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北京大学李晓明:大学正在经历第五次变化

作者:吉吉 发布时间:

北京大学李晓明:大学正在经历第五次变化

作者:吉吉 发布时间:

摘要:慕课正逐渐从民间实验,获得政府正式的认可。

WechatIMG21.jpeg

芥末堆 5 月 24 日文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混合式教学研讨论坛”上,北京大学在线教育的负责人李晓明分享了他对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教学变革一些观点。在李晓明看来,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改革需要一面旗帜带动,而慕课就是这面旗帜。

“什么样可以叫做慕课?无非是一个网络课程没什么了不起。”李晓明认为,但是有六个特征使慕课变得特别有意义:完整的授课视频、立判对错的测验、支持互动的论坛、实名身份的讲者、彻底开放、免费学习。

分享中,李晓明回顾一下 2012 年到 2014 年期间社会上说的关于慕课的各种说法,元年、浪潮、革命、失业、海啸、风暴、颠覆等等。

屏幕快照 2017-05-24 下午7.11.40.jpg

五年来,国际主流慕课平台上已有约 4000 门课程,约 4000 万学员;中国主流慕课平台上,已有约 2000 门课程,约 2000 万学员。李晓明坦言,但是五年来,他们并没有看到慕课有之前社会上说的那么厉害。

这些年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还能预期什么?“我觉得在慕课在这样的浪潮下,的确发生了很多事情。”李晓明说。

  • 慕课证书,李晓明估计在过去几年,中国的大学发的慕课证书有 5 万个,北京大学发了有 1 万个。

  • 慕课学分,有学校开始尝试通过慕课给学生学分。

  • 慕课微专业,基于若干门慕课,把它们放在一起,叫做微专业。微专业能提供一个更加集成化的学习。

  • 慕课微硕士,“微硕士”的“文凭性”更加鲜明。

  • 慕课硕士学位,Coursera 创始人Daphne Koller 公开预言:未来十年,每一个专业硕士学位都将有慕课版本 

  • 慕课大一学院

  • 政府鼓励在终身学习生使用慕课。

    ……

“怎么看整个的发展,在我看来一直是这样的,一个是课程的数量、学习的人数过去五年一直在增加;二是各种应用场景、机制与模式在探索实践中。”李晓明说。

那么慕课又带来了什么社会效应呢?李晓明认为,第一慕课激活了人们对在线教育价值的再认识:在大学教育中融入开放在线课程,已经形成不可逆转的潮流;第二带动了各种形式网络课程服务的显著增长;第三慕课初衷的实现依然任重道远,但前途光明。

“不久前教育部发了一个重要的文件,里面有两条跟我们今天特别有关系,第五条鼓励和支持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这个提法是一直没有的,这个是放在学生管理的。第十六条也很重要,学生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可以跨校选别的学校,还可以参加学校认可的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学生修读的课程获得成绩学分,学校审核同意后予以承认。”在李晓明看来,这一段话很有份量,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畅想实践空间,“本来是我们的民间实验,但是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政府的鼓励,成为了一个正式的认可。”

屏幕快照 2017-05-24 下午7.12.22.jpg

此外,李晓明认为,混合是慕课创新的基本旋律,可以从八个方面看慕课给教育带来的混合:

  1. 内容的混合,线上与线下、多种媒体形式、多种互动方式内容的混合;

  2. 时间的混合,中国时间、美国时间、印度时间等的混合,学期时间、假期时间的混合,青年时间、中年时间、老年时间的混合;

  3. 学历的混合,如不同的大学不仅互认学分,而且也可以互认前序新型学历;

  4. 社区的混合,如一门课的教师团队和学生群体成员来自世界的不同角落;

  5. 大学教育品牌本身可能就是个“混合体”,现在我国一些大学开展的国际办学品牌就是“混合的”,有了大量慕课,会出现更多的样式;

  6. 各种联盟就是“混合”体,在标准、质量、信誉等方面提供某种统一保障和互惠机制;

  7. 继续教育、终生学习,在“混合”的方式下会更加有效和便利,成人自考,网络学院,开放大学等开始转型;

  8. 曾经流行过的企业大学,正在慕课概念下获得新生。

“大学有 1000 多年的历史,从教育史学家研究来看,1000 多年来发生过四次重大的变化,中世纪的变化、几百年后英国法国的变化,然后是德国,再然后是在美国,大学的形态功能、老师们在做什么等有四次变化,难道我们现在不是在经历第五次变化吗?我个人认为我们真的是在经历第五次变化,再过十年二十年大学会不会一样?李晓明如是说。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北京大学李晓明:大学正在经历第五次变化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