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 Captain上校 11月12日
前几年YY平台涌入一批做在线教育的企业和独立视频平台,失败后,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直播平台到现在还一直不温不火?在 GET2016 教育科技大会上,星河互联萧志滢解构了老师在互联网之下的角色定位,并提示培训机构和老师,要想“在线教育”要有的几点认识。
以下为他演讲的主要内容
谢谢主持人,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线教学的方向。我们做投资的角度看的领域比较广,从幼教到K12、大学、语言学习、职业教育都在看。我们发现K12领域是整个行业竞争最激烈也是发展时间最长、行业分工最细的行业。
K12如果没有比较全面的综合实力,其实是很难做的。所以现在做投资,看的更多的是你的产品是不是真的能带来用户价值。
今年互联网行业有一个概念比较火,所谓“互联网的下半场”,讲的是用户时间,特别是内容创业,大家会把你的产品分成是花时间的,还是帮用户省时间的。我们相信至少付费阶段,从用户的最终价值来说一定是省时间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在线教育企业,我觉得最大的痛点还是用户是否愿意花时间。
比如像美国的平台,我们知道用户的平均完课率只有5%。之前新东方在线,我自己做的产品线课程完课率差不多27%,这都是付费产品。其他的网校,我们相信也都差不多,至于一些网校的完课率,可以达到80%、95%?我觉得有待验证。
互联网之下,老师的角色异化
从教育技术对于在线教育的推动来说的,技术对于互联网或者说对于在线教育,它带来的改变是产生了一些新的使用场景。这些使用场景决定了用户怎么来消费你的内容,或者说决定了我们在线教育企业,怎样提供我们的内容。这里面牵扯最多的就是老师这个角色,老师在互联网上面怎么生存?老师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在互联网上提供内容?
现在看到比较两极分化的情况,在互联网上生存的老师,有一些可能是大 IP 。他们可能一节课就能招上千个学生,挣个几十万。但是还有大量的老师在互联网上很难挣到钱,或者说很难持续地挣到钱的。
比如我们在腾讯课堂运营的时候,判断机构能不能在平台生存下去的标准是,看这个机构每个月营收是多少,上课的老师有多少,算一下某个老师可以在平台上产生多少收入。我们大概测算了一下,每个机构平均每个老师如果能在这个平台上产生三万块的营收,我们认为,这个平台可以养活这个老师。如果你的收入小于三千块,或者小于一千块,这个对老师来说就不是长期的事——他不能够持续提供优质的服务。
解构老师——内容生产,知识的再生产和传播内容
对于老师在互联网上角色的重构,我们得先把他解构,然后再把他功能化,再重构。因为老师这个角色,基本上集合了整个教育培训、教学用户价值的90%。我们把老师这个角色解构好,把他不足的方面用技术去补好,让老师这个角色变得更高效、更丰富。老师这个角色,我把他分成内容生产,知识的再生产和传播的内容三个部分。
关于内容方面,我们有三个关键字来衡量内容好还是坏,即场景、节奏、颗粒度。技术对于在线教育的创新主要是创造了新的用户使用场景。我们做内容生产时需要关注哪些方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我们找老师录播课,老师录播都非常好,上来第一句话说同学们大家好,我们这节课讲什么东西。这句话你在线下课堂听没有问题,但是放在录播课的视频里面,瞬间代入感就没有了。
因为使用你内容场景的学生根本没有和其他人在一起!我们做内容的时候,怎么样从一些细节,让他每一分每一秒都能持续地被我们的内容代入,这是非常重要的。好莱坞做电影,三分钟一个小高潮,五分钟一个大高潮。做电视也有一个所谓的六秒原则——如果六秒钟长的时间不能吸引观众,人家就换台了。在线教育是不是也有这种场景?特别在移动互联网的场景下,学生在消费你内容的时候,如果你不能持续把他的情绪拉着走的话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老师的第二个功能叫带领。所谓带领,我想讲关于直播这件事。2012年在线教育开始火起来,那年YY开始做在线教育,各类老师涌入YY,BAT在做,包括其他独立直播平台都在做。大家觉得,原来直播把在线教育这件事解决了,老师都上线直播就可以了。但是为什么这个直播平台到现在还一直不温不火,没有哪家平台做成。
我觉得问题是大家对于直播这件事的理解可能有偏差。这个偏差的理解既是用户的理解,也包括内容提供者的理解,因为这件事太像面授了。你认为直播只是把线下的课搬到课上?但是为什么不能持续发挥价值?因为你已经到了互联网时代,很多信息是免费的,是不值钱的,是泛滥的。如果你把直播课定位还是做信息传递的话,那么这个直播课的价值就会变得非常小。
所以很多比如在腾讯课堂上做直播的机构,它们明白老师在直播课就做一件事就好,那就是带领和陪伴。学习这个事是一个特别苦的事,是反人类的行为,我主要指的不是出于好奇心的学习行为。这个过程里老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带领和情感的带领就变得非常重要,这个不仅仅指一对多的直播。一对一之所以完课率比较高,就是因为老师给你做一对一课程的时候,他更大的作用是不断带着你往前走。
另外,做这件事往小了说,能够帮你提高用户的听课时长。大的作用是,你能不能传递一些精神价值,教育品牌的内涵,老师的IP和识别度?特别在K12领域,有一些公司就有识别度。举个例子,K12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的特征很明显,我们之前新东方在线每年到高考结束以后,管K12的产品线同事都会收到各种各样从全国各地寄带的土特产、月饼,红塔山等。
因为K12针对的用户群,特别看重老师给他们内容之外的精神带领。当你帮助他有了学习结果以后,他对你的反馈或者感谢是比其他的用户群都要大得多的。
老师的第三个作用,导航和反馈。老师解决的问题是随时随地告诉学生你现在在哪儿,你要去哪儿,你下一步该干吗,你每一个学习行为会给你带来什么。我们有些线下的手段比较直接,一对一的老师整个过程都是做这件事,一对一就是在导航的过程当中。
在线教育怎么来做这件事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东西可以给大家思考一下。第一个是可视化,可视化一方面是提高用户体验的手段;另外一方面,确实是利用数据能够反馈给学生自己,包括家长。
另一个是正循环或者正反馈。学习很枯燥,我们设计内容的时候,怎样设置一个合适的颗粒度的正循环让他得到反馈,然后往前走?我觉得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戳这里查看所有嘉宾精彩演讲,立即永久保存,感谢【印象笔记企业版】友情支持。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