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中产父母太焦虑,“烧钱式教育”真能弥补狭窄的视野吗?

作者:张轶超 发布时间:

中产父母太焦虑,“烧钱式教育”真能弥补狭窄的视野吗?

作者:张轶超 发布时间:

摘要:中产父母焦虑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小筱荐文】游学、夏校、出国、报班,成了中产阶层“烧钱式”的教育选择。但复旦大学哲学硕士、上海民办平和学校教师张轶超却认为,“烧钱式教育”是中产父母的“思维固化”。与其打着“长见识”的口号,给孩子筑起阶层壁垒,倒不如了解身边不同阶层的人,追求内涵更广阔更丰富的“国际理解力”,而这也是美国顶尖大学越来越看重的能力之一,既拥有对不同世界的认知能力和包容心态,同时拥有对不同人群理解和体察能力的孩子,要比所谓的“精英”更广阔。

中产父母焦虑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正如前不久那篇“中产阶级鄙视链”文中所言,英文名,培训班的学费,兴趣班的等级,以及旅游地的选择,甚至孩子的出生日期……都成为中产父母们忧心忡忡的对象,也是彼此进行鄙视或认同的参照物。

当然,父母们会将这一切焦虑归结为“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还记得少年闰土嘛?

广阔视野,来自与不同阶层的交流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几乎都学过一篇课文《少年闰土》,还记得当百年前的地主家少爷遇到长工家的孩子时,是怎样的场面吗?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这是少爷听到闰土描述了一堆关于捡贝壳捕鸟和刺猹的经历后发出的感叹。少爷很高兴能够有一个可以与其分享完全不同经历的朋友,因为这是他往常的朋友们所不知道的世界。

640.jpg

说起《少年闰土》,你脑海中是不是马上就会出现这熟悉的一幕?

每个人的经历都有其独特性,尤其是对于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而言。

与不同阶层的人交往,势必令你获得更广阔的视野,更准确的判断力,然而,这是处于中产焦虑中的父母们不知道或不想知道的事实。

设想如果大多数孩子假期去的都是巴黎或者纽约,而你的孩子去的却是内地的老家,结果会怎样呢?难道不应该是你的孩子拥有最大的交流优势?因为他在田地里、小溪边、大树上的那些经历是其他孩子所没有的。

他可以述说怎样抓青蛙,如何摸鱼,以及掏鸟窝,捉知了……这一切难道不应该对那些只去过巴黎和纽约的孩子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而当孩子们自由交流了各自的经历和感受之后,他们每个人难道不是会对世界的丰富性有了更为直接的认知和体会?

可惜,处于焦虑中的父母们一定会说不。那个去到老家的孩子,会被冷落,会被排斥,会被视为“不该交往的底层人”对待。

是谁抹杀了孩子天生的好奇心?

用攀比心代替好奇心是父母最大的误区

于是我们要问: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对于孩子们而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又怎么会让位给后天灌输的攀比心呢?是谁造成了这一现象?

用比较学术化的语言来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认知(知识)被等级化。

  • 去迪斯尼玩要比去免费公园玩要更高级,

  • 跳芭蕾要比打乒乓更高级,

  • 会打高尔夫肯定比会爬树更高级,

  • 知道宇宙的来源要比知道知了的公母要更高级

……

这种知识的等级化正是焦虑的父母们努力去捍卫的,因为他们花的可是真金白银,他们不希望自己孩子通过真金白银获得的知识跟那些不需要花钱就可以得到的知识处在同一等级。

而且,若没有这种等级化的秩序,那又如何证明自己对孩子的爱呢?又如何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够跻身上等人的世界呢?

而提供这类“高级知识”培训服务的机构们也乐意宣扬这种秩序,乐意让花着真金白银的父母们保持着这种攀比心和自豪感。

剩下的唯一问题是:这,真的有用吗?

在剥夺孩子的好奇心方面,这确实有用。毕竟,相比好奇心而言,被别的孩子看不起要更为严重的多。所以,为了被认可,牺牲自己的好奇心,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于是,孩子们努力迎合着父母的意愿,他们努力去认知一个单一的,肤浅的世界,并让自己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他们因此获得的,并非是比其他孩子更多的自由。

事实上,只有当个体能够认知多元丰富的世界之时,才可能拥有更多的自由。

一个既会打高尔夫又会爬树,既会使用天文望远镜又能够在田地里分辨杂草和麦子的孩子,显然是比始终生活在所谓“贵族”圈内的孩子要自由得多,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孩子拥有对不同世界的认知能力和包容心态,拥有对不同人群的理解和体察能力,因此,他所拥有的自由以及可能的成就,显然要比那些忧心忡忡的家长们辛苦培养的所谓“精英”要广阔的多。

可是家长们关心的并非是自由,而是安全。

家长为何这么在意“安全”?

教育上的贫富差距,正在加剧阶层固化

追根溯源,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平平安安顺风顺水的成为社会精英,成功人士,所以才会努力按照社会精英,成功人士的标准去打造自己孩子,为其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而要保证是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别人的孩子走在这条大道上,那就必须要用一道道门槛挡住他们,于是各种补习班竞赛班游学夏令营“壁垒”也都应运而生,也制造了所谓的“阶层”。

为什么今天的家长如此焦虑?因为这些壁垒不是只需孩子的努力就可以逾越的,很多门槛是需要用金钱才能跨越,于是才会有对“阶层固化”的焦虑。

阶层乃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计划经济年代,每个人都从属于单位,从属于公社,一切统一分配,各有各的岗位和阶层,无法逾越,无法改变。

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私有制乃至城镇化的兴起,原有的阶层界限被打破,2亿多农民来到城市打工,其中许多成为了生意人,大老板。

640.jpg

而当这一次的巨大变革现在开始趋于稳定,完成身份转变的人们开始试图用新的标准(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准显然已经不适合)来巩固其辛苦取得的财富与地位,于是就有了今天正在形成中的“阶层固化”。

如果这一新的标准是法治和民主的话,并没有什么不对。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这个新标准很大程度上是钱。

有钱意味着可以接受好的教育,于是孩子就得以进好的学校,接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最后得到更好的工作与收入,继承父辈们的地位。而没钱的就从起跑线上被刷下来,只能成为社会底层。

于是大家都不淡定了,开始焦虑“阶层固化”。今年北京的高考状元很实诚地将这番道理表述了出来,也让更多人内心惶恐不安。事实上,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也恰好可以证实这位状元的话。

640.jpg

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的发言

当我的那些中产阶层朋友们已经在指导孩子使用可汗学院自学数学,当我面试的那些初三国际学校的孩子托福都考到了90分以上,当我大学同学的孩子会在聊天时跟我谈自己在慕课上受到的启发时,我所接触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们又在干嘛呢?

目前的实际情况,的确是教育上的贫富差距正在令阶层固化成为一种无可避免的趋势。

如何让技术之光惠及贫困儿童

“阶层固化”的打破就在新的教育当中

15年前,当我刚刚成为一个国际学校的老师时,我发现,仅仅从见解和思维来判断的话,一个流动儿童和一个富家子弟,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跟中学时代的我其实也没什么本质差别。

然而15年后,我发现,今天的一个国际学校初三学生,无论其见解还是思维,都已经远远超越初三时候的我。而如果换成初三的随迁子女呢,除了在手机游戏方面,其他的跟初三时代的我并无分别。

这说明什么呢?

贫困孩子并没有真正从时代的技术进步中受益,不但没有,他们反而因为这种进步被进一步拉大了与富孩子们的差距。

这一点,无论是对来自农村的随迁子女,还是生活在城市的普通市民孩子,其实都是一样的。

从这一层面上而言,阶层固化似乎被简单的用经济标准决定了,而这,不仅意味着社会的不公平,还会意味着阶层之间的交流会被阻遏,每个人,无论是富孩子还是穷孩子,都会生活在自我小圈子的狭隘与肤浅之中。这种情形只会令社会失去活力,失去丰富性和可能性。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未来呢?

停!钱真的就决定了穷孩子必然无法得到好的教育吗?事实上这个答案是“否”。

可汗学院和慕课上的知识都是免费的,互联网上有着海量的免费知识和技能可以学习,对于城市里的随迁子女而言,他们只需要一个智能手机,就可以连接进辽阔的知识海洋。在这个时代,某种意义上,只要你想要学习,你就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至于就业,文凭当然重要,但是你也可以在免费的网站上自制一个精美的PPT,发表一篇优秀的论文,录制一段剪辑的视频,分享一个自编的程序……

除了文凭,你有着无数方法来向他人展示你在某一领域通过自学所获得的成就,并且,今天的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你没有文凭而拒绝你,只要你拥有才华,那就意味着你会得到机会以及地位。

而且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在网络间游走搜索,去辨析值得你去探索的知识,去掌握真正前沿的技术,去与各个阶层的优秀人才交流碰撞,这一切磨砺会让你成为一个拥有洞察力和包容心的人,很难想象这样的你无法在这个社会中立足。

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一切都还只是停留在想象层面。

就教育而言,上一次的重大变革发生在1905年,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不再被垄断,而且突破了民族、国家和宗教界限的时代,因此,新的教育必然会在此应运而生,并打破所谓的“阶层固化”。

只是对于今天的闰土和少爷们而言,他们还缺少一样东西:父母们对于自由,而非安全感的渴望。

(本文转自爸爸真棒,作者张轶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爸爸真棒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爸爸真棒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中产父母太焦虑,“烧钱式教育”真能弥补狭窄的视野吗?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