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传统语文课堂教出害羞沉默的中国孩子,被这个IB中文老师“逼”着善于表达

作者:韩智鑫 发布时间:

传统语文课堂教出害羞沉默的中国孩子,被这个IB中文老师“逼”着善于表达

作者:韩智鑫 发布时间:

摘要:对一个老师来说,学习不止有分数和评估,还应该有学生的远方和成长。

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是素质教育倡导的培养目标中最重要的一环。不过,传统语文一直被吐槽诟病的一点却是学生会考不会说,没见解没观点,文章千篇一律,到头来仍旧不会表达。那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呢?外滩教育收集到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常熟)的中文系主任彭振老师,聊一聊IBDP中文是如何培养出一位优秀的表达者。

毕业好久,没想到在这微凉的秋日里,还能够有机会重回教室听课,更没有想到是在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常熟)听彭振老师的IBDP中文课。虽早已知道IB课堂的教学形式,但从传统语文课程体系下走出来的外滩君还是被这欢快自由的课堂情绪感染。

640.webp.jpg

彭振老师

这节课上,彭老师先是走进教室,一反常态,紧张得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站在离学生最远的一个小角落,自己快速说完自己的想法,完全和台下的学生没有任何交流。学生们也被彭老师这种非常规的表情怔着了。可能都在心里纳闷,彭老师今天是演的哪一出?

稍后,恢复正常的彭老师,一脸期待的看着大家,让学生们就他刚才的表现给他打分,并指出为什么?学生们再也绷不住笑意,纷纷给彭老师打了最低分,并毫不掩饰地吐槽彭老师在台上的表现,紧张、走动幅度太大、语速太快、没有激情、没有和观众眼神交流等问题。

听完学生的“毒舌”之后,彭老师非但不生气,还幽默地和学生一起总结刚才自己的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你面对着观众做一份个人口头陈述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上午最后一节本该昏昏沉沉的语文课,在彭老师的精彩设计和学生的积极反应中,外滩君的“学生时光”又结束了。

午饭时,外滩君就急忙向彭老师抛出了我的问题,为什么觉得这群孩子的表达能力这么好?内容暂且不说精辟,这里的学生一个个都表达自如,不慌不忙讲述自己的想法?一个课堂仿佛就是一方小小的足球场。老师抛出一个球,学生们围着这个球,踢来踢去。每个人参与其中,又团结协作,有条不紊。

彭老师不慌不忙地回答道,相较于国内的传统语文教育,IBDP中文更加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说,每个经过IBDP中文学习的学生都是优秀的表达者。

内容的输入是表达的“血肉”

我们常常说,这个人表达能力不好,是因为肚子里没货。彭振老师说:“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表达者,内容的输入是基础。”IBDP中文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哪些表达的内容呢?

在他看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输入来自学生对经典的阅读。IBDP中文要求学生在两年时间读完13本书。在谈及13本书目的选择标准时,彭老师说,第一,符合大纲的要求,作品跨越了不同体裁、时代和地区;其次,选择的书目要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阅读;最后,书目应该是经典的。

外滩君接着问,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经典呢?比如说现在有很多学生喜欢的畅销书,再或者说经典的东西,已经被历朝历代的人解读,学生很难读出新的东西了。彭老师马上否认了我的这种看法。

在他看来,选择最经典的文本,是为了确保学生一定能够从中解读出东西来。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典文本中可供解读的东西太多了。学生可以通过一个文本的解读,学会举一反三。

IBDP中文课程中的文学研究,并不像高校、研究所常常苛求的那样一定要有突破性见解。IBDP中文要求的是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掌握一种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要求学生鉴赏出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而是需要学生明白鉴赏过程的具体流程,在每一个环节需要怎么做。

一些畅销作品可能也非常好,求新去异的话可以选择。彭老师说:“青春成长期的学生读过一部像《局外人》的作品,那他认识自己及所处的世界时,会有一些反思和警醒,可能就会从日常生活中去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存在的价值及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等问题。”对一个老师来说,学习不止有分数和评估,还应该有学生的远方和成长。

比如,学生最近在阅读李碧华的小说《胭脂扣》。现在让他们去读如花和十二少的故事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故事中所讲的门第观念对一对恋人的影响,学生以后不会碰到吗?他们也会在现实生活中爱上一个人,两人的家庭落差非常大,还可能会遇见重重的阻力,是追求现实意义上的门当户对还是放弃物质去追求精神的东西?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人都会碰到。

学生们看完《胭脂扣》,可能彭老师还会推荐他们课下去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聊斋志异》等。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同一主题,不同时代作家笔下的故事有什么不同。

毕竟,个体经验是有限的,很多人生经验是我们无法一一去体验的。阅读经典不能说让你以光速的速度成长,但你在阅读后学到的东西会比一般性的作品受益更大。

640.webp (1).jpg

彭振老师

另一方面,输入来自于鼓励学生对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一些真正伟大的作品,并不一定非要去表现很独特宏大的题材,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书写,去传递出深刻隽永的东西,让你回味无穷。比如说,余华的《活着》,就是在讲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怎么样还顽强的活着的故事。

在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常熟)的中文课程教学中,尤其注重‘知行合一’,强调将学生课内所学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比如在散文专题学习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家笔下的江南古镇风韵,老师会带着孩子去像苏州同里这样的古镇游学,还举行散文创作比赛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散文的写法和文体特征,多有点像古人喝酒时行的“飞花令”。

学鲁迅小说,带着学生去绍兴古镇,行走在绍兴街头,听听社戏,吃吃茴香豆。学苏轼词,带学生去宜兴的苏东坡纪念馆,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发现在一个纪念馆里有哪些不同类型的文本形式来展示主人的相关事迹。

学生接触这些作品,不再觉得是一个冰冷的历史文本,而是跟具体情境相结合,学起来事半功倍。彭老师说,“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可以是刻意的。”IBDP中文课程会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扩展见解,有意识地积累生活经验。

640.webp (2).jpg

Field Trip 在参观东坡书院

逻辑清晰的框架是表达的“骨骼”

当外滩君问道很多人去阅读文学作品,容易变得细腻感性,沉到作品中走不出来,像黛玉一样,看到落花哭泣,看到大雁南飞思乡。感情溢得太满,其实是非常不利于表达的。IBDP中文的学生是如何做到既能读得了作品,又能抽离出作品,将作品的妙处表达出来呢?

彭老师笑言,“如果说,前期的阅读积累是表达的血肉,那么,逻辑清晰的框架就是支撑表达的骨骼。”有了骨骼才能将表达的血肉串起来,看起来不至于太散。在他看来,IBDP中文的表达相对没有那么学术。学生只需要识别出作品的好,体味作品的妙处,将识别的这种妙处用比较专业的词语表达出来。

比如,你说,“我觉得这个人太美了。”

别人会问你,“美在哪里呢?”

你仍旧回答,“我就是觉得太美了,说不出来。”

彭老师说,这个时候,他就会告诉学生,“美这个概念太宽泛,你在表达时,要详细地说出这个人美在哪里?”

《诗经》里是如何讲的呢?“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qiú)蛴(qí),齿如瓠(hù)犀(xī);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中写,“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红楼梦》里是怎样描写黛玉的美呢?“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彭老师说,学生通过这一举例,能够清晰明了的理解表述一件事情,有多样的表述方式。可是具体到怎么去进行文本解读,还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640.webp (3).jpg

彭老师的IB中文课堂

比如,每次写《局外人》的研究论文,学生们想来想去也就是阳光意象、审判场景这种毫无新意的论题。彭老师去年指导过的一个学生,一开始也是写阳光。他看到在学生的论文初稿中,出现了一个词语“有意识地”。学生本人写这个词语时,可能都没有想到背后有值得发掘的个人独特体验。

他接着去引导学生,仔细去回看作品中阳光意象出现的特点。这位学生惊讶地发现,阳光这个意象在文中除了出现频率高、对人物的行为有影响之外,其实还被作者赋予了主观的意味。的确,“阳光”这个意象,不再是自然界的客观事物,而在作品中具有了人的属性,是作者有意识地去使用阳光这个意象。

每个人在阅读作品时,一定有个人独特的感受。彭老师说:“阅读作品,找到个人的独特感受,并抓住它。”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因为从众的心理或者对自己不够自信,害怕把这种想法说出来。这个时候,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并给自己暗示,慢慢去想你的感觉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彭老师说,有了个人的独特体验之后,再去查阅资料,不断反思。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反思总结。“今天取得了哪些进步,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明天需要怎么去做,不断地去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另外,查阅资料的过程,也是你扩展自己认知的边界,找材料支撑自己表述的最好时机。

IBDP中文强调,学生从一般性的阅读到文本细读再到批评性的阅读,这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学会了如何组织表达,去搭建论文框架。彭老师说,写文章时,也不要贪多求全,而是先选定一个方向,一个小切口切进去,接着再去寻找能够支撑一系列观点的文本例证,用逻辑严密的方式组织整合起文章。

优秀的表达是将“骨肉相连”

正像女娲造人时,女娲对着已经用泥土捏好的人形吹一口气,人就生动灵活起来。学生经过IB课程的学习,有了大量的输入,培养了逻辑严密的框架,可难免不够生动灵活。去哪里找这个“气”呢?如何让学生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呢?

彭老师说,“一个好的表达者,需要具有对表达的热忱。”想要感染听众,你需要有激情。这个激情并不一定是你说话时嗓门很大,你的表情很夸张,而是说将内在的情绪,通过表达传递出来,能够去感染你的听众。表达就是把你内心的东西用一种非常合适的方式传递出来。内心东西再多,不知道怎么把它传递出来,听众不知道还是没有用。

IBDP中文课堂鼓励学生把说当做一种习惯。你只有敢于突破自我,你才有可能去考虑怎么说的更好。第一步先开口,第二步再来考虑,开口的时候你要怎么样。彭老师说,他经常会提示学生,如果你今天要做一个表达,要发表一个观点,你就要在开口之前先问问自己,你的观点是什么?围绕这个观点,你有哪几个方面的依据?或者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学生在学习IBDP中文的过程,也是在不断观察周围的人是如何与别人沟通交流,如何表达。比如说,学到《朗读者》这个文本,他会先带学生大致去了解故事内容,然后针对某一个章节,带大家去精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其实是给学生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接着小组分工,每个小组就分到的问题,去查资料,小组讨论,协作完成。

当这一过程结束的时候,每个小组都要上台去做展示。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看到老师、其他同学的表达,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互相学习的机会。

彭老师还经常告诉学生,“表达抽象的东西时,给听众设置一种情境或者打比方”。当你要让听众去理解一个概念,去理解一种人生哲理时,你空讲听众可能很难理解。如果给他设定一种情境,或者把他带入到这种特定的情境当中,听众就会很容易产生一种共鸣。比如说,一个人笑得很甜。我们常说这个描写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甜是一个味觉的词,对应人的笑。将味觉上能感受的东西来形容,视觉上所获得一种感受,是不是就很好理解这个描写的妙处了。

情景化的表达,当然也需要考虑听众的文化语境。比如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有一章写到苔丝工作的挤奶工厂里的农场主拿着刀叉享用早餐,英文原版小说里以括号形式标注了一句话(这里的早餐才是真正的早餐),有些汉译本在翻译中直接把它给删掉了。中文语境里,好像觉得这句话没什么不同,可是如果放到作者哈代写作的英文语境里,一个人在城市里待久了,城市的早餐每天三明治不变样。回到了乡下,新鲜的牛奶,香郁的麦片,甜美的空气,你就不难理解农场主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作者是在赞叹原始的乡村孕育保留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活力。

谈及还有没有其他有趣的表达方式,彭老师说,打比方、反讽也是他经常教给学生表达的小技巧。已经毕业的学生写留言册给他,“我们永远也忘不了彭老师那一个个不恰当的比方。”他自嘲道,正是这些不恰当的比方,反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2006年参加工作。如今,已是彭老师从教的第十一个年头。

当我问到,为什么选择教师这条路时。他回答道,“希望通过我的展示和讲述能够去点燃一些学生,让他们去找寻到对于文学、阅读的热情。一旦把这个东西点燃了之后,即使这些学生以后不从事相关的工作,也会一直会记得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火苗在他心里。”

想起课堂上见到的那群孩子们,我想,彭振老师的这个愿望正在实现。

(本文转自外滩教育,作者韩智鑫)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外滩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外滩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传统语文课堂教出害羞沉默的中国孩子,被这个IB中文老师“逼”着善于表达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