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对比风靡美国课堂的“产品”文化,国内孩子仿佛在学习虚假的知识

作者:郑钢 发布时间:

对比风靡美国课堂的“产品”文化,国内孩子仿佛在学习虚假的知识

作者:郑钢 发布时间:

摘要:美国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成果并不是分数,而是各式各样的“产品”

640.jpg

在国内,浓厚的考试文化,成绩单似乎成了检验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上海市高东中学副校长郑钢探访美国课堂后,他发现美国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成果并不是分数,而是各式各样的“产品”。在这样“去知识化教学”的课堂下,老师的教学目标不是以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为标准,而是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达到了什么程度为标准,知识成为了“附属品”。郑钢认为,顽固占领着国内课堂的“考试文化”,孩子们更多是学习了虚假的知识。

640.jpg

约翰.格伦初中(JOHN.GLENN Middle School)

约翰.格伦初中(JOHN.GLENN Middle School)是美国加州河边郡的沙漠沙子学区。走进这所学校,直观上带给我视觉冲击最强烈的是教室文化,墙上满满的都是学生作业:学科小报、学术论文、绘画作品,知识思维图等等,整个墙面几乎没有空白,五彩斑斓却布置有序,整齐。

640.jpg

约翰.格伦初中的教室

每走进一个教室环视一圈,就知晓这是什么教室,最近学生们在学习什么内容。因为墙上的学生作业无声地告诉你一切。在他们学校墙壁功能由此无限扩大,华丽转身,从简单的一堵墙,遮风避雨,隔离划分变成展示、激励学生成长和收获的舞台;从冷冰冰的指令要求转化成积极暗示和交流共享的教育功能。

然而,吸引我眼球的不是这些学生的平面作业,而是摆放、悬挂在教室里各式各样、立体的“产品”,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内容后动手制作后的作品。

如地理教室天花板下悬挂着高高低低的地球仪,那是学生地理课上的作品。他们在学习五大洲四大洋地球概貌后,动手制作地球仪:蔚蓝起伏的大海,斑驳凸凹的地面,犬牙交叉的界线,标识清晰的地名。

640.jpg

约翰.格伦初中地理教室

与之相映衬的,是天花板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地图,美国、中国、英国、墨西哥......那也是学生亲手画的。学生们将平面的、立体的世界浓缩到教室里小小的空间,无论是动手制作还是身临其境,想必那种胸怀天下的情怀必将滋生心间。

再比如设计和手工教室里,展示着形状不一、风格迥异的房子模型。这些模型展现了美国人的居家风格和建筑样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模型里所有家庭所需的空间和功都一应齐全:起居室、卧室、花园、车库甚至还有宠物间,以及家具,展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文化和美国建筑文化。

640.jpg

约翰·格伦初中的学生设计

完全颠覆我观念的是英语教师詹妮的一句话。

在一节6年级奥布里老师的英语课上,孩子们正在用木偶剧的形式在表演童话。每一组学生轮流在展板后面表演,他们在课前制作了角色或人物的图像,然后贴在细竹竿上,在课上一边手里持着不同的角色图像,动手演示,一边还辅以台词。教师坐在学生的座位上,一边观看学生表演一边打分。课后将木偶和剧本布置在教室里,成为英语阅读课后的“产品”。

640.jpg

约翰·格伦初中学生展示作品

作为一名熟稔“传授--复习--检测”课堂链条的教师,自然对教师在完成一个单元后安排这样的活动很不是理解。当我提出疑问和困惑时,为什么不是安排试卷、背诵或默写等方式?詹妮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

试卷、背诵或默写是无法验证或检测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即使是记住了,也是短暂的!

这句话使得我堤湖灌顶,在这些五花八门的“产品”里,我看到了这些作品深刻折射和隐喻着的课堂文化……知识的习得不是在传授和灌输中完成,而是在动手实践中建构和完成。

当学生学完某个教学内容或者单元时,教师检验和验证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方式不是考试、背诵、默写,而是动手制作,最重要的学习成果不是分数、成绩、报告单,而是“产品”。

推动历史发展的“产品”

其实“产品”,一直是反映人类社会学习产品和认知的重要方式,推动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载体。我们要比较人与动物区别的话,能否制造和利用工具是最显著的特点。生产和生活工具就是人类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产品。

人类在体能、体格上只是“中等势力”,原始社会是尚未开化,茹毛饮血的时代,人类为什么能在这么多动物中脱颖而出?人类学家早已得出了结论:关键在于人类能制造工具,这个工具就是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结果,是以产品的形式出现。

我想起了考古学的中国史前时代划分阶段: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期以及青铜时代。这一定义清晰地反映了产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痕迹和作用,旧石器、新石器、金石和青铜就是都是人类制作的“产品”,有了这些产品,才会有美好的生活,才能推动和成就了人类波澜壮阔的历史,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640.jpg

青铜时代器皿

让我们把视野转向人类文明时代,人类历史上共出现了三次技术革命。每一次革命的最终发展成果都以产品的形式来呈现,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最终出现了瓦特改良蒸汽机、轮船和蒸汽机车等变革性,极大推动当时生产力的诸多产品。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广泛应用为标志,汽车、飞机、电话等人类历史上跨时代的产品腾空出世,将人类文明推到了新的高度。发端于二战后,持续到而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更是层出不穷地涌现了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产品:从电子计算机、空间器、生物产品到基于信息数据驱动的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等。

从人类历史中的产品到课堂中的产品,带给我很多联想:所有这些产品都是人类认识、理解世界的呈现方式,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其实就是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他们手中的产品就是对于认识世界的反馈,也许他们今天课堂的产品有一天将成为未来改变世界的产品

640.jpg

约翰·格伦初中课堂

产品里隐喻的课堂文化

在格伦初中课堂观察时间久了,有一个词突然跳入我的脑海——“产品文化”。产品以常态的方式出现在一个课堂,构成一种独特文化,完全颠覆了以知识掌握为最终目标的知识文化。

在产品文化下课堂的教学目标不是以学生知识掌握了多少为标准,而是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达到了什么程度为标准,知识是以学习的附属地位出现在教学设计的视野中,而不是主体地位。

在产品制造为终极目标的课堂中,我发现知识的性质、内容、价值、层级形式都有了提升和进化,在将知识转变成产品时,静止的、惰性的、客观的知识转变为动态的、活性的、主观的知识,检验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方式不再是要求学生完成试卷、默写等机械、枯燥的方法。

如此的课堂文化是以实践应用和创造创新为主要特征,知识的呈现由过去的回忆、复述,转换成批判性思维、独立判断、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

640.jpg

约翰·格伦初中一角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词也跳入了我的脑海,那就是“考试文化”,顽固地占领着有些课堂、校园和补习机构,当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后,检测学生到底理解了多少或者掌握了多少,常常要求学生完成一张试卷、一次默写,或者一次背诵。当学生得到满分时或者通过合格时,容易陷入以为“知道了”“理解了”的错觉,就认为完成了学习任务。

我们常说“目标决定路径”。当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知识点的掌握作为终极目标时,无论在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检测中只关注知识识记和掌握,将分数和成绩作为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准。

在如此的课堂情景下,教师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将习题的反复训练和知识的强化背诵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只是知识的接纳器或复印机,只会抬头听见,低头记录,而缺乏思考和实践。“反复刷题”的学习状态出现了,“单位时间争取最大效益”的效益目标出现了,“深挖洞,广积粮”的教学内容出现了。

640.jpg

2008年,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做过一个实验,证明死记硬背教学方法的谬误,内容是实验学生散文的理解和记忆提升。

结果表明,短期间的熟读并不是有益的学习方法,但是学生还是喜欢这种方法,以为课文被熟读的滚瓜烂熟,就把它“掌握了”。这样,即便是最优秀和勤奋的学生也会进入误区,选择了带来自以为“掌握了”的产生错觉的学习方法,并沾沾自喜,乐此不彼,却毫无用处。

问题何在?原因何在?专家告诉我们是因为人们缺乏对于知识本体和属性的根本认识,忽视知识因何产生、存在和发现。知识是因为生产实践而生成或发现,知识是因为现实情景而熠熠生辉,知识因为联系和迁移变得生机勃勃

人们喜欢诵读古诗“窗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然而如果将每一个字分开、独立的话,毫无韵味和意境,联系组合在一起则会就溢出淡淡的乡愁和惆怅的心境,但是这只是“少年强说愁滋味”,只是从字面去感悟和体会,是浅层次和低水平的。

产品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应用数学、设计、美术等等跨学科课程的知识动手制作灯笼,并将此诗句写在灯笼上,然后在月光皎洁、树影稀疏的夜晚将灯笼挂在屋檐下,聚集在月光下一起分享和介绍世界各国关于乡愁的诗句、名篇,此时才会“欲辩已无言,此中有真意”。对于乡愁的理解和体会才会刻骨铭心,才会对于乡愁的普适性和人类性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640.jpg

还有一种原因在于人们对于理解的认识存在着误区,认为背诵了,听懂了就是知识掌握和理解了。在背诵和反复操练后,好像学生掌握了知识,其实不然,学生们只是学习了虚假的知识,不是用思维和技能,而是靠记忆,时间一久,很快就遗忘了。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有过高考经历的人,高考前“皓首穷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四书熟五经”,好像是无所不知的天才,抵达了人生知识的巅峰。可是却很少能用于实际,而且在不长的时间内,统统遗忘,将知识还给了老师和学校。

蒙台梭利曾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美国学者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的一书《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最近非常热销,对"理解"在概念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解释,提出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因此对于理解的基础是建立在做之上,就是通过作品的制作完成多维和立体的认知及理解。

640.jpg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面向未来的“产品”教学

其实,去知识化教学在历史上并不陌生。数千年前,当伟大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教学学生时,检验学生是否学习合格或者满师毕业,就是谈论、对话和答辩,这样就能获得一个学生能够亲身体会的反思性洞见,探索到一个问题的更深的洞见,而绝对不是完成试卷和作文。

只是,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教育、学校和班级的规模越来越大,如同集约化企业一般,追求量化和规模化的教学和测试取代了师生一对一的交流与对话,客观性测试驾凌在主观性测试之上,“人”这一学习的主体慢慢被忘了,知识掌握习得的单一目标超越了价值和情感。  

“产品”这个概念在教学的提出者是美国教育学家韦伯,他创新了知识深度学习(DOK)的教学活动设计理论,明确提出产品的概念(Product),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产品制作过程,教学最后的环节就是学生展示产品,教师通过量规评价、多元评价等方式评价产品和学生的表现。

我们来看看韦伯对于产品的举例:逆向工程或设计、关系思维图、博客评论、调查报告或评论、模型、电视广播剧、播客、戏剧,音乐,电影评论、电影短片、电子游戏、纪录片、多媒体唱片、原创创作文学、艺术和音乐等等,因此在格伦初中所有教室里或多或少有着这些影子。

今天,产品更多地以内嵌式的方式存在于当今的教育创新模式中,如项目化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编程教育等教育,最终学习效果呈现方式就是作品或者产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深刻地阐述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展望对于未来社会的希冀。

高质量的作品必然是高度体现了知识深度联系和应用,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体现了产品的社会属性和对于人类的改造价值和意义。

声名鹊起的美国High Tech High高中就是产品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去格伦初中之前,我还去了这所学校,这所没有课本,也没有传统的考试,学生就在类似工厂车间的一个个教室里动手完成一个个项目,这些项目包括编排戏剧、写书、制作模型、甚至创业,而最终的收获是什么?

有形的是产品:剧本、演出、书籍、模型、公司等等,无形的是合作、沟通、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等软技能,而这些无形的恰恰就是学生未来适应高竞争、高挑战、高变化世界所必需的。

640.jpg

High Tech High

尤具意义的是,High Tech High高中的办学模式是“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制作出对现实世界真实可用的产品”,该模式旨在培养创业精神和技能,强调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最终价值,即对客户的真实可用性,而非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通过制作真实可用的产品或提供服务来获取必要的知识,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经历。

当学习面向社会,去解决真实问题时,知识是是有责任感的,是具有人性的,是有生命的,产品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21世纪是创新和设计的时代。设计和创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产品创新的程度代表了时代发展的速度,产品这一工业化时代工厂里的概念愈发成为信息化和创新时代课堂教学的主流。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六大解放”:解放大脑,使学生能想;解放双手,使学生能干;解放眼睛,使学生能看;解放嘴,使学生能说;解放空间,使学生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学习;解放时间,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当学生将一个个产品呈现出来时,就是他们解放自我的过程。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作者郑钢,编辑李臻。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外滩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外滩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对比风靡美国课堂的“产品”文化,国内孩子仿佛在学习虚假的知识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