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何至于说“慕课”是这个时代学习的革命

作者:曹涛 发布时间:

何至于说“慕课”是这个时代学习的革命

作者:曹涛 发布时间:

摘要:慕课的两大流派:基于连通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模式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模式。

4779743-5986e5be47bf9277.jpg

在红红火火的互联网+教育市场,已经绕不开“慕课”这个词了。在教育平台朋友圈里,大家几乎到了言必谈慕课的地步,热度空前。慕课概念的普及,如今早已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领域,从企业培训、职业教育到全民知识普及,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组织开始探究慕课的价值。然而,社会上对慕课的解读却是千差万别,褒贬不一。

4779743-0a1fc96fbfd251f3.png

 (微信指数)

有文章遑论:慕课是至印刷术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也有学者评论:实在看不出来,慕课和在线课程有什么本质区别。也有人惊呼:一场教育风暴来袭,传统大学面临严峻调整。关于慕课的种种讨论,可谓热闹非凡。

前几天,我也把慕课概念抛出来,让朋友们讨论了一下。我抛出的问题是,慕课模式是否也能适用于公共文化领域?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适合开场拿出来讨论。讨论中,我得一开始向朋友们介绍什么是“公共文化领域”,然后大家开始探究起慕课模式的各种存在形式。我又试图引导大家讨论慕课和公共文化领域结合上,讨论最后意识到,大家对慕课在公共文化领域探索上的认知,还只能停留在“拍短视频”上面。或者说对慕课的理解,还停留在形式层面。

就慕课这个新生事物来说,很多人想的太简单了。

了解慕课这个概念,其实不难。随便找一本有关慕课的书籍看一看,或者搜一下百度词条,就知道大概了。我这篇文章不想普及常识,而是尝试去对新事物做一些深入思考。要去理解这个新生事物的席卷全球之势,不得不去先理解慕课的两大流派(注意:这里不是说模块三大平台Coursera,edX,Udacity)。这两大流派就是:基于连通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模式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模式。

针对这两大流派,一个表格可以做清晰的对比:

微信截图_20170518161014.jpg

(机械工业出版社《慕课》P74-75)

以上对比,在教学层面去理解不难。可是从知识传递过程和对学习本质的认知上来看,就有很大的看点了。

xMooc模式,很大程度上是现有学习行为的互联网进化过程。嵌入各种从教学本身的一些改造和变种。然而,终究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这种慕课模式,只是改变了形态,知识传递的交互过程。最终无非也是将现有知识如何有效印刻在大脑里。关注于知识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诚然人类大脑可存储知识容量是现有科技水平无法量测的,等同于无穷大吧,但这种知识导入的学习过程,依然只是发源于“我们没有能力实现联网和使用技术来的时代旧有的学习理论”。

那么慕课真正的革命性,体现在哪呢?

先得从连通主义说起。

连同主义的学习模式,可能彻底颠覆了人类几千年以来形成的学习观。

西蒙斯在《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系统提出了连通主义的思想,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

连通主义将学习定义成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不再关注于知识内容本身,而是集中在知识系列的连接方面。而通过对这些连接的深入,可以让我们学习比现有知识体系多得多的东西。或许更重要的知识体系就建立在这些连接系统中。连通主义强烈地关注外部知识源的连接,而不仅仅设法去解释知识如何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基于连同主义的学习就是从"知识关系中去学习"(learning by Relationships) 的过程以及“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的过程。

分布式认知,如同新的、高度交互的、高度网络化的媒介,推动人们探讨一种对有意义的交互和远程协作反应灵敏的框架——贝尔(Philip Bell) ,温(William Winn)

这些概念的理解还有些抽象。我们留心关注一下身边的学习运动,会发现,已经越来越多的知识传递者们开始去重新审视知识的交付过程了。

就在昨天,朋友和我分享了一篇微信公众号热文。文章开篇就写了这么一句: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个人的认知迭代,而不是数据囤积。

作者认为只要认知有迭代,读多少书,看多少遍根本不重要。完成认知迭代的过程根本都不需要看书,只需要和牛人们闲扯就够了。这个观点有些绝对,不过作者其实思考了单纯知识积累的无意义性。

4·23世界读书日那天,几位读书推荐学者在得到APP直播时,都曾强调读一本书时,单纯去认知一个故事、一个概念或者一段内容解读是没有意义的,而是要看懂作者从一个认识如何过渡到另一个认识的,读懂作者的思维转换过程。并且提出脉络读书法。这种认知的逻辑背后,无疑将关注点放在知识的连接上,通过对知识连接的领悟,捕捉到更有价值的学习内容。

当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开始认识到学习的真正价值之后,恐怕不得不都会做出这一判断:学习一门现成的知识,还不如去重构一门知识。这就好比把人类社会的现存知识打碎成一块块零碎的元知识碎片,每个人都将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去重塑拼接这些元知识碎片。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由0到1,由小变大,由局部到整体。人和人之间对比的不再是大脑里知识的存量,而是知识网络的幅度和深度。通过网络节点,随意调用、存储能为自己所用的知识。只有能被自己用起来的知识,才算得上真正学习到了。那些没有网络连同,无法调用激活的死知识,是没有意义的,浪费学习精力。

如果全人类的整个教育体系,从此向有利用知识连接的学习模式过渡,那么这将是一个充满想像力的蓝图。一个人从出生,他(她)的成长教育,不再是旧有教育模式的知识导入,而是将被培育个体化的知识网图,这条学习模式无疑和旧时代相比是有革命性的差异的。

4779743-891d2ad37a28b9b7.jpg

这里有一个技术门槛。

在学习知识的连通性上,是建立在相当庞大的知识库基础上的。这需要有效的工具或者技术来辅助,从而清晰呈现和阐述这些连通性。而这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之前,没有技术和联网支持的条件下是很难形成一种有效的模式的。当慕课和连通主义搭伙后,这一切变得有可能。

慕课作为一种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本质上也是一种技术支持的学习,其嵌入的各种社交网络及互动环节设计更有助于知识网络的连同。当前互联网基于云计算的慕课平台背后的信息处理能力,也足以支撑知识网络结构的有效重构。然而引导和协助这种体系化的重构的技术手段,还有待探索和进一步证实。

正如我们在感叹:cMOOC模式正是侧重知识的建构与创造,强调创造、自治和社会网络学习,基于网络的分布式认知过程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同时也得承认:对于cMOOC领域如何构建有效、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模式,还有待深入探索。

在教育行业,目前慕课的主旋律还是在xMOOC上面,cMOOC的研究和发展逐渐被弱化了。恐怕xMOOC是慕课和旧有教育模式结合起来,比较讨好的一种存在形式。但是谈不上革命。而cMOOC能够肩负起学习革命的使命吗?或许条件还不具备。提出连通主义的西蒙斯本人也曾感言

我不知道连通主义是否能够很好地解释人类的学习。做这样一个描述和论断还非常早。然而,在我看来,连通主义能够更精确地解释学习而不是建立一种理论。

或许等基于行为模式的学习过程发生了真正意义的改变,学习的革命才会到来。这个行为模式不应该是建立在旧时代的教育模式下习得的。而应该更多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人类逐渐适应信息超强互联、数据爆炸、知识增量迅猛膨胀的情势下重新习得的全新的、高效的学习行为模式。慕课在全球的风靡,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慕课模式的诞生,无疑是在新环境下人类学习模式进化中的一次突变。突变过后,能否产生新的良性的有机生态,还需时间观察。一个去伪存真,一个方向性的认知,是我们在谈及慕课发展所需要思考的。

(本文转自公众号曹涛CT)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曹涛CT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曹涛CT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何至于说“慕课”是这个时代学习的革命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