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中)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右)
芥末堆文 12月12日,在今日头条主办的 “eduTECH 2017教育行业未来峰会”上,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对话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就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对师生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大小培训机构的烦恼、中国在教育领域的优势能否长存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俞敏洪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的重复性教学工作将会逐渐被取代,但在培养学生情感、个性和品德的丰富性上,人工智能没法真正取代老师。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规模小的教育机构将会因为数据不足,更加没有机会存活,而大的教育机构可能存在被科技公司“抛弃”的风险。
张一鸣从今日头条的发展出发,阐述了人工智能顶尖人才不足的问题,并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引导作用是不可代替的。
怎样看待人工智能和教育行业的结合?
张一鸣:人工智能顶尖人才稀缺
结合今日头条自身人才需求,张一鸣发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第一个关系是人工智能本身的人才培养问题。在招聘人工智能顶尖人才时,他们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最顶级的精通算法和工程的人才非常稀缺;二是很多名牌大学的招收得学生质量差不多,但输出得人才质量有很大差别。在人工智能领域,最好的毕业生有一小半是来自上海交大ACM班,这是他发现的人工智能和教育最直接的联系。
俞敏洪:老师重复性教学功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俞敏洪认为,技术和教育的关系是1+1>2的关系。从古至今,每一次教育的大发展都来自技术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推翻原来的体系,而是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变革。但人工智能的出现会为教育带来某种革命性影响,学习者将会越来越方便得到他们想要的知识,而那些没有创意的老师很容易被机器代替。
“有一次和一名普通大学教授聊天,教授说他现在上课有压力,原因是以前学生上这门课是一个老师教学,现在学生们通过慕课学习更多的课程。而且一段时间后,这些学生会对他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俞敏洪举例说,在人工智能时代,如果老师只是讲解普通的知识习题,不能使学生学习知识体系之外的人与人之间的更加丰富的内容,那么,这些老师就很有可能被机器代替。
俞敏洪介绍,在新东方的课堂上,已经出现机器人和老师配合讲英文的教学方式,并且这种方式效果很好。因为学生在和机器英语对话时,不会产生和老师对话的压力,不会产生自尊心和羞耻心,而且孩子面对机器时的提问是源源不断的,但与人交流时,提问题的热情和勇气会明显下降。所以,他认为,未来课程会出现一种情况,学生可以和机器在知识领域完全没有障碍的对话,老师的重复性教学功能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老师必须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学态度和自身知识构成。
人工智能对老师来说是不是灾难?
张一鸣:我们要区分教育和学习的概念
张一鸣认为,我们要区分教育和学习的概念。学习是学生自己可以做到的,但教育是由老师引导完成的。老师起到的非常大的作用是激励学生学习,这是机器代替不了的。从本质上说,计算机是以微机为基础的,没有大数据之前,教学效果不能被统计分析,只能凭经验判断,但有了信息技术后,可以更科学地统计分析。
俞敏洪:人工智能在情感方面无法取代老师
俞敏洪表示,虽然上课很大程度会被机器取代,但是情感特别丰富、创造力更强的老师在未来会更受欢迎。他举例,科大讯飞和新东方共同投资的名为“东方讯飞”的公司,就是运用大数据和深度学习进行分析,包括自动阅卷、口语评价等。原来一个老师批改50篇作文,至少需要4、5个小时,老师非常累,学生的很多错误都是重复的。但现在,学生可以自己将做好的题拍照上传到系统上,系统会将图片自动转成文字,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学生就能看到批改的结果,而且机器和老师打出的分数差距非常非常小,学生们也是全面接受的,这样会大大提高老师教学效率。
“也许未来机器可以充满感情地朗读某个故事,但并不等于机器本身已经富有与人类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的功能。”俞敏洪强调,老师作为教育学生、伴随学生健康成长的角色,对学生在人格、创造力、想象力、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塑造,是机器没法取代的。此外,学生健康的成长需要情感、个性和品德的丰富性。
那么,机器完全具备人类的情感什么时候会发生呢?俞敏洪说,在李开复看来,未来20年内,机器都不太可能产生与人类一样完全丰富的情感。
人工智能时代,大小教育机构的烦恼
小教育机构:辅导老师消失,数据不足导致分析不科学
关于课外辅导,俞敏洪认为拍照搜题的做法对孩子是有害的。在未来,课外辅导模式将会发展成人工智能通过搜集大数据对题目进行分类,然后自动生成讲解体系,比学校老师讲解得更清晰,还可以推送相关的题目。人工智能会把孩子平时在家的学习问题和写作业问题都解决掉,最后结果是辅导老师的消失。
除了辅导老师的消失,俞敏洪还说道,在人工智能时代,小教育机构会更加没有机会。即使小的教育机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但会存在数据不足导致分析不科学的问题。他举例,科大讯飞与新东方合作,主要是因为新东方有现成的海量数据。如果科大讯飞需要十万篇作文进行数据分析,新东方只需要在群里发个通知就可以,但小教育机构和第三方平台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
大教育机构:面临被第三方平台“抛弃”的风险
大教育机构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时,仍然存在问题。“大量数据可以使他们的平台更加完整,但我们担心把数据给他们了,最后他们有一整套的人工智能学习方法,跟我们没关系了。”俞敏洪坦言,大教育机构第三方平台怎样紧密合作,是自己开发系统来做,还是用别人的系统,值得思考。
人工智能会让中国在教育领域的优势荡然无存吗?
俞敏洪认为,人工智能不会让中国在教育领域的优势荡然无存。人工智能的到来会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两个优势,一是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是促进孩子会更加全面发展。孩子在提升学习效率后,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放在体育、艺术、动手上,孩子可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不希望人工智能智能的出现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以后,中国会迅速提升高考难度。一旦提升高考难度,孩子们就会因为人工智能带来的学习革命,不得不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如果这样做的话,中国的孩子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了。”俞敏洪说道。
他希望,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教育可以朝着两个方向发展,第一个是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使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活动时间;第二个是促进中国教育均衡的极大发展,让边远山区、农村地区因为有人工智能的存在,老师的讲课水平不再是问题,在教育资源上,山区的孩子和北京上海的孩子有同样的机会。他考察发现,一些农村地区孩子的大学升学率是15%-20%,而北京上海的大学升学率是100%。如果教育不均衡现象继续被拉大的话,贫富差距也会被拉大。
张一鸣认为,要采用辩证法的态度看待这个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方面会促进学习模式的改变,会带来丰富的学习手段,方便学生更多元、更自由、更方便地获取知识。另一方面,中国在教育领域的优势是否长存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教育能不能善于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以及各方面对创新的容忍度、尝试度等,这些因素都是不确定性的干扰。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