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快,到学大”“美国纽交所上市品牌”“11年专注个性化一对一教育,培养学生逾30万人”……在武汉三镇,随处可见“学大教育”的大幅广告。在短短两三年内,这家全国连锁民办中小学课程培训机构在武汉的学习中心数量从3个增至9个。
学大教育的一对一个性化教育到底有多专业?每小时一两百元的收费,能给学生提供什么样高质量的辅导?谁来监管学大的教学质量和收费呢?“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学大教育“学问”有多大
“一对一咨询、一对一定制、一对一教学、一对一管理、一对一心理辅导、一对一陪读。”“全部特聘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在职资深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课外辅导。”学大教育在武汉的多个学习中心,都张贴着统一的广告标语。
在学大教育官方网站上,记者多次就师资问题进行咨询,得到同样的回复:“学大教育对师资要求十分严格。我们的老师由两部分组成,一类是我们学大教育的专职老师,一类是兼职的一线教师,但所有老师都是来自重点学校,并拥有5年以上优秀教学经验和3年以上个性化教育经验。”
在中铁大厦的学大教育武昌学习中心,“学科分析师”许玲莉介绍说,学大教育的老师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乏重点中小学优秀老师在中心兼职,但因为教育部门规定中小学不允许老师在外兼职,她不便透露兼职老师来自哪些学校。
然而,根据记者调查,学大教育的师资并非像它吹嘘的那样。学大教育武汉某学习中心一位兼职老师向记者透露,自己大学毕业刚两三年,从未在中小学任教,经熟人介绍到学大教育。应聘时,学大教育既没有询问、查看其学历、学位、教师资格和英语等级证书,也没有让其参加任何笔试、面试和试讲,而是直接拿出一份合同让其签约。“学习中心还有好几位老师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入职。”
学大教育向学生家长承诺提供“个性化编写教案及授课”服务。但这位老师说,由于中小学英语较简单,多数时候不需要备课就能应付一对一辅导,学习中心也没有要求提交教案。
一位在课外培训机构有着7年从教经验的武汉某高校老师坦言,近年来,小班和一对一辅导需求猛增,培训机构急需招聘大量老师以抢占市场,对应聘者把关不严的现象很普遍。对于这种小班化教学、一对一辅导,却没有客观的质量评价标准,无从检验。
不菲价格究竟收效几何
按照学大教育在武汉执行的收费标准,辅导费取决于年级和课时数,年级越高,课时收费越高。如果购买收费表上最低档的104个课时,小学每课时140元至160元,初中每课时175元至200元,高中每课时205元至235元。
收费表还规定每名学生需一次性支付500元“综合服务费”;小学奥数、华数等科目按初三标准收费,其他年级特殊难度课程加收50%。
尽管收费不菲,却没有阻止一些家长的热情。
为了让六年级的儿子能上名牌初中,高女士先后花8.6万元在学大教育给儿子报了语数外的一对一辅导。她告诉记者,名校考的都不是课堂上教的内容,比如奥数之类,如果不花钱参加课外培训,根本上不了名校,也很难考上名牌大学,这些都是循环效应。不少家长坦言,孩子上培训班,家长既出钱,又接送、陪读,非常辛苦,但为了孩子能成才,也没有别的办法。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抓住家长望子成龙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学大教育等培训机构拥有了巨大市场。
一位曾在学大教育武汉某学习中心担任“学习咨询师”的人士透露,该学习中心从周边中小学校获得学生的姓名、成绩情况和家长联系方式,然后进行密集的营销。“学习咨询师”向家长、学生灌输“孩子如果不上学大,就上不了名牌学校”,并极力推介一些经过学大培训“快速提分”、进入名牌大学的明星学员。
为提高孩子数学成绩,徐女士花费近两万元将孩子送到学大教育武汉的一家学习中心,但培训效果并不令她满意。“孩子成绩没提高是事实,后来还是靠学校老师单独答疑解惑,才有所提高,两万元算是打了水漂。”
徐女士说,当时和她一起报名的几位同事,大都花了一两万元,也都不满意培训效果,“所以我们只培训了一个假期就再不去了。”
熟悉课外培训机构的一位大学老师说,现在一些家长不知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成绩,以为把孩子送给培训班就“万事大吉”,往往花了大价钱却收效甚微。
监管漏洞下的疯狂扩张
自2004年开设第一个学习点以来,截至目前,学大教育已经在28个省市66个城市开办了300多家学习中心。作为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学大教育在武汉市工商局注册名为“武汉学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是“教育软件研发及技术服务”和“教育咨询”。
武汉市工商局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收集时说,工商部门经征询武汉市教育局意见,明确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不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前置审批。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这类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至今相关办法没有出台。
武汉工商部门称,此类机构教育培训质量问题,应由教育部门监管。但武汉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负责人无奈地说:“在武汉,学大教育没有一家学习中心在教育部门审批备案,教育部门无权对其监管。”民办教育促进法只对两类培训机构有管理权限,即教育部门审批的教育文化培训机构和劳动部门审批的职业培训机构。
她说,虽然国家允许此类民办教育机构存在,却一直没有明确监管主体,一旦出现教学质量方面的纠纷都来找教育部门,让我们“背了黑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教授说,工商部门不管教育,教育部门认为学大教育不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范畴,所以造成了“两不管”局面,从而导致虚假泛滥。他认为,从事中小学生培训的机构,应经过教育部门备案,否则将被认定为增加学生负担,这是当务之急。同时,国家应该理顺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体制,明确统筹管理的责任部门。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