平均比例已降至25%左右。

而在高等教育资源最为丰富,但也受到最多争议,往往成为众矢之的的北京,在京部属高校缩减北京生源录取数量的趋势,在过去5年间仍然持续,总录取人数下降幅度近三成。

根据财新记者统计,自2010年起,北京20余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在京本科一批计划招生总数逐年下降。至2015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在京招生的本科一批统考生数量,已由2010年的3606人下降为2015年的2628人,下降幅度达27%。

而伴随招生人数的下降的,还有在北京高考报名的考生人数。2010年北京高考报名考试有8.1万人,而2015年报考人数为6.8万人,减少约16%。但教育部直属高校北京一本统考生计划招生人数的减幅为27%,超过报名人数减幅。

财新记者以北京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公布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绝大多数教育部直属北京高校(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因招收提前批考生未统计)在京招生的本科一批统考生人数逐年下降。5年间,部属高校在京的招生人数下降了近1千人。

在“985”工程院校中,除了北京师范大学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校的在京招生人数均实现5年连降。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在过去5年间的招生人数下降55%,已不及2010年招生人数的一半。

北京大学招生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在电话访问中告诉财新记者,2016年北大的本科招生计划现已上报,但需教育部批示方能确定。而在过去几年里,北大在北京的招生人数确实有所下调,但是,这是国家政策和学校计划共同作用的结果。

7.pic.jpg

所谓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是指直属于教育部或其他部委,如工信部、公安部、外交部等部委的高校,他们往往能拥有更稳定的财源,其对优质师资的吸引力、重点项目的争取能力也较强。

今年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应继续适度降低属地招生计划比例,并向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显示,关于降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属地招生计划的指令,在2014年即有体现。当年下发的文件指出,为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适度降低在属地的招生计划比例,将计划主要投向中西部地区。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钱璞告诉财新记者,虽然中央部门直属高校在京的招生有下降趋势,但其在京的招生比例,仍明显高于其他省份。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失衡,和教育分配不公的现象仍然存在。

据钱璞称,在2014年之前,中央部属高校在生源地的招生比例是非常高的。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李涛研究,2012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仅占全国高考报名人口的0.8%,但北京考生的一本录取率却高达25%,位居全国之首。

钱璞指出,中央部属高校一开始向所在地生源倾斜,是因为他们享受了当地政府的部分财政支持或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优惠。但这种名额倾斜是不公平的,更好的方法,是对高校所在省份的生源,给予学费上的优惠而非录取机会上的优惠。而且,由于部属高校的发展主要仍依赖中央财政的支持,其招生在全国范围内,也应该是平等的。

中央部属高校与其他地方高校的不同,首先体现于国家财政拨款的丰沛。据教育部发布的《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教育部64所直属高校的科研拨入经费约610亿元,平均9.5亿元/所;其他971所地方院校的科研拨入经费约为463亿元,平均0.48亿元/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平均获得的科研入拨经费,约为其他地方院校的20倍。

而且,据该资料数据显示,教育部所属高校拥有的具有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职工为3464人/所,是其他地方院校的5.5倍。其在科研人力、科研经费、科研项目、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投入与产出均高于地方院校。

但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绩效评价研究组在2014年,针对教育部直属高校所做的绩效评价结果显示,仅有四成左右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分项上达到较高的绩效水平。

钱璞表示,只要有指标、有计划在,大家就会争夺这些资源。真正公平的局面应该是有多元的办学途径,多元的评价体系。至于某个高校在某地招生人数,应该是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一个博弈的结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业进也告诉财新记者,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高校管理体制,部属高校往往能拥有更稳定的财政资源投入,其对优质师资的吸引力、重点项目的争取能力往往也较强。

而地方高校,包括一些“省部共建高校”,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这使得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受所在地方财政的影响较大。各级、各地政府的财力差距,决定了不同区域间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差距。

刘业进指出,因为目前中国的教育资源配置是以政府为主导,仅仅从录取指标上着手,永远是无解的,治标不治本。长远看,把问题消解,还是要靠开放的大学办学体制。无论是国际合作办学、民间办学,都应允许自主办学。只有在市场机制下,才能试探合适的招生规模是多少,才有调整的空间。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也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才能实现招生公平》一文中指出,学生质量是大学质量的首要标志,大学平等首先体现在招生权利的平等上。因此,国家还应明确私人办学的平等权利,使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能在同一平台上公平招生。

多位在2010年后参加过高考的北京考生告诉财新记者,自己高考时没有听说过教育部直属高校减招的政策,也并没有受到该类政策的影响。

目前,全国各地的考生正在备考今年高考。一位北京考生的家长在接受财新记者的收集时表示,目前孩子刚考完二模,正在按照学校老师的进度复习。但高招政策的调整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明显。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财新网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财新网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教育部直属高校在京招生五年连降,减量27%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