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市场观察】围墙内的教育信息化,在资本市场迷失还是蛰伏?

作者:庄伟强 发布时间:

【市场观察】围墙内的教育信息化,在资本市场迷失还是蛰伏?

作者:庄伟强 发布时间:

摘要:展会虽一如即往的热闹,但却看不到亮眼的创新。

这次的第72届教育装备展让笔者有些许失望,作为一个第三次参会的人来说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利用稍闲下来的时间吐槽总结一下。

虽然国内的资本热度自16年起有所减退,但以教育行业目前信息化整体资金投入来看,资本和各大厂商的涌入速度并未放缓,然而做教育的不懂信息化,做信息化的不懂教育成为了目前阻碍教育信息化真正提升的一大关隘。

实际使用者在学校,产品创造者在企业,制造者和使用者脱节严重。展会虽一如即往的热闹,但却看不到亮眼的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平台包罗万象,就像唯恐资本市场少了一个加分大饼。

                                             微信图片_20170518114609.jpg

                                                  (海峡体育馆圆盘处的风景)

一、智慧课堂,真正的有效数据沉淀有多少?

从15年开始,智慧课堂进入视野,度过了近两年的发展期,除了交互更加流畅、资源账面上略有增加,真正在产品实用性的提升上有多少?

产品未有明显提升,鼓吹的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有所帮助吗?作为一款入校的试点性产品,全国范围内能全校完全覆盖的学校有多少,大部分以试点班级存在的智慧课堂谈到大数据又有多少数据真正沉淀呢?这还没考虑不同学校使用不同的课前、课中、课后产品带来的数据整合难题。

没有区域的数据做参考,个人数据或小样本数据如何与本地教学实际相匹配,进而产生学生需要的精准教学服务?如果以全国的数据为范本,全国统考是否可以推进各地教纲和教学重点的统一?

所有的厂商都想借该产品占据课堂入口,但瞄准的重心却是浮在如大数据噱头。诚然,以数据化分析推动个性化教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如果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笔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与本地信息化示范校合作的智慧课堂项目,建立本地的标杆,前提都是校长及老师本身对产品有深刻理解,切实朝着产品助推教学,降低老师备课压力、提升课堂授课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出发。现阶段的智慧课堂,空谈大数据无法带来益处。

二、资源平台各自为战,实用性极差

当不论是硬件制造商还是平台开发商都标榜自己是智慧教学综合资源平台的时候,你就知道目前国内资源平台的泛滥程度。

去年年底在跟一个朋友喝茶聊天的时候,对于目前国内各大厂商资源平台都是几十上百万条数起步现状,其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资源的规模化增长方式都是行业互换的产物,我有五百万的资源,你有五百万的资源,大家互换下就都有一千万了,然后再往下,就是目前的指数量级的数据了,而这里面真正有用的是多少,相信没有多少人知道,老板也不关心。

当电子书包连最基本的与学校相配套的电子教材版本都没有,那还叫什么电子书包吗?有多少老师在日常教学或录制“一师一优课”的评选活动中所使用的资源是所属教育主管部门建设的平台?

潜心区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整合“有效、有用”教学资源平台的太少。年初一个县级教育局向我们提建设本地资源库合作沟通的时候,看到教育局给的各校使用教材清单后,我就意思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没法在一个平台或者厂商中找到完全覆盖各校教材电子书的,如果要建设一个县级的资源平台,最基本的电子书包教材可能就要好几个厂商合作,由此可以看出之前依三通两平台规划建设的国家、省市各级平台的真正实用性就更加堪忧了。

真正实用性的平台,笔者还是倾向于市县一级,有当地主管部门牵头,各方参与,真正根据每个学校使用的教材、教纲的重点、区域的整体水平匹配对应的资源,结合适当的运营机制,推动平台的造血功能,形成本地优质资源的有效沉淀,如果是大而全的那还不如直接上百度

三、三个课堂(专递、名师、名校网络)建设急需加强 

录播经过两三年的发展,技术基本成熟,学校公开课、磨课、评课中的使用频次也越来越高,常态录播的整体价格也已下降到一定范围,容易被学校所接受。但录播是否能真正进入AI时代,为产品带来一次真正的飞跃,还有待观望,如何常态化、自动化、数据化,将是很大的考验。

在校校通和班班通大面积建设覆盖的基础上,三个课堂建设已具备发展基础。专递课堂互动技术逐渐成熟,双师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清晰,但实际教学应用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个人觉得主要是对主教室老师的远程互动功力要求很高,而对远程教室的辅助教师并不是如想象的只要求管好课堂纪律,递下话筒那么简单,不仅在备课时要与主教室老师直接互动,还要在课堂上与学生直接互动,把握现场节奏,同时还要在课后进行要点重现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可想而知,如果保证好的课堂效果,对于远程教室的老师要求也高,而不是简单在远程端随便找个科任老师替代的形式。

“我们想参考XX区的方案,他们已经做了一两年,效果不错。”这是笔者在跟一个教育局领导沟通时对方透露的一点想法。但其只看到了人家平台的建设,却没看到该区在真正推动平台应用时所走的一些弯路和付出的努力。不同的区域,师资、生源、信息化基础等方面等各不相同,照搬不见得能同效。

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目前发展较为缓慢,公立校的师资资源不能单纯靠行政的力量来推动,强扭的瓜没有甜的理,如何以半市场化的模式去运作,激发名师、名校的主动积极性,才是发展关键。

教育均衡化,要精细化、体系化,而不是简单的吃大锅饭。

四、高考改革是否真正能推动应试教育改革

高考“3+3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对于目前的教育机制如何实现平滑过渡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各大信息化厂商有推出各自的选课、电子班牌系统,但选校系统还很缺乏,而且基本流于表象,未发现真正可以帮助和引导孩子发现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的成熟系统。

当然,教育改革是一个举国的体制问题,不是某个部门或者某个厂商可以改变的。各省各高校政策的不明朗,给前期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在这个改革的路口,只能寄期望于各主管部门能各司其职,尽快完成政策落地。

对于18年马上正式面对改革的这批在青春路上狂奔的小白鼠,是幸运还是不幸呢?只能留待结果去证明了。

微信图片_20170518114615.jpg

亮点:创客的新时代,有可能真正改变新一代的学习方式 

早期笔者对创客的发展还是持观望态度的,毕竟政策推动因素较大,容易沦为形式化,但随着产品的成熟,实用性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本届的产品主要有几点提升:

  1. 产品材质出现了大量的木质材料,代替了塑料,环保度有所提升,但会不会造成另外一种资源浪费还有待观察。

  2. 积木形式的创客较为新颖,借鉴了乐高的成功模式,在产品的易用和造型上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3. 教材的丰富,课程体系的完善,能真正带动课堂创新教育的提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如果能借鉴国外教育经验,真正着眼于通过创客培训从小培养学生对各项学科的兴趣,提升动手能力,那创客无疑将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新助力、新尝试。

随着国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涌现了如小米、滴滴等好几家独角兽,虽然国内互联网巨头对于教育领域一直保持着充分的重视,但目前国内市值超百亿美元的却仅有好未来新东方两个传统豪强,BAT等在教育领域却迟迟找不到诀窍。而好未来和新东方均没有参加这次的装备展,虽然如好未来在17年提出了一些进校产品发展战略,但目前也仅在总部周围,围墙内外各有门槛,想要互相突破还需等待。

另外,本次展会上,书法厂商一下子涌现了好几家,在美术专业竞争已经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书法高考是否会被炒热呢?欢迎有想法的伙伴一起交流。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庄伟强(微信号41658673),欢迎同行交流。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市场观察】围墙内的教育信息化,在资本市场迷失还是蛰伏?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