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
据英国当地多家新闻消息,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利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主要的狭义绝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巨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他走后,从此世间少了一个能看见宇宙的人。
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取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代界上最知名的科学思维家和最出色的实践物理学家。他还证实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跟着时光的增添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天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熵接洽在一起。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早年并不容易,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出生的时候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的忌日,一般说在名人忌日出生的人都不平凡,霍金也证实了这句不靠谱的老话。
少年霍金:人送绰号“爱因斯坦”
霍金父亲是牛津大学的专家、母亲是牛津研究哲学政治的,可以看到霍金就出生在学术家庭。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霍金早年的时候学习成绩也不是太好。
十几岁的时候,霍金的成绩从未居于班里的前列,作业不整洁,老师对他的书写感到绝望。但有意思的是,大家给他起的绰号居然是“爱因斯坦”。有个惊人的巧合是,这位伟大科学家逝世的这一天,也正好是爱因斯坦的诞辰。
而献身热带病研究的父亲带来的影响使霍金认为自己做科学研究是非常自然的。“最聪明的孩子学数学和物理,不太聪明的学生物学。”
尽管霍金认为学校里物理是枯燥的学科,化学有趣得多。“但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给了我们理解我们从何而来和我们为何在此的希望。”据说霍金特别喜欢设计复杂的玩具。他曾经用一堆垃圾东西组装一台简单的电脑。
21岁发病,医生说最多再活2年
霍金的大学经历就比较丰富,他在牛津大学学自然科学的时候用了极短的时间就获得了一等荣耀学位,之后就转读剑桥大学学习宇宙学。他21岁发病,被诊断出有肌肉萎缩症,当时医生就跟他说:“你快不行了,最多再活两年。”
萎缩的肢体与奔放的思维构成了霍金强烈的人生冲突。而《我的简史》中,霍金对于自己几乎在轮椅上度过的一生没有铺张的描述,仿佛患病这件事对于他而言,只是自己生存的一个形态,并不是如人们所想的苦痛的深渊。
确诊后的霍金认识到自己“反正都要死,不妨做一些好事”。即便从此瘫痪了,只能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但霍金硬是挺过来了,还收获了爱情与婚姻,并一直活到了76岁。
霍金23岁就取得了博士学位,留在剑桥大学做研究。在第二个孩子出生后,他开始了黑洞的研究。他考察了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当时黑洞受到辐射慢慢变小,而温度越来越高,最后以爆炸而告终,这次实验完全失败。
第三个孩子出世后,霍金第一段婚姻结束了。第二段婚姻又维系了十几年。当你看到坐在轮椅上的霍金和妻子会心地相视而笑时,你会觉得那是一个心态非常阳光的正常人的表情。
从21岁患上ALS病,觉得上天不公,到50年后,结了两次婚,有三个漂亮并卓有建树的孩子,以及成功的科学生涯。他认为自己的残疾在某些方面反而是财富,可以使自己不用分心地投入研究,“我的一生是充实而满足的。”
作为一个上知天文下肢瘫痪的,明明活的好好的我们却都以为他死了;明明是一个物理学家,但偏偏老是预言人类灭亡,地球毁灭的人,感谢他为人类物理学做出的杰出贡献,也祝愿他一路走好。
霍金四大经典语录:
一:“外星人”在看着你
霍金说:“在无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其它形式的生命。”他说:“或许外星生命会正盯着我们看呢。” “不管最终地外智慧生命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现在该是有人正式投入进来。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弄个明白。”
二:千年内人类须移民外星否则“灭绝”
霍金在美国洛杉矶发表演讲时称,他认为,未来1000年内,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地球会因某场大灾难而毁灭,如核战争或者温室效应。因此,他强调人类必须移居其它星球。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格里芬也表示,单独一颗行星上的物种,是不可能永久生存下来的。
霍金表示:“人类灭绝是可能发生的,但却不是不可避免的,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可以带人类冲出太阳系,到达宇宙中更遥远的地方。”
三:智能机器是真正人类“终结者”
霍金多次表示,“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按照霍金的说法,人工智能科技在初级发展阶段的确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但是,机器将可能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
而人类则受制于生物进化速度,无法与其竞争,最终被超越。科学界把这种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的转折点命名为“奇点”。
四:“黑洞”不存在?只有“灰洞”?
在一篇《黑洞的信息保存与气象预报》的论文中,霍金指出黑洞其实是“不存在”的,不过“灰洞的确存在”,再次震惊物理学界。
霍金1976年提出著名的“霍金辐射”理论,即黑洞在形成中质量减少的同时,还不断在以能量形式向外界发出辐射。但一旦黑洞浓缩并蒸发消失后,其中所有信息就随之消失,与量子力学认定该类物质信息永不会完全消失的理论相矛盾。这就是所谓的“黑洞悖论”。
30多年来,霍金试图以各种推测来解释这一矛盾观点。现在看来,他给了一个更具说服力的答案。霍金承认,自己最初有关黑洞边界“视界”的认识是有缺陷的,光线其实是可以穿越视界的。他称,黑洞从来都不会完全关闭自身,物质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时间以后,又会被重新释放到宇宙中。
霍金生平: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
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获得CH(英国荣誉勋爵)、CBE(大英帝国司令勋章)、FRS(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A(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等荣誉。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参与了客串。
2017年为英国BBC录制纪录片《探索新地球》。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11月6日表示,技术有望逆转工业化对地球造成的一些危害,有助于消除疾病和贫困,但人工智能需要加以控制。
2017年11月,霍金预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将变成“火球”。
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岁。
(本文转自凤凰网科技)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