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学说发布《2016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中的预测与分析,2000年至2020年为国际学校发展的成长期,在这一时期的国际学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中民办国际学校尤其如此,引进海外传承性品牌学校成为民办国际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日,梅姨访华给中英蓬勃发展的教育合作添砖加瓦,带来了许多教育资源,并在中国落户了几所国际学校。而相比下,很少见美国教育在中国落地的身影。
通过对当下国内海外品牌学校的整理与分析,新学说发现,当前中国国内的美国高中品牌学校其建校时间集中于上世纪30年代至上世纪80年代之间,60年代至80年代尤甚,但是鲜有美国百年名校在中国开设分校,“小常春藤联盟”中没有一所学校在中国开设连锁分校。
那么,究竟为什么“美国百年精英名校不在中国开分校”?
何为美国“百年名校”
从时间上看,学校的建校时间必须足够长,至少要在一百年以上。
符合美国高中的“名校”属性。
美国高中数量不下万所,不可能对各个学校进行一一评定,在此新学说以蓝带中学(Blue Ribbon Schools of Excellence)为标准,对美国的高中名校进行界定。
蓝带计划源于1982年的美国联邦立法,该计划以“卓越”为核心,旨在确立和认可全美最杰出的公私立学校。蓝带学校遴选的过程十分复杂:首先由各州经过考察后将学校名单报送联邦教育部,接着联邦教育部全国审查小组(National Review Panel)审查各州推荐名单,为了确保蓝带学校水平及资料的可信度,蓝带学校均需接受实地访视。最后,全国审查小组经过慎重研究后,将最终名单推荐给教育部,并由教育部审查后宣布获选学校。正因其严格的审查程序与评定标准,“蓝带学校”往往被誉为美国“教育界的奥斯卡”。直观一点来说,“蓝带学校”在美国的地位有点类似于国内的全国重点中学,甚至更高。
在这其中,有十所学校更是荣誉等身,被称为“小常春藤联盟”(十校联盟TSAO):
建校至今,为何不建分校?
阶层区隔
从某种程度上讲,长期以来教育从来不是实现公平的机制。恰恰相反,它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筛选,甚至最终达成阶层区隔。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在人口中的分配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同时也极有可能是复制了社会分层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不平等的程度,这一点对于百年前的名校而言尤其如此。
纵观美国的百年名校,其中历史传统久远者大多具有“公学”的血统。作为历史概念的“公学”起源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时期,英国的教育模式被移植到北美,其中便包括“公学”。所谓“公学”最早时是为比较贫穷人家或平民的子弟提供教育的场所,但到十八世纪逐渐发展成为贵族学校,入读这种学校的基本条件并不是学费,而是家庭背景。学生入学时,学校方面会先衡量申请者的家庭是否合乎学校的校风——该家庭是否属于中产或贵族。
服务地方高等院校
美国百年名校中,就建校原因而言,其中为特定高校输送人才者大有存在。以创建于1891年的“小常春藤”成员霍奇基斯学校为例,其建校者为霍奇基斯(Maria Hotchkiss)本为耶鲁大学校长,当初其建立霍奇基斯学校的目的也是耶鲁大学输送人才。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于其他州的其他大学中间。由此便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市场分割”与“地方割据”的局面,各百年名校从当地学生中进行严格筛选,为当地高等院校输送人才。
相关观念缺失
教育产业化、教育与经济相挂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而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则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对于那些百年名校而言,虽然在学生选拔上存在阶层区隔,但是其兴办学校的目的就今天来看要“单纯”很多——育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今开设分校的品牌学校其建校时间多集中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
现实条件的限制
在十所“小常春藤”名校中,建校最早的可追溯至18世纪70年代,最晚的也不过19世纪90年代。按照当时的交通、通信条件来看,根本不具备开设分校的条件。可以想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很难实现对于各分校的有效管理。
如今,为何依然鲜有分校?
百年名校至今仍鲜有开设分校的做法,新学说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使命
不同于60年代至80年代建校的美国学校,这些百年名校拥有着强大的传统以及深厚的历史积淀。人力资本理论确实很有影响力、教育产业化浪潮确实难以忽视。但是基于历史传统,美国百年名校早已将“办学育人”作为一项使命而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任何有损于,甚至是与之无关的利益追逐往往都会受到彻底否定。这构成其在精神层面、价值层面拒绝开设连锁式分校的主要原因。
资金保障与情感连接
美国百年名校往往能够募集数额庞大的社会资助,少则数以亿计,多则数以十亿计。并且校友基金在这其中扮演者重要作用,借助校友基金,学校一方面获得资金资助,另一方面也保持与毕业生的有效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校友基金甚至成为连接二者的情感纽带。换句话讲,校友基金充当的绝非是“提款机”的角色,在这其中涉及情感寄托与人文关怀。开设连锁式分校,往往意味着资金来源的进一步扩散、分散,并且造成校友基金在其中作用的削弱,这可能也是各百年高中在这一问题上的顾虑之一。
阶层社会使然
卢卡斯(Lucas)在研究高等教育问题时曾在MMI(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理论的基础上提出EMI(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该理论认为即便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高等教育领域中依然存在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阶层分配不平等的状况。比如在高等教育领域上层阶层可以选择价值更高的教育种类,比如本科,而下层阶层则为专科。
同样的道理,这一理论也可以延伸至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中。百年名校,尤其是“小常春藤”学校,其本身就是精英教育的典型代表,是不同于普通学校的稀缺教育资源。诚然在当下社会,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对社会各阶层开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阶层都具有一样的教育选择空间,对于优质教育资源来说尤为如此。
所以,即便是在强调教育公平的当下,教育,尤其是精英教育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者筛选与区隔的作用。
除此之外,就中国而言,美国相关人士曾就在中国开设分校一事明确表示以下几点担忧:
跨文化环境下如何对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相关项目进行有效管理
如何避免出现与中国合作伙伴争夺管理权的问题
中国投资环境和政府政策
总结来看,以一句话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以“育人”为使命的、面向精英群体的美国百年名校,尤其是“小常春藤”名校,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完全没有以让渡“过多”管理权的方式在中国开设连锁式分校的必要。
(本文转自新学说,作者杨瑞)
来源:新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