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业要突破 “人的物理有限性”才能带来指数增长的可能
我们以前谈到“从教育的角度:要推动社会化学习,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一个好的社会。而一个好的社会,又应该由什么样的组织构成。”
而今天,我们换到创业的角度,再来聊一聊 “该如何突破 ‘人的物理有限性’ ,带来指数增长的可能 ”。
在不久前顾远的一篇文章里讲到:
“关心教育的人,往往可以分为三类:教育爱好者/教育工作者/教育创业者” 。
而群岛里的每一个小岛,就是第三类人:教育创业者。
那么教育创业者的特征是什么?与前两类有什么区别?
大家不是都很热爱教育,想推动教育变化吗?大家不都很努力在学习吗?大家不都是价值观一致吗? ……
顾远在文章里很清楚的给予说明:
首先:教育创业者关心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其次:教育创业者也不在于在想出一个点子,能够执行好一个项目,而是要开创一个 “模式”。
模式这个词也被讲烂了,你无论跑到任何一个孵化器里,都会谈商业模式;跑到基金会里去,也会问你要一个模式。可是模式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章里的这段话也有点难理解:
“模式是一种能够让产品和解决方案稳定而持续地创造价值的方式,以及一个所需的生态系统,甚至会带来这样的结果:在更优化的均衡上满足社会需求。”
哈哈,每个词都懂,连起来不知道什么意思。而且,和我们 “初创团队” , “初创的教育创业团队” 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我们目前最多也就10来个人,营收少则几十万,最多两三百万;商业模式虽然也写在计划书里,但估计大部分人其实从来没有细想过,只不过投资人或者基金会一定要看,也就模仿着写一个 ....
“开创模式” 会不会离我们太远了?
最后:顾远还谈到:
“ 优秀的教育创业者所开创的模式不仅会稳定而持续地提供服务,而且必然会将所作事情的意义化作一种集体的使命,塑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动员起更广泛的力量和资源,最终形成一种社会运动。”
哇,这句话就更庞大了— 大家想必都认可里面的每一个词,但到底怎么实现?会不会也离我们太遥远了?
我来换一个角度,谈谈我的看法
我自己就是一个创业者,开办过几家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公司和机构。
和很多初次创业的人一样,最开始我也并不理解商业模式这个词的意思。
创业创业,不就是自己单干吗?别人做什么,我也可以做什么,而且我相信自己能够比他们做得更好:质量更好、价格更低、服务更优、团队更人性化离职的人更少,替换成本更低 ..... 如果能找到更好的上下游资源,那么就更好了.....
其实,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创造 “模式” 。
我的模式,与大部分同行是一摸一样的,我们是在同一个维度里竞争。尤其对于新的小的单干公司而言,在同一个维度里竞争,意味着你只能 “苦干” ,否则无法赶上前面的人。
这就像门口有一家超市,我们觉得不错,也能挣钱;所以我们也开了一家几乎差不多的,只不过我们更聪明更努力,所以做得可以更好一些;或者它那里卖的是黄瓜,我这里卖的是苹果。但是,这叫做单干,不叫做创业,这里并没有一个新的 Business Model: “事业模式” 的产生。
第一个把零售小店做成加盟型的人,创造了模式;第一个把超市搬到网络上,并打通了线上线下全流程的人,创造了模式。
从纯粹的创业角度,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 “提高效率” 。
有些社会领域的伙伴一听效率就皱眉头,觉得很不人性。其实,效率是一个中性词,其实就是提高 “投入产出比” 。而所有的创新所带来的结果,都是在满足某个需求的过程中,投入产出比的不断优化。
也就是童萌小岛毛磊上次谈到的,“边际成本不断降低的可能”。无论这个需求是物质性的满足,还是情感心理性的满足;也无论投入产出比的目标是利润,还是带给人们的福祉,道理都是一样的。
“三体” 里有一个词,叫做降维打击:如果三体人和我们在同一个维度里生活,是没办法降维打击的。如果我们在同一个维度里竞争,其实效率之间的差额,也就是投入产出比之间的差额是有限的:超市A 和超市B,效率之间的差额是有天花板的。
所以,创业创的就是 “一种升维的可能” :你创造了一种新的维度,这个维度重新组合了所有的元素,其效率远远超过现有维度里的作业者,这叫做 “模式” 。
所以,硅谷YC加速器的创始人,也是著名的互联网思想家保罗.格雷汉姆说过一段话,来描述创业者该做什么:
“ 如果你们几个人组建了一个公司,找了工程师租了办公室,帮助客户一个个的做网站,这不叫创业,因为无数个小公司都在做类似的事情;
如果你们创建了一套软件,能够让网站创建过程自动化,需要用的工程师总量大大降低,这算不错,但还不够,因为你们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挨家挨户敲门推销这个服务;
如果你们能够有一套软件帮助用户自动创建网站,然后还有一套体系让用户还能够帮我们传播,甚至变成我们的一分子,而不是靠我们自己逐个敲门推销;那你们就具备了创业公司必须有的能力:‘指数增长的能力’。
也就是说,从这一刻起,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创建了自己的升维模式,那些一个个帮客户做网站的公司无论如何在效率方面都比不上我们。”
回到我们的教育领域,影响效率最大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1.“人的物理有限性”。
和刚才说过的保罗格雷汉姆的案例是一样的:互联网公司成本最高的是人;教育领域也一样。
我来继续打比方:
很多教育者特别喜欢深深研究某个教育专项的内容,这很棒。 我们研究如何阅读,很好;研究性教育,应该的;研究 PBL ,必须的 …..
但是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教育创业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工作者;那么我们就要评估:“作为教育创业者(而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思考重点该如何分配” 。
我们的创业起点往往是这样:
自己特别热爱某个教育专项或者特别关注某个教育议题,然后自己研究,接着做成课程,租个办公室或者教室,开始招生......
2.从而启动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然后想要发展的话,说起来就两条路:要么不断的开分点,规模不断扩大;要么期待找个渠道合作方,购买我的课程或者方案,业务总额越来越多。
如果要开分店,就意味着要招更多的老师、租更大的房子....
如果要找渠道,... 说真的,找好的渠道绝不容易、竞争异常激烈;而且如果自己不掌握用户只提供内容的话,渠道是很危险的 ….
(所以,现在这个时代,内容产出公司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渠道和内容的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渠道纷纷做起了内容,如亚马逊的网剧;而内容也纷纷做起了渠道,那案例就更多了。)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在营收增加的同时,成本也在大量的增加;而且边际成本看起来没有下降的趋势。
招生越多,老师越多,管理成本就越来越高;管理7个人,和管理25个人,和管理300个人的成本,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倍数关系。
老师虽然多,优秀的老师就那么几个?培养成本无限高,怎么办?优秀老师要跳槽,怎么办?
学生越多,各种学习管理的事情就越多,老师们都管不过来了,怎么办?即便是用了微信的方式,但是一个群100人,10个群1000人,各种服务要求层出不穷,把我们忙得够呛。
也就是说,如果人的问题无法突破,那么 “指数增长” 是不可能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 “教育现状” 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所以跳入教育创新和教育创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是一件好事。
然而,我们往往专注于课程内容本身,研究得越来越透,操练得越来越好;但对产品的服务设计和未来的事业模式,往往没有任何新的想法,只是按照习惯做法或者行业传统沿袭下去。
如何具备 “指数增长的能力” ? 如何创造 “效率上的升维模式” ?
有一个方向,是教育领域创业者本应该去做,但很少有人真正去尝试创建。
“ 借助这个时代快速提升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释放每一个个体的学习能量和行动能量 ” 。
就像我们在太湖营课堂上所说: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是钢铁侠,无论是在信息收集能力、传递能力和影响他人的意愿上,都大大超出了过去。
“社会化” 事业模式的机会恰恰蕴藏其中。
我这里看过起码100份教育领域的商业模式书,谈到发展,无非两个:要么开分点,包括网络上的分点;要么是渠道合作,我出内容别人来运营分销。这些当然都是可以去做的。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一个变革者,没有更大的升维想象力,也没有花时间去思考潜在的方向,还是很遗憾的。
我们在太湖课堂的时候,讲过黑客增长;黑客增长的背后,带来的就是效率的指数增长。什么是指数增长?我们来看一幅图:
注意:很多人对指数增长是有误会的。这里的竖轴指时间,横轴指的是效率,也就是投入产出比。不是单纯的人数,也不是营业额,也不是店数,也不是课程数;而是 “成本与收益的比值” 。
说一个简单的例子:苹果的人均创造收入186万美元,谷歌的人均销售额是116.8万美元,华为人均销售额是22万美元,百度人均销售额是21万美元。别忘了,当下中国企业的人力成本极其高,并不见得比硅谷低多少,在这个领域单个人力成本是差不多的。也即是每投入一个平均人力成本,苹果是华为的9倍。
当然,我们的产出指标还可以定义为社会效应投入产出比,或者环境效应投入产出比,比如很多国外的社会企业,或者三重标准企业,包括我们的合作伙伴:著名的使命性技术开发公司 ThoughtWorks, 都是通过多重指标来定义产出。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的横轴都是每个平均投入所带来的产出。
1.什么是线性增长?
就像前面说的,我们在同一个维度里竞争,只不过我做得更好一些,竞争对手的投入产出比是 1:1.2,我的投入产出比是 1:1.8。
2.什么是指数性增长?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可能都要不断投入,但是“深挖坑、广积粮、缓称王”,一直在摸索一个模式。一旦成功,突破效率维度,那后期的迸发是惊人的。线性维度里还在竞争 1:1.8 呢,我这里做到了1:10,甚至 1:50。这不是降维打击,这是升维打击。
3.什么是脂肪式增长?
这也是德鲁克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任何没有带来效率提升的增长,增加的都不过是组织的脂肪。”
什么意思?如果我们服务10个学生,成本是1万元;服务100个学生,成本是10万元;服务1000个学生,成本是100万元。
3.看起来我们做了很多事吧,其实从创业上而言,并没有 “通过产品设计和组织重塑” 来提高效率,我们的投入产出比是恒定的:永远是1个学生1000元。
这也是我们常常说:如果创业公司在最开始,忙着接各种不同的项目,做的是不同的用户和场景,期待能满足不同的需求.... 表面上看有现金流了,大家也忙坏了,做的也都是教育 .... 但要值得作为创始人的我们思考:到底是可以促进整体效率增长的业务,还是看起来体积很大,感觉不错,但其实都是脂肪式的增长。
然后问题就来了
我们很多小伙伴,遇到投资人时:
— 首先讲情怀:我要改变教育;
— 然后谈课程:我的课程是多么独一无二;
— 然后谈团队:我们特别厉害,老师们讲得多么的好,用户多么喜欢。
— 稍微成熟的,譬如到天使轮的,会讲:我们良好的渠道合作,或者我们的收入已经是多少了....
坦白的说,和我聊过 “模式可能性” 的,如 “该如何在这个领域里产生升维可能”,或者用简单一点的话来说,“ 我们将怎样提高投入产出比,以至无人可及?” 的创业者实在太少。
创业一开始,当然不可能马上做到;但是能够这样思考过、而且是在持续认真思考的创始人,真是一个巴掌能够数得过来。
融资对创业团队确实是很重要。而一个好的投资人,首先关注的就是效率提升的可能性,因为这是他作为投资人的首要任务:如何投入一块钱,长出1000块;而不是投入1块钱,收回来的只是1块五毛。
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创始人,是否在真的创业的一个标志;
也就是说,“我是否在真的思考有可能的指数增长空间 —— 因为,这是我作为创始人的直接责任和任务” 。
这也是很多教育创业者,为什么去见了投资人,但是结束后很多时候对方都不置可否的原因:
你并没有展现给他你这个创业指数增长的可能性,也没有探索一下如何升维的思考。不然的话,他为什么要选择你而不是选择另外一个呢?他手上的钱也是有限的啊,也需要提高效率啊 ....
我们常常说,投资要看团队。
其实,这个时代,大部分和你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的人,都是不错的。有情怀,有勇气,有专长 .... 甚至,人家还有渠道。
但是人和人的模式想象力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除了想象力之外,每个团队的快速学习能力也极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
更不用说,我们做为想推动中国教育变化的创业者,在当下如此可怕的教育环境下,更应该意识到:教育问题这么多,要推动变革,“小固然就是美,而大是必须的”。
“ 那么,在我这个创业领域,如何不仅仅现在小而美,还能够在未来大呢?。”
教育创业,不仅仅是苦心造诣的干活,也不仅仅是情怀漫天的坚持,而是一个 “不断想象如何拓宽未来的教育边界” 和 “持续学习能响应未来的工作方法” 的过程。
好了,谈了这么多:那和我们在群岛加速器里的学习和摸索又有什么关系?
昨天大家讨论了《重塑组织》这本书里的 “身心完整” 两个章节,王博和姝颖还谈到了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 。
为什么 “知行合一” 那么难以做到?我们的小岛都是教育领域的工作者,自然多多少少都看过认知学的书。
昨天蓝方还在分享《思考,快和慢》:“ 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相信眼前的东西,不擅长选择未来的看不见的东西” ;我们虽然也会在理智上相信很多 “我们认为有价值的理念” ,但是在真正工作和生活中涉及到真实执行的时候,却依然没多想就由本能做主,或者不知不觉就随大流,以减少可能的不可知的风险。
知行不合一是正常的;而知行合一才是需要不断刻意练习的。
做为一个开创不一样模式的创业者,我们的思考习惯和认知模式,更是需要不断刻意练习。
回到我们这些小岛身上,作为有潜力的教育创业者,我们可以要提醒自己练习的思考重点有:
1)身为教育创业者,不能仅仅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具体课程的设计、项目的执行、某个教育理念的深度钻研上。
这些事情,在起步时是必须要做的,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我们创始人需要去思考一些更重要的、跟创业底层逻辑有关的东西了。
那么,什么是创业底层逻辑? 并不仅仅是快点找一个大渠道方,解决我当下的客户流量;或者要找下一个分点,如何租房子。
而是如何打造一个模式,从而让我们具备 “指数增长的能力” ,创造 “效率上的升维可能” 。
2)好,那么这个思考从什么时候开始呢?难道我其他事情都不做了吗?当然不是。
我自己也是一个创业经历超过10年的创业者,深深明白在当下中国创业的不易,以及起步时的千头万绪。
我年轻的时候,跟一个好友哀叹创业好累。我是这么说的:“就像你在无尽的海水里游泳,每一次把头探出来想换口气,轻松轻松看看沙滩;很快,又是一个浪头过来,不得不全力以赴闷下头去应付”。
她笑了,不就是 “按下葫芦浮起瓢” 的过程嘛 ......
作为初创团队,人少事多,我们创业者当然什么都要做:小到自己上课,到和同事一起研发内容,到外面找渠道找合作... 都是我们逃避不了的事;日复一日,事事涌来,千头万绪,很快时间就过去了。
但是,既然我们是那个想要创业的人,至少可以腾出一些时间,与“合适的伙伴” 们,一起来学习、思考和探讨那些 “重要而不紧急,却有可能带来未来指数增长模式” 的事。
更关键的是:重要而不紧急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对的。
因为创业和一般熟练操作项目不同,创业面临的是在未知领域里摸索:对未来模式,也就是那颗指向未来的北极星,要有自己的持续思考和大致判断。
唯有如此,我们才知道当下的每一个动作,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向北极星趋近;遇到了障碍,又该如何调整才更为合适。
否则,不思考北极星在哪里,仅仅凭着本能开船,遇到了冰山根本就无从判断如何越过去;这个(创业者作为)船长是不合格的。
3)对于小岛们来说,究竟那个撬动未来指数增长的切角到底在哪里呢?
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各自的判断。
我自己的看法是:对于小岛们来说,打造一个模式,去释放每一个个体的自导向学习能量和自组织行动能量,是有可能得到指数增长的重要路径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
不同的创业类型,都有其特殊性。
有的纯粹是资源导向型,自带庞大垄断资源;有的是资本导向型,靠拥有一般人买不起的硬件来获得优势;有的是纯粹技术导向型,靠技术来奠定基础。
那么小岛们呢,坦白的说:技术上,哪怕是教育技术,都没有绝对优势;大家都是凡人,也没有自带垄断资源;更不是资本导向型,不会一下子有现成的大笔资金随便花。
但是,如果结合 “社会化学习” 的教育理念,快速打造一个能够释放所有个体能量的超级组织,也许就是真正走向 “指数发展” 的可行角度之一。
这里的释放,不仅仅是指团队内部每个人的能量,还包括释放用户的能量,还包括释放相关社区的能量…
想想看,如果小朋友们也学会了我们(作为创业者和“大人” ) 所学过的各种个人赋能方式, 他们会怎么做?我们还需要那么多的老师来逐层管理吗?如果员工们都能够快速的响应变化,快速敏捷呢,我们还要花费很多管理成本吗?如果家长们都能够围绕我们的共同目标自组织,释放他们的能量呢?
一旦掌握了构建这样一个超组织系统的能力,我认为在未来,小岛们将大有前景
人工智能也罢,万物互联也罢,这些技术将成为我们这样 “超级组织” 的好助手,而不是对手。
同样的,投资也罢,渠道也罢,只有我们成为这样一个 “超级组织” 以后,才会跟上来:因为他们在其中看到了指数增长的可能。
很多人都认为,滴滴和摩拜,是资本追捧的结果。我不这么看:首先是因为它们的模式,有可能去释放这个领域里,大部分个体的能量,从而在那个领域里创造了升维打击;从而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再往前走,淘宝和阿里巴巴也是如此。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未来:“ Acces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wnership ” 的原因。 充分的Access,才有可能释放个体的能力和能量。
每一个创业模式,往往都需要内外部投入三类资本:财务资本,智力资本,社会资本
群岛作为一个加速器,为小岛们投入的就是智力资本。
投资的意,并不是马上给我们找个资源,或者马上给我们联系个业务;投资关注的,不是短期视角,而是如何一起探索,以达到指数增长的可能。
所以,我们常常说,购买业务或者资助项目,往往合作的是现在;而投资,无论是商业投资,还是社会影响力投资,关注的是未来。
未来的什么?
—那个出现指数增长的点是什么,以及它是怎么出现的,需要哪些要素才能促发它的出现。
对于群岛的内在投资逻辑而言,与一般的模式是有所区别的:
我们提倡的是 “面向未来的教育3.0愿景” ,推动的是基于 “社会化学习” 的教育方法。
因为我们相信这能够释放每个学习者的能量,为每一个人带来真正的自由,从而共同构建一个「自由而机能健全的社會」(德鲁克语);
我们也希望教育创业者能够打造一个基于 “社会化的事业模式”
因为我们相信,这才有可能释放社群里每个个体的力量,从而创造指数增长的可能性,从而 “不但美,也能大”,或者 “不但大,依然美” ;
我们期待每一个创业团队本身,都能够成为基于个人赋能,高效响应,快速协作的 “社会化团队”
因为我们相信,这即能够释放每个工作伙伴的行动力,又能够让每一个个人和组织本身,在创业之路上 “不断进化” ,灵活而丰盈。
还记得文章开头顾远的话吗?
“ 优秀的教育创业者所开创的模式不仅会稳定而持续地提供服务,而且必然会将所作事情的意义化作一种集体的使命,塑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动员起更广泛的力量和资源,最终形成一种社会运动。”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小岛的 “ 底层教育理念、产品和事业模式、内部组织型态” 三者的内在核心、方法论、呈现的气质 …. 都是匹配一致的;从内到外,我们都是知行合一的。
这条路绝对不容易;也并不一定就能做成;更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成功。
但是,值不值得至少去学习、摸索和尝试一下呢? 我个人觉得是值得的。
当然,无论是社会化学习、还是社会化商业模式、还是社会化工作组织.... 都需要方法体系去支撑,更需要一群同道者去主动学习和刻意练习的,而不是坐在那里讲讲理念就可以实现。
“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 的教育理念,在传递给我们所影响的学习者之前,更应该首先持续而深入的实践在我们教育创业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所以群岛愿意投入资金、投入智力、投入时间,和大家一起探索,那个未知的领域。 这就是群岛的智力投资逻辑。
如果真的有几十个、百多个这样的小岛出现,那我们的教育新大陆,也许就真的多出来了一块。
这,就是群岛的北极星。
本文转自Aha社会创新学院,作者周贤。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