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注:“我测”是由芥末堆策划的一档测评“实体教育产品”的栏目,我们会用真实、独立且主观的体验来测评使用过程,以发现它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
科技与教育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儿童智能玩具市场也热闹了起来,从最火的机器人领域,到各类的智能故事机,智能儿童手机等,细分领域的硬件等应有尽有。纵观他们提出的概念,无非是两种,一类是陪伴,一类是认知。毫无疑问,这也是学前教育中最重要的两点。
今天芥末堆要测试的产品就与认知有关,它叫做小西镜,号称是“儿童启蒙认知工具”。我们也将从这一角度剖析这款产品,也会在文末探讨在儿童产品中,认知与陪伴这两个概念的意义与度。
小西镜:探索与认知
(小西镜配件)
打开小西镜后,你能看到这款儿童智能玩具的真身,一张保修卡,100张AR卡片,充电线与插头。小西镜的外观设计得很卡通,创始人黄金龙告诉我们,这款小西镜做过很多抗摔打测试,而外观的塑料材料都为可以入口的安全材料,适宜给儿童使用。此外,黄金龙也表示,他们目前也制作企业定制款小西镜,让小西镜的外观在日后变得更加多元。
开机后,我们能发现那些疑似与认知相关的软件,主要包括物体识别,文字识别,人脸检测,情景识别,以及AR。而在应用市场里,则是各类做幼教等内容的第三方APP,比如贝瓦,叽里呱啦等。黄金龙透露,他们不会做内容,主要搭好底层设置,以谈合作的方式,将其他准入产品放入小西镜的“儿童款”应用市场内。
下面,我们就开始检测,值得一提的是,小西镜是一款必须依赖网络存在的硬件产品,这里的所有识别功能都需要联网,且目前只支持无线网络,内部没有放置SIM卡等的卡槽。
物体识别
(物体识别情景)
打开物体识别软件,让小西镜背面的摄像头对准需要被识别的物体,小西镜在联网状态就能在数秒到数十秒的时间内产生反馈,反馈的方式包括文字与语音。但目前来看,识别的准确度还有待提升,在识别过程中,根据物体识别的确定性,语音可分为多种语态,即“我觉得是XXX”、“我不确定是XXX”、“是XXX吧”。据创始人黄金龙方面的数据,他表示目前已自主建立 2000多 种常见物体的数据库,每周会迭代数据库,目前的识别准确度能达到 80%。
情景识别
(情景识别界面)
打开情景识别后,画面依然通过摄像头读取,通过语音与文字的方式识别,这其中等待识别的时间比物体识别稍长,识别的准确度也略微下降,给人一种,只能猜到一半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情景识别是中英文同步识别,语音也将朗诵中英文短语、单词,在界面中,你可以重新触碰该单词,单词将能被再次朗读,但不会再有更多与“学”这一概念相关的类似单词的用法等出现。这一识别功能很好地强调了认知的概念,分清了界限,即:只负责带使用者认知这一世界,培养中英语感,但并不涉及深度的知识传授。
文字识别
(文字识别界面)
文字识别的准确率较高,且能识别出不同字体的文字,但值得一提的是,文字的识别不似图像,有正反之分,所以如果横着识别,识别出的文字便变为了乱码。这一功能,主要是能把将识别的文字显示在屏幕上,并通过语音读出来。这让人想到儿时贴在墙上的识字海报,只能说这一功能更智能地还原了识字海报的功能,让识字不仅限于海报上的文字,但也仅停留在识别读音上。
AR(增强现实)
说到AR,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9月,小熊尼奥曾拿出了AR放大镜Magnifier NEO,表示他们将生产AR放大镜了,但是目前来看,小西镜或许抢先一步上市。黄金龙告诉芥末堆,小熊尼奥放大镜上市的很大难点将在于其圆形屏幕上,因为目前工程所配套设置的硬件等都是对接方形屏幕的,圆形屏幕将意味着他们得自行设计大部分的配套硬件,这对于日后的供应链,批量生产等环节来说都将变得困难,而小西镜将不存在这一问题。
我们再回到小西镜的AR功能上,由于小西镜不做内容,所以此次合作的第三方产品为氧橙互动的AR APP。
(AR效果)
进入AR APP ,通过背面摄像头照射卡片后,软件就读取出3D版图形数据,语音告诉使用者,“这是鲸头鹤。”随后,朗诵英文,再用中文讲解该动物的饮食习惯。而在AR卡片的正面,也会对动物有一定的介绍。
(AR卡牌)
从测试的体验来说,这款AR产品做得还是很细致的。显出的图像能360度旋转,也有动画,而最方便的一点在于,读出卡片数据后,屏幕中哪怕不出现该卡片也能播放AR效果,这对于3岁左右,手指比较软,力量比较小的孩子来说较有优势,AR效果不会因为手抖而消失。
小西APP:家长与孩子互动
此时,坐在身边的同事不禁发出疑问:“如果只有这些有特色的功能,为何要做硬件,做APP,下载在手机上不也可以玩?”
这个问题我们也同样问过创始人黄金龙,他表示,因为手机不能控制使用时间,目前家庭中断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方式只能靠“藏”,他们自己做硬件,搭平台与系统则在底层设计上加入“好习惯”功能,家长能适时锁屏,叫停孩子的过度用眼。
在打开小西镜后,首先映入眼帘的界面是一个二维码,家长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下载小西APP,在这一APP中,有好习惯与视频两个功能。好习惯类似原来儿童电脑的绿色软件,可以适时设定锁屏,中断孩子对小西镜的探索。
(好习惯界面)
如上图,每一个习惯将在小西镜上对应一个动画,点击图标后可设定锁屏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使用者打开小西镜只能停留在动画界面,无法操作。
此外,小西镜也稍微引入了陪伴的概念,视频通话。家长与孩子可通过手机APP与小西镜进行视频通话,通过芥末堆测试,视频的同步差距在1秒左右,较通畅。
感想
评测完小西镜的基本技能后,我们可以想象,这款产品进入家庭后的使用场景——孩子们拿着它四处照,又或者通过屏幕看儿歌,玩益智游戏,同时能通过小西镜与正在外面的父母通通电话。那么小西镜的属性更像:一款专为儿童制造的家用型智能手机。至于各功能不完善的地方,我们也相信随着数据库内容的丰富,它们会做得更好,基本能完成儿童认知周围世界这一任务。
我们再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如今的儿童智能玩具市场主要概念有两种,也是最符合学龄前儿童的成长发展的,即一为认知,二为陪伴。纵观市场,东瓜在此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探讨。
“解放父母时间”的儿童智能玩具,是否是创新?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因为父母的知识水平有限,父母的权威性不如拥有广阔网络资源的智能硬件,不如拥有专业播音员的故事机,也不如拥有严谨课程设计的其他启蒙类产品。但是,当父母购买的这类产品后,是否就真的算是得到解放,大部分时间不用带孩子去认知了?从解放父母这一角度做的创新,是否是符合教育观念的创新?
AR创新的意义在哪?
纵观目前的AR产品,其实同质化现象挺严重的,无非是APP加软件的虚实结合形式。回想起原来我们不曾拥有这些技术的年代,孩子认知动物,植物等也是通过卡牌完成,而AR的创新在于让卡牌动了起来,但并未实现更智能化的人机互动,这样的创新除却增强趣味性还有何意义?AR是一门好的技术,但似乎融入教育并未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孩子需不需要看荧光屏?
这也是目前儿童智能玩具市场争论很大的问题,主要争论在于会否伤眼。随之而产生的产品也各有不同,如让家长与孩子互动,孩子看纸牌,桌布,家长看APP的维兜,如纯粹脱离显示屏的魔纸琴,如远距离看屏幕的体感设备嘿哈,而类似小西镜这样的产品则注重了看荧光屏时长,在这一角度做了创新。或许,孩子需不需要看屏幕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家长的陪同与管控。
怎样的陪伴更好?
目前,儿童智能玩具陪伴的表达形式有以下几种,其一,不陪伴,解放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玩,如陪伴型机器人,陪伴型故事机,让拟人物替代家长。其二,弱性陪伴,家长能与孩子一起认知,但家长在其中发挥作用较小。其三,强互动陪伴,硬件设置考虑家长角色,让家长能与孩子一起互动记录。诚然,人都是有惰性的,目前市场大多数儿童玩具并未考虑家长角色,符合市场需要的未必符合儿童发展需要,如何平衡这两者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