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芥末堆 怡彭 2016 年 10 月 11 日 报道
日前,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将上海教育的下一个五年定义为“进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通过系统性改革激发新动力的关键阶段”,在扩大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与服务能力、探索创新发展等多个方面对下一步发展提出了要求。
在《规划》中,上海市政府提出了鼓励高质量教育培训机构探索上市融资;不分文理,外语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合并本科第一、第 二招生批次;建立非营利性、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体系;鼓励金融机构为民办学校提供学费收费权质押贷款授信等多个改革方向。
十二五回顾:建成 100G 带宽教育城域网
《规划》首先回顾了上海教育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状况。过去五年,上海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 99% 以上,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 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 98%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 99.3%。
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上海建成了全国第一个主干带宽达 100G 的教育城域网,全面实现高速校园网络全覆盖。数字校园全面普及,初步形成了“网络可访问、资源可获取、师生可交流”的信息环境。建立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并开始积极拓展以“慕课”为主的高校互联网共享教学资源。
十三五目标: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而对于十三五,上海提出了“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的目标。
基本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15年基本公共教育发展水平;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保教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高中阶段教育实现特色、多样发展;残障学生的教育和康复服务得到充分保障;
育人质量和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育素养合格率达到 80% 以上;开放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若干所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校具有一年及以上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教师比例达到 33%,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 50%;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实现深度融合,智慧学习平台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发展服务。
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建成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级智库,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进入国际大都市先进行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达到 105 万人左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 12.5 年,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 40%;在上海就读的国际学生总数达到 12 万人,建成最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
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形成各类教育主体各司其责、协同推进改革发展的“管办评”制度体系,建立高效协调的市级统筹机制和依法行政的权力清单制度,形成完善的财政保障体制,形成分学段、分类别的教育现代化标准体系,以信息化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形成健全的社会参与评价制度。
改革举措: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市场间的新型关系
在改革措施上,《规划》提出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市场之间的新型关系。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统一高考的内容和形式,调整统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理,外语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稳妥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改进高校招生录取机制,合并本科第一、第 二招生批次。
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招生。推进完善中高职、中本等不同学段职业技术教育人才衔接贯通培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改革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逐步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探索高中阶段分类招生,支持办学特色鲜明的普通高中和中职校依法自主招生。试点推进成人继续教育注册入学制度。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信息系统。
高校科研管理改革
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鼓励高校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团队,围绕国家和上海战略,开展高水平协同创新和咨政研究。
完善面向市场的高校技术转移体系。推进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实体化运行,探索高校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和保障。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拓展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支持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在职或离岗创业,支持高校教师、科研 人员与科技创新型企业之间人员流动、兼职兼薪。
办学体制改革
深化民办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非营利性、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探索建立民办学校清单式管理制度。改进政府资金对民办学校的扶持方式,提高扶持效益。健全民办学校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完善民办学校扶持资金和学费专户管理制度。优先扶持非营利民办高校示范校、民办中小学非营利制度试点校建设。扩大民办学校收费自主权和招生自主权,鼓励民办高校自主设置专业。
建立健全民办学校健康发展机制。适度发展民办学前教育,鼓励民办中小学特色办学,创建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和小规模特色型民办高校。支持民办学校品牌化、连锁化和集团化发展,鼓励办学实力强、教育质量好的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探索上市融资。鼓励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国内外教育交流合作,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办学。探索建立民办学校质量第三方认证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完善和拓展上海市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功能,创新民办教育融资机制与奖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为民办学校提供学费收费权质押贷款授信。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机制,加大在远郊区和人口导入区的购买力度。完善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相互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的机制。探索混合所有制的办学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办学。支持培育新型教育业态,鼓励发展互联网形态新型学校,推进办学主体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完善师资队伍管理方式
创新教育人才管理机制。构建校长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推进校长职业化建设和向教育家的转型,完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遴选部分公办高校试点取消校级领导的行政级别。
建立教师分类考核评价制度,依据教师职业发展阶段与学术技术能力主要成果采取有差异化的激励策略。建立适应上海教育行业特点的薪酬标准,充分发挥绩效工资激励导向的作用。
完善教育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吸引优秀教师赴郊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的配套政策,加大在绩效工资、职称评聘、业务培训等方面的倾斜力度。
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进一步提升涉外办学质量。鼓励境外一流高校来沪合作办学,探索建立若干所具有国际化新机制的一流大学或二级学院。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企业与境外高水平院校开展合作办学。试点社会力量举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支持学校自主探索开展境外办学。支持学校建设特色型、专业型孔子学院。
大力推进双向留学工作。建立多渠道经费保障体系,加大出国留学支持力度。继续实施高校学生海外学习实习计划。建立和完善多层次来沪留学生奖学金体系,探索建立留学生勤工助学和医疗保险等制度。建立健全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建立上海高校本科国际学生统一入学标准,逐步推进学业水平考试国际化。
培育完善国际教育专业服务机制。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强国际教育专业服务体系和品牌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权威教育质量评价,切实提高上海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融合信息技术,激发教育教学创新活力
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应用环境。坚持应用导向与统筹管理相结合,系统规划教育信息化整体架构,完善标准规范体系,以“一网 三中心两平台”建设为引领,推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优化信息化应用环境,健全网络安全防护机制,加强网络文化和网络舆情阵地建设,形成常态化可持续保障机制。建立市场主导、多元共建、开放平等、共建共享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模式,促进教育数据 和资源的融合共享,构建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生态圈。
以信息化支撑引领教与学的深刻变革。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高校优质课程共建共享,以数字教材为抓手构建基础教育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系统。推进基于大数据的课堂分析、学习分析技术试验,探索数字化教研环境、模式与机制建设。以应用为先导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素养,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能力。
探索线上学习的制度支持机制。建立健全学习者线上学习的认证、记录、评价和服务机制,完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学分互认转换机制。建立实名认证的个人终身学习帐户,有机衔接各个学段,形成贯穿一生的学习档案记录。与学分银行衔接,实现线上线下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互认。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 的学习服务体系,支撑“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 社会建设。
支撑现代教育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发挥信息化在管理服务中的作用,创新教育数据资源管理机制,加快管理流程优化再造,提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过程精细化,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体系,推动高效灵敏的教育管理决策,缩短教育决策响应周期。
注:本文内容摘选自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