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已获授权,来源:壹读(ID:yiduiread)
最近有媒体报道,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在接受媒体收集时表示,自己的提案包括建议政府部门不要总提211大学,要多关注普通高校和普通高校的学子。白岩松的一席话真是说到广大非名校毕业的人民群众的心坎里了。人生艰难啊,生活中各种歧视无处不在。个子矮要被歧视;长得丑要被歧视;家里条件不好要被歧视……不是名校毕业也要被歧视吗?教育背景真的存在鄙视链吗?
同岗位工资相差8成 ,你受到过高校歧视吗?
211、985大学是国家加大财政投入,重点建设的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
如果是非211、985毕业,在找工作时会有什么差别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收入,下图是IPIN人工智能公司统计的2016年,毕业已经满5年的毕业生中,收入最高的都是毕业于哪所院校,下图是前50名的院校排名。
从图表可以看出,毕业生收入最高的高校中,只有14所是非985、211高校。
根据《2017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统计显示,985和211等重点大学刚毕业学生的平均月起薪为6988元,普通本科高校为5151元,高职高专的月薪为3152元,而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则为3256元。可见,985、211大学毕业的学生处在工薪阶层收入链的顶端。
全国985和211高校一共有139所;而全国高校总数是2000多所,每年90%的毕业生都出自普通高校,所以终究普通高校的学子才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力量。高校教育资源的过度倾斜一直都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
此外,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985大学在东部地区有24所,中部地区有8所,西部地区有7所;211大学东部地区有68所,中部地区有25所,西部地区有23所,分布并不均衡,特别是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的985、211高校数量占比尤其高(三城共有14所985、39所211)。对于这三个城市的户口和本地考生招生比例的问题,这里壹读君就不想再多说了,大家都懂的,所以资源分配不均也造成不同地域考生的机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就招聘环节来看,教育背景的鄙视链无疑也是存在的。有过找工作经验的朋友肯定都很清楚,特别是在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它们的招聘信息甚至会非常直白地写明只招聘985、211高校的毕业生。
比如公开报道的,2008年1月,江西省电力公司就只单独面向全国211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招聘;2010年4月,长沙市天心区政府只面向211高校毕业生选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甚至有些国企会对不同学历背景的毕业生明码标价划分出不同等级。比如广东省2015届高校毕业生本科生招聘会上,深圳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招聘时按院校分等级,学历不同,规定的起薪点不同。如技术类本科,普通院校5000元,重点院校6000元,211工程院校7000元,985工程院校8000元,清华、北大、电子科大为9000元。
此外,地方政府在人才引进的政策上往往也会向985、211的毕业生进行照顾。比如《2010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中规定,对申请在上海落户的211高校毕业生加15分。这样的政策会进一步促使企业更愿意招聘985、211的毕业生。
985、211的马太效应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教育部领导建议,今后连续三年,政府每年拿出中央财政收入的1%作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资金。建议得到了原则上的肯定,这就是“985工程”。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不再新设这两个工程的学校。目前全国985高校有39所,211高校有112所。
国家大量的科研经费都集中投入985、211大学中。比如2013年,211、985高校中科研经费最多的是清华大学,拥有39.3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是27.75亿元,占70.6%;而该年拥有科研经费最多的非211、985高校是西南石油大学,只有4.6亿元,其中财政拨款占26.1%,是1.2亿元。139所的“211”“985”高校,拿走了全国七成的政府科研经费,财政支持的差距之大一目了然。
许多企业认为“211”、“985”院校由于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都远远其他院校。因此在无法通过面试完全考核出候选者能力时,一些企业更愿意选择211、985院校的学生,以减少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有些大型国企即便不在招聘信息中写明,也会在招聘会上把简历人为分成“211、985”和非“211、985”两组。
白岩松在接受媒体收集时就曾表示,对985、211的推崇可能造成“马太效应”的出现。“马太效应”,指在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的会越来越强,富的更富,穷的更穷,造成社会两极分化。两个高考学生可能只差10分,一个就考上了985高校,一个则上了普通高校,但毕业后这个标签会伴随一生。985高校的毕业生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论是择业,还是工资待遇,可能都会受益于这个标签。
目前我国社会上对985、211高校有这么多争议,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于扶持这些高校的财政资金来自社会大众的共同创造,但结果却是造成少数人在求职时占据了优势,这也是让人们感觉不合理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中国人执着于“university”?
University一词在英美国家专指综合性大学,即能够涵盖各领域专业的大学。College指专业性很强的大学,或者综合大学里的学院。
在我国,很多高校不论规模如何,都很喜欢把自己的校名翻译为University。事实上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很多老百姓眼中,都把综合性、学科全视为好大学的标准。
上世纪90年代是建设211、985高校相关政策出台的时期。教育部、国家教育委员会曾制定了《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其中就要求只有具备一定数量的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点的学校才能申请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这造成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一股高校合并潮、扩建潮。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很多学校一夜之间开设了很多新的学科,一味追求规模、盲目合并,使很多学校在合并后逐渐失去了原来的优势,冲淡了本身的特色学科和文化。
由于官方政策上对综合性大学的推崇,也造成在一些企业管理者眼中特别偏爱有规模、综合性的大学。这也是985、211学子应聘时有优势的一个因素。
其实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就曾发表过支持普通高校的言论,他说:“一些学校虽不是名校,但是有些学科非常一流,个别专业很前沿。”
美国的情况和中国有所不同,虽然也有很多有名的大而全的University,比如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是美国加州一个由十所公立大学组成的大学系统。专业涉及医学、农业、法学、生物、艺术……几乎无所不包);但也有很多深受欢迎,非常著名的小而精的College,比如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它是美国的一所自由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也是美国第三古老的高等教育学府。
从1992年到2001年,圣约翰毕业生最终获得人文科学和英语文学博士学位的人数比例在全国所有大学中位列第一。
你其实可以维权
面对国企、事业单位的这种学历歧视,位于鄙视链中下游的广大学子可能心中会不爽,那么国家法律对这种招聘行为有没有约束呢?当然还是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就有以下条款: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扶持和援助。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但是这样的法律规定终究是过于笼统,现实操作难度较大。
此外,2013年4月,教育部发出通知,倒是非常具体地指出了“严禁在招聘中出现‘985’、‘211’等院校歧视字眼”。但是教育部的通知毕竟对多数企事业单位缺乏约束力。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来看看其他国家在消除就业歧视方面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吧。比如在美国,社会公认的公平就业机会的含义是指“所有的人都有以业绩、能力和潜力为基础去工作和发展的权利”。
美国在1964年《民权法案》的基础上先后通过了《公平工资法》《怀孕歧视法》《雇佣年龄歧视法案》《美国残疾人法》等非常具体的消除就业歧视的法律。
在美国,这些法律能够很好地得到执行,一方面是因为法律条文非常细致,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人民比较愿意打官司,不怕麻烦,不嫌事大!
如果一个美国人在找工作时,看到某公司的招聘信息含有歧视性的要求,就算他完全没打算去这个公司工作,只要心里不爽,他就可能去法院控告该公司。所以美国公司在招聘信息上会务必确保没有任何歧视性的文字,不能给自己找麻烦啊。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企也好,国内民营企业也好,都把应聘者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能否愿意在该岗位上长期工作,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但是现在的国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多少还是会习惯性地喜欢把职工的学历作为一项政绩来看待,喜欢在对外宣传上强调“我公司有博士学历多少人;硕士学历多少人;985、211毕业生多少人……”所以转变观念也是消除学历歧视的重要一步。
其实,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鄙视链。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链条上处于被鄙视的位置,今天你在这里鄙视别人,明天又可能在那里被其他人鄙视,所以何必非要在招聘信息或者工资待遇上直白地说一些让别人不爽的话呢?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壹读”,作者吴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