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课堂,你总是笑容可掬地鼓励和肯定学生吗?即便有的想法确实不咋地,你依旧予以正面的回应,至少不置可否,同时也不组织其他学生提出质疑吗?
或许你觉得学生的创造力是一朵脆弱的小花,必须依靠正面引导才会生发,而任何负面的评价都有可能让其胎死腹中。
事实上,从1948年美国人Alex Osborn首次提出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以来,人们一直都秉持这样的信念,直到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发现真相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传奇建筑20号楼,麻省理工学院的“子宫”
在赫赫有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施塔特中心(Stata Center)绝对是一个奇葩。同其他或古典沧桑,或现代雄伟的建筑相比,这幢楼的造型显得扭曲而奇怪。
施塔特中心(Stata Center)
原来,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标志性建筑,施塔特中心独具匠心,通过蜿蜒的通道、连接楼层的休息室、形状古怪的公用区域,力图打造一个自由、开放的交流与合作空间。
了解学院历史的人都知道,施塔特中心的创意并非偶然,而是来源于它的前身——被称为麻省理工学院“子宫”的传奇建筑20号楼。
1942年,为了满足二战中对核能的研究需求,麻省理工学院临时建造20号楼。由于时间紧迫,整幢楼的设计只用了一个下午,主要建材用的是胶合板、空心砖和石棉(战时钢材料严重短缺)。
仓促上马的20号楼显然不是理想的工作场所。除了夏天太热,冬天太冷,从外面看,这是一座长而简陋的三层建筑;从里面看,则像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没有标识,连防火墙都没有。
这样的“危楼”之所以通过审批,只是因为按照计划,这幢楼将在战争结束后的6个月之内拆除。
二战结束后,核能实验室从20号楼撤出;但随即实施的《军人安置法案》导致大批学生涌入学校,教学场地不够用,20号楼不得不暂缓拆除计划,超期服务。
因为是“临时观点”,所以20号楼的一切都是乱套的。
人们可以根据需求,随心所欲地改造房屋设计,甚至对其“伤筋动骨”。两个房间当中的围墙被打通,上下两层之间的隔板被掀掉,设备被随意地搁置在阁楼或走道上,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除此以外,楼内的门牌号码也是杂乱无序的。
位于2楼的房间以数字1打头,3楼的房间则从2开始;从不同方向上延伸的翼楼也不是按照ABCD的顺序命名,而是从A直接跳到E,后面又接着D和C,即便是常驻其中的研究人员也会时常迷路,或者不得不绕道而行。
麻省理工学院20号楼俯瞰
由于办公条件恶劣,20号楼并不受人待见,而是成为各种杂七杂八部门的大熔炉,有研究核技术的,有研究飞行控制的,有研究导弹的,还有研究塑料、胶粘剂、声学和电子的。
之后又陆续添加了数据处理小组、冰体研究实验室、摄影实验室、人类学家的材料实验室;另外还有一个建筑部门开的灯光设计店,由学生黑客组成的铁路模型技术俱乐部,预备役军官训练营,等等。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混搭”居然造就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段传奇,从中孕育出一大批从学术到商业上的重要突破。
记入历史的成就包括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原子钟、最早的粒子加速器、由哈罗德·埃杰顿(Harold Edgerton)拍摄的子弹穿过苹果的定格摄影照片、第一个街机风格的太空战视频模拟游戏《星际飞行》(Spacewar)等。
谁会料到当铁路模型技术俱乐部的学生经过堆满计算机设备的走道,会繁衍出黑客文化和电子游戏呢?谁又能预言电机工程师、音乐家和声学家的互动,会诞生出博士(Bose)音响和电子邮件呢?
1956年,年轻的电机工程师阿玛尔·博士(Amar Bose)在20号楼里写论文,因为对所购音响设备的音质不满意,他沿着走廊溜达到声学实验室,想问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改进,结果“深陷其中”,从此把爱好融入到事业中。
几年后,博士革新了扬声器,并创建了博士公司(Bose Corporation)——美国最大的扬声器制造商。
同样是在20号楼里,科学家杰瑞·莱特文(Jerry Lettvin)完成了认知科学领域的重量级论文《青蛙的眼睛透露了大脑的秘密》。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对生成语法(Generative Grammar)的解释,为语言学带来革命性的巨变,奠定了其成为该领域殿堂级人物的地位。
如果说,位于美国西海岸硅谷的车库是公认的创新发源地,那么东海岸麻省理工学院的20号楼则是与之地位相当的场所,而且时间跨度长达整个20世纪下半叶,直到1998年被正式拆除。
20号楼内的铁路模型技术俱乐部是黑客文化的发源地
后人总结20号楼里发生的奇迹,为什么破落的物理环境,竟然催生出创造力的喷发?
人们发现,当不同背景、不同兴趣、不同特长的人被迫聚集在一起,不合理的空间布局,反而促成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交流,在分享彼此志趣、知识和信息的过程中,碰擦出智慧的火花。
20号楼是一个无所拘束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不乏激烈的争鸣,还有苏格拉底式的诘问(Socratic interrogation)。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原生态的互动,没有情境预设,而是充满偶遇和巧合。
“20号楼有着梦幻般的环境,整个建筑的架构是交互式的,有些人来自于生物学专业,有些人来自于计算机科学,还有其他的,这些拥有不同学术背景的人经常在一起非正式地交流。你步行在走廊里的时候,要是遇到人,就可以跟他讨论问题。”
已搬入施塔特中心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依旧十分留恋20号楼的时光。那个时候,他的办公室和语言学系主任Morris Halle的办公室毗邻,被同事称为“整幢楼最悲惨的两个洞”。
“它看上去就像马上要散架了,除了水管,你看不到其他任何设备,窗户看上去也要掉下来。”
而正是在20号楼的“艰苦”日子里,乔姆斯基完成了革命性的研究,指出所有语言共享深层结构,是对大脑意识中的认知结构的反映。
乔姆斯基的理论基于对各领域的研究,包括生物、物理、计算机科学,彼时这些学科之间并没有如今天一般建立起繁复的交叉,唯一的联系大概就是20号楼的公共区域了。
晚年的乔姆斯基在接受收集时感叹:“20号楼的环境棒极了!我会遇到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各院系的领军人物。我们在楼梯和走廊相遇,谈天说地,没有任何顾忌,这样的交流既怪异又美妙!”
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跌落神坛的套路
麻省理工学院20号楼的情境,缩小模拟到课堂上,就是备受推崇的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汇聚众人的智慧,激发个体的创造力。
实际上,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的概念差不多和20号楼诞生于同一时期,最早提出来的是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B.B.D.O.的创始人之一Alex Osborn。
在Your Creative Power(1948)一书中,Osborn悉心传授头脑风暴的具体实践方法,迅速风靡至各行各业,甚至催生出创造力研究中心、Osborn-Parnes创造性问题解决法等学术领域的研究。
Osborn为头脑风暴制定了严格的框框,比如延迟评价(defer judgment)、重数量不重质量(go for quantity)等,其中最核心的原则是拒绝负面的评价与反馈(Do not criticize)。
及至今天,人们仍然在沿用Osborn的方法。在头脑风暴课堂上,通常老师为了消除学生的顾虑,鼓励他们广开言路,而不会对发言质量进行评价。
不过,Osborn的理论真的屡试不爽吗?此后的一系列实验对此发起了挑战。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耶鲁大学把48名男性本科生分成12个小组,给到每组一些考查创造能力的题目,让他们遵循Osborn的头脑风暴规则进行思考。
作为对比,另有48名学生拿到相同的题目,只是要求他们独立完成。
结果有些出乎意料,独立思考的学生效率更高,不但提供的方案数量是头脑风暴小组的两倍,而且经过专家认定,质量上更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此后,陆续有实验佐证这一结论。比较近的一次是在2003年,加州伯克利大学心理学教授Charlan Nemeth把265名女性本科生分为5组,每一组在20分钟内解答同一道题目:如何减轻旧金山湾区的交通阻塞?
其中,一部分小组被要求严格执行Osborn原则,即不对头脑风暴中产生的观点给予任何负面的评价和反馈;一部分小组被允许对提出的观点进行辩论,甚至是互相质疑和挑战;另一部分小组则没有任何引导。
最终第一类小组,即按照Osborn原则操作的学生,仅仅比第三类小组的表现好一点。
而第二类小组则远远胜出,提案数量比其他组别高出20%,并且在测试结束后,小组成员还有源源不断的创意产生,显得意犹未尽。
难道Osborn错了?科学家逐渐发现,问题可能正出在Osborn引以为豪的“拒绝负面评价”原则上。
“为了不伤害感情,对所有想法,不管好的坏的,正确的错误的,有价值还是无意义的,都举双手赞成,无原则地鼓励和表扬,也许只是一厢情愿。”
Nemeth教授指出,辩论或争执可能会带来一些不愉快,但却真实而有效,因为人类的创造力本来就是一种自然的、野生的力量。
“真正的创造力是在人与人的相互摩擦中产生的,其中需要某些因素的权衡。”
忠言逆耳利于行。当我们听到与自己的想法相左的意见时,往往会集中注意力去理解对方的说法,并反过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因而提出新的见地。
从这个意义上说,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不应该沦为不痛不痒的“互相吹捧”,而是在质疑、挑战和辩论的过程中,叩开创造力的闸门。
合作中的摩擦,一键开启创造力
100多年前,怀特兄弟合力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而今天,波音公司仅仅是设计和制造飞机引擎,就需要百余位工程师的共同参与。
回顾人类科学史,一个振聋发聩的名字往往代表着一项举足轻重的突破,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进化论……而在过去的几十年,学术论文的平均作者人数从1.9人上升至3.5人,并且合著论文的被引用率达到独立作者的两倍。
时代的发展让分工变得越来越细致,也使得团队合作成为创新创造的基础,由此诞生的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更是被寄予厚望,从企业到学校,纷纷付诸实施。
然而,Osborn关于头脑风暴的论断跌落神坛,说明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刻意地添加框框,期待避免摩擦,反而会抑制创造力。
相比之下,麻省理工学院20号楼的“无心插柳”,则从另一面揭示出创造力发生的源动力:足够数量的个体,多元化的背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相遇,会本能地启动交流互动的机制。
所有的对话都不是白费的,无论是不是中听,在此过程中,有合作就会有摩擦。
所谓百家争鸣,辩论乃至争论虽然不悦耳,但是却不可避免,引人做深入思考,进而成为创造力道路上最重要的一环。
还是那句话,人与人之间最自然、最原始的摩擦,恰恰滋生出知识和智慧的外溢!
8个技巧:激活头脑风暴课堂的创造力
以上,我们明白了在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课堂,要对没有价值或者错误的观点,勇敢地说“不”。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注意方式方法。提出质疑和否定的意见,一定要有理有据,并且对事不对人,从而养成宽松、自由、积极的课堂氛围。
以下是现代专家总结的8个头脑风暴的开展技巧,和大半个世纪前Osborn的理论相比,有不少灵活改进的地方。
不妨试一试,看看创造力有没有倾泻而下?
1)时常更替分组成员
2)分组讨论时长不超过22分钟
3)预知话题和期望目标,鼓励事先思考和准备
4)对没有价值或者错误的观点说“不”,而且速度要快
5)指出不妥,但是宽容错误,营造宽松、自由、积极的氛围
6)充分给予沉默思考的时间
7)可以设置一个信箱,收取以匿名方式提交的书面意见,以照顾不敢或不便当众发言的人群
8)对于没有获得预期的效率和进展,也能坦然接受,坚信所有的对话都不是白费的,看看已有的结论中有没有进一步挖掘的点,掀起下一轮头脑风暴?
本文转自第一教育,作者天音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