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芥末堆注:本文来自21世纪教育网的杨晨的投稿,他是前读书郎&黄冈互动教学网校教学项目负责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者从直播互动形式、学生的约束、课程配套服务等多个维度分析了他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直播课产品的理解,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供大家探讨。
在线教育走过了十多年不温不火的以网校等为载体的视频录播课时代,又经历了近两年盛极而衰的O2O为典型的教育科技时代,现在又终于迎来了以直播课为代表的教育服务时代:
自此这些题库类产品在发现变现能力有限之后,纷纷走向了直播,依托其庞大用户群体进行引流实现变现,此外一些O2O产品及传统与新兴网校产品纷纷推出直播产品抢占市场:
疯狂老师在上个月推出直播产品叮当课堂,还有海边、三好网、掌门一对一等直接做直播的产品,百词斩也推出了外教真人互动直播App“REALL”,原本以录播为主的学而思网校也在本月初品牌升级全面力推直播+辅导的模式。
各路玩家纷纷登场,直播已然成为在线教育中的主流了,不可否认直播课在课程互动效果上有了更好的效果,以及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上有了更明显的提高,然而课堂的效率如何,知识结构和互动环节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如何,学习效果如何,学习后有没有跟踪反馈机制,甚至有时候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何在,这些都值得琢磨,故而直播课模式在不少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忽视这些,直播课将有可能变成一场教师和学员的自嗨而已!
直播互动的形式仍需要多样化设计
当前直播课的形式以三分屏模式为主,界面由课件-头像-互动讨论区构成,受教学性质和内容要求的影响,在线直播课都需要清晰大版面的PPT课件呈现区。而老师语音讲授,同时在课件上做一些板书,提供给学生的互动区主要便是偏居一隅的“文字表情刷屏区”了。
部分直播平台会提供一个专门的答疑功能并配置答疑老师,然而在“全民刷直播”的大背景下这种貌似人性化的功能设计有没有用处就不得而知了,三分屏模式主要用于K12领域的大班直播,此外也有一些做语言培训的直播服务多以微型小班直播如1v4或1v7等,同时也会优化三分屏的模式给予学生更多权限如允许其使用在线语音视频等相关功能。
此外受当前娱乐直播等浪潮的影响,也有一些教育领域的直播应用将教学直播的场景搬到户外,这就使得该模式下的课程设计没有一般课堂教学式的严肃和严谨,带有浓郁的娱乐色彩,也多用于一些异域文化风情的展示学习场景,由于双方都采用移动端设备进行教学和学习,互动方式必然更加单一,互动的效果也必然更差。
然而总体来说,在线直播课的互动模式仍然比较单一,现在各平台的直播课模式仍然主要是学员之间在互动而已,这就使得不少直播课更像是学员和老师的一场自嗨,一个人讲得嗨,一群人玩得嗨,学员与课程、学员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仍然不足,在直播仍然是大几百人在线听课的背景下其互动的效果及对每个用户需求的满足必定是远远不够的,但同时也须注意到有一些直播课内推出诸如点名、测评、签到、红包、点赞等互动的形式,以及开始注意到对课程人数的限制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线上直播创设良好的互动效果已经相当必要。
需要合适的学生行为约束机制
不同于秀场和游戏等直播服务,教育领域的直播由于其内容安排的饱和性对过程的连贯性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与用户需求有关。秀场类型直播的用户需求在于娱乐,在于参与感的带入,而直播课程用户需求则在于课程本身,即知识的获取,在于内容的整体性感知和从一而终的沉浸式体验,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排除直播课程参与的学生就没有不听话的。相反在这种大众直播时代普遍的刷屏行为在直播教学中时有发生,不停刷新的学员讨论区不仅会影响老师授课节奏和整体网络情况的稳定性,也会使得部分学生的需求不能被老师及时获取并解决,当然弹幕形式的效果就更加不可取了,故而必须采取合适的方式对用户行为加以约束以保障课程的效果,不仅能让老师正常执行授课,也让学员都能正常听课。
直播课程配套服务需要加强
直播课作为教学服务的一种有效模式,用户的体验效果更佳,不少的直播课程的学员都大多能坚持到课程结束,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少的直播课程结束就真的结束了,既没有及时的课程跟踪反馈机制,也没有有效的用户转化过程,甚至不少平台的直播课程在授课中就忽略了配套的服务和监督。
在现在这种眼球经济时代,直播课在保持着课程的内涵的同时,也开始有了一些粉丝效应的体现,这直接使得各直播课程平台愈发注重优秀教师的培养以及课程内容的开发,但似乎对用户的开发与管理却是远远不够的。大多是依靠原始积累的用户换个新的服务模式提供给他们确保他们不流失,在上千人数的大班模式下,老师并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只是不时爆出一些干货调动着学生的兴致,于是学生嗨过了之后,不少时候可能压根收获不到多少有用的东西,然而我们得承认学生花这个时间和金钱并不是来找乐子的,而是需要获得提升,而与之相关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获得关注”、“问题能得到解决”在大课直播模式下并不能得到解决,故而考虑大课直播模式的吸粉效应下通过对学生的持续性关注和服务将其有效落地转化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路径,相信这一点学而思的“小班直播+辅导”的模式一定有着它的借鉴意义。
教师是最重要的一环
不可否认,教师是直播课程最重要的一环,老师的授课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验效果和对品牌的持久关注度,顶尖名师的粉丝效应是很显著的,那么,名师从哪里来?
我们先不考虑从其他平台高薪挖角或是引入网红一般的自由老师,就来说说招聘和培养的问题,优秀的老师是招聘到的,还是培养出来的?不少人都会认同优秀老师的优秀教学方法都是在进入平台公司后通过培训等措施来加强的,这点我并不完全否认,因为老师在培训中通过案例学习、情景模拟和头脑风暴等方式都会对其教学能力有提升。但是我却认为更多的因素仍然在于教师长久以来的一种习惯,一种天赋,一种性情,这些会让老师形成一种内驱力以自觉提高其课堂驾驭能力,这种内驱力会让老师主动去探索去思考去获取,通过有意识无意识地模仿,或是主动地创新,以使得其课程效果更为精良,这些内在的东西比培训啥的都要重要得多。
故而在任用老师时不妨考虑招聘一些阳光、活力、激情的老师加以合理的激励使其性格中的张力在课程中散发出来,当然,除开教师自己之外,对于平台或是企业而言,适度的宣传和包装也是需要的。
内容建设需加强力度
教育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参与,学生的“长治久安”最需要便是持久性的内容更新了,故而在以优质师资吸引人气之外,也要注意对课程的研发,直播课程平台也同样需要丰富而成体系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能满足老师教学所需,一方面能保证学生有系统的内容可以学习。
内容建设的需求性也缘于课程购买时候的一种低频重决策的特征,家长及学员在选购课程的时候一方面会关注品牌效应,同时会对老师形成一定期望,即对老师的授课风格及成功案例等产生内在要求,此外就是需要成体系的内容以保证一段时间内能稳定学习出成果。
基于此消费心理,各直播课程平台也不得不在内容建设方面下足功夫,尤其需要告诫的是多以技术切入这一领域的玩家,没有及时而足够的内容支持,用户来了,嗨过几次,发现没有丰厚内容做学习或教学的支持的时候,会流失的。
直播的浪潮愈发凶猛,各路玩家纷纷登场,猿题库公司在今年5月底获获腾讯4000万美元融资,也正式将公司更名为“猿辅导”,好未来7月1日将学而思网校品牌升级,全面推出小班直播+辅导的业务模式,并修改口号为“在线学习更有效”;分别作为科技领域和教育领域的领头羊,腾讯和好未来的大动作都颇有风向标一样的意义,这是否代表着直播课程为代表的在线教育的红利期即将到来,姑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