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tecnologiadelsiglo.com)
人工智能让机器越来越聪明了,它可以下围棋,帮你搜答案,推荐学校,甚至替代从放射科到律师所的工作……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在补充和完善着教学和辅导工作。在昨天的未来之星活动上,好未来董事长张邦鑫分享说,未来机器辅导将成为主流,“教育的复杂度太高,仅仅靠连接,靠效率的提升,是不够的,直播一定要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结合,这样概率更大”。这是张邦鑫认为的“第四代在线教育”。
教育科技正在从最早的依赖人工,向不断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数字技术正在越来越多的替代人的重复工作,和一部分运算、分析,例如本周宣布获得ATA战略投资的申请方(Apply Suqare)。成立于2013年的申请方最初从留学领域切入,通过建立在线平台搭建资源聚合的高等教育系列数据库、开发提高学业发展效率的工具,搭建学业问答社区,丰富学业测评体系,向对高等教育有消费需求的用户提供学业发展主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目前,申请方的高等教育数据库覆盖全球48个国家的40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涉及院校库、专业库、课程库、案例库、机会库、offer库、新闻库等。此外,自主研发的测评工具是申请方重点打造的产品之一,目前上线了iKASC专业测评(高中版)和高考报考测评。
人工智能技术关注数据和理性,不过教育也有感性的一面,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感性和美育的培养亦十分重要。美育机构“孩子·艺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项目。
孩子·艺术的创始人苏清华曾是一位大学美术教育者,她这样定位她的项目:“借助美术教育这一过程培养孩子的美感,让孩子感知美德。”所以,在这里的孩子们从甩毛笔开始,经历涂抹、想象和创作的过程。 每个月每堂课教授的课程并没有按绘画技巧去排列,而是按创意形式区分,一个孩子可能在一个月的课程内接触到版画,手作,绘本,水彩,油画等多种课程,而每个月的课程难度又慢慢呈上升趋势,首先一个轮回让孩子认识色彩,再一个轮回感知对比色,再后来感知美感……
一个冬令营结束后,孩子们可以画出一组完整的故事,有出版社找到孩子·艺术,把这些孩子的画出版成一套绘本。
情怀或是商业,执念或是灵活,千姿百态的教育项目也在不断给行业注入新的启发。单点的创新汇集起来,或许就成重新绘出一份教育行业新图谱。
不过对于巨大的中产家庭来说,对于教育的关注点却也不止于此。对K12的父母来说,能不能学的好、学得轻松需要关注,但让他们忧虑和疑惑的还有其他问题:
例如颇受关注的“毒跑道”问题,因招标、采购和施工等阶段的问题,两年多来多地出现“毒跑道”造成的学生流鼻血、过敏、头晕、恶心等症状。这在不少大城市的中等收入群体中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本周,教育部对此做出回应:一方面将与其他专业部门共同制定相应的标准,并加大对塑胶跑道的生产过程的监管。另一方面,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招标过程中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毒跑道”的事儿还没完,校餐又出事儿了。本月,北京巨人学校花家地校区小巨人春季一班的多名学生出现了上吐下泻、头晕等症状,有孩子发烧到了38.9度。事后巨人学校终止了和该送餐公司的合同,不过翻看以往的新闻,芥末堆发现,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近一个月来就有多例……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在餐饮业内开展阳光厨房建设,通过高清摄像头将厨房实时影像传输到网络,监控校餐生产环境等。不过这些事件仍然提醒我们:或许暂时,家长们在关注“如何学”“谁来教”这样的问题之外,或许还有其他痛点,更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却不能单纯依赖任何单一力量。
via 巨人学校20名儿童上吐下泻引家长质疑,莫让午餐变成达摩克利斯之剑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