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芥末堆 4 月 18 日文,《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即“中国教育蓝皮书”)今日正式发布。本书由21 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重点关注 2016 年教育领域热点,包括 21 世纪核心素养、教育法制化进展、教育精准扶贫、中考改革新方案、学校“大班额”问题、城市移民教育公平等等,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校园欺凌、中国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等年度调查报告。
据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平东介绍,教育蓝皮书种类在逐渐增加,之前发布了流动儿童教育蓝皮书,明年准备推出留守儿童教育蓝皮书。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较少参与课外活动,很容易被忽视
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史静寰介绍,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使得原本少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进入大学,中国 70% 以上的大学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父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成为中国本科高校中的主体。
教育蓝皮书对 60703 名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含985、211院校、地方本科大学、学院)进行调查分析,做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画像:
传统教育中的好学生;
较少与他人交流,较少在课上提问和表达意见;
花更多时间玩电子游戏;
社交圈子小,较少得到他人(要人)支持;
较少参与课外活动,很容易被忽视。
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代大学生呈现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资本较低的特征。第一代大学生在高中期间更少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在分科时更多从实用主义出发选择理科。就读于地市级及以上重点高中的只有四成多(45.16%),一半从不参加课外补习(52.05%)。第一代大学生在升入大学时极少获得保送或自主招生机会(1.94%),绝大多数考入地方本科院校,较少选择人文类专业。
已有研究表明,第一代大学生和非第一代大学生相比,在课程学习成绩上差异很小,而在课外活动的参与度上明显不同。在课外活动中,尤为重要的是高影响力教育活动,数据显示,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学生,在各项学习收获上均高于没有参与的学生。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包括:
扩展性学习活动:语言学习、海外学习、第二学位;
研究相关性活动:参与研究、论文发表、学术竞赛;
社会实践类活动: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活动。
史静寰指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扩展性学习上的参与率最低,其次是研究相关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率最高。因为社会实践类活动有学校制度保证,而前两类需要更多经济和文化资本支持,第一代大学生父母职业大多数为农业生产人员和蓝领,较难提供相应支持。总体上,第一代大学生的先赋性不利因素,使其总体处于劣势,高校可以开展入学服务等导引内容,帮助其了解大学的课业特点,改善学业准备情况。
城镇“大班额”问题依然严重
2011 年教育蓝皮书曾披露了我国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大班额现象,学生数超过 56 人的班级称为大班额,学生数超过 66 人的称为超大班额。2017 年教育蓝皮书显示,据教育部 2015 年全国教育统计数据分析,全国小学平均班额为 38 人,初中平均班额为 48 人,高中平均班额为 54 人。全国小学的总平均班额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初高中平均班额尚未出现这样的趋势。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雄指出,由于薄弱学校与重点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学校规模和班额数相差很大,只看平均数远远不够。例如河南省驻马店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班共有 10376 个,平均班额 55.7人/班,似乎并不高;然而,2016 年全市共有“超大班额”2695 个、“大班额”3730个。
王雄介绍了大班额的六大成因:
面对进程加快的城镇化,教育缺少应对措施;
各地撤点并校的不合理政策加剧大班额;
教育资金投入不足与教育发展不均衡;
由于投入不足使得师资力量薄弱;
招生与学籍管理混乱;
为了完善普九仓促而为。
他表示,上述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1、教育投入不足,缺教室、缺教师;2、违规、侵权,无视学生学习权、教师工作权。调查中了解到的中小学最高班额分别出现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县某初中(平均班额达 109 人)和周口市某县某小学(平均班额达 113 人),很难想象如此班额下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师生互动交流情况。
2017 年教育蓝皮书指出,破解大班额的重要途径在于通过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建设和规范城区教育,加强农村学校建设,促进农村学生回流。
北京中小学校园欺凌调查:6.1% 学生几乎每天遭受身体欺凌
2017 年教育蓝皮书对北京市的 12 所高中、初中和小学的校园欺凌现象展开了调查。调研显示,46.2% 的北京中小学生有被故意冲撞的经历,有 6.1% 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受身体欺凌;40.7% 的北京中小学生有被叫难听绰号的经历,有 11.6% 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受语言欺凌;18.6% 的学生有被同学联合起来孤立的经历,有 2.7% 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在经历这种关系欺凌。
北京市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基本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教师周金燕介绍,遭受校园欺凌的频率: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男生>女生;
普通学校学生>优质学校学生;
外地学生>北京本地学生;
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儿童更多遭遇欺凌,但主要体现在关系欺凌(联合孤立)上。
调查发现,被欺凌经历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学习投入乃至学业成绩等。主要表现为:
比较难以信任他人,性格上可能比较畏缩,缺乏利他精神,不够慈悲;
更容易焦虑、生气、敌意、沮丧或脆弱;
难以做到自信、自律,更缺少责任感,不为成果努力;
更不认同自己的价值;
更倾向于相信生活不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内,是运气和命运主宰了他们的生活,可能进一步导致其更倾向于无助和被动的面对生活;
对长期目标的坚持和热情不足;
更少拥有对学校的归属感,表现出对学习更少的兴趣;
更少投入到学校的学习、课外活动中。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不高,半数以上认为应试倾向严重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与腾讯教育频道联合发起调查,共有 13561 位家长参与,其子女就读学校分布于 31 个省份。21 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秦红宇分享了调查结果。调查显示:
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总体不高,2/3 省份的家长满意度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
城乡不同地域满意度存在差异。省级城市学校、地级城市学校、县城学校的家长满意度高于乡镇、村级学校。
半数以上家长认为学校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家长认为原因依次为:中高考考试评价单一,校长片面追求升学率,政府追求教育政绩,家长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培训机构推波助澜。
对民办学校的评价比公办学校好。无论在硬件环境、学校管理,还是课程体系、课外活动,民办学校更能赢得参与调查的家长好评。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家长对学校教育首要期待。对于“最希望您孩子目前所在的学校能做哪些改变”问题,呼声最高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素质、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等软件”排在第二位,“真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位居第三。
家长对学校教育期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