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专访 | 全世界最牛的创业孵化器YC要来中国了,中国创业者有什么新机会?

作者:孟小白 发布时间:

专访 | 全世界最牛的创业孵化器YC要来中国了,中国创业者有什么新机会?

作者:孟小白 发布时间:

摘要:一半投资,一半大学。YC的野心是:下一代的哈佛长什么样?

80.jpg

某种意义上说,Y Combinator是创业者世界的一个信仰。

YC丝毫不在乎那些地域性的创业想法,只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的创业点子才能得到他们的垂青。

成立于2005年的YC到目前已经投资了1450家公司,其中包括刚刚在美国上市的Dropbox,以及Airbnb、Coinbase、Stripe、Reddit、Instacart、Twitch和Cruise Automation等众多明星公司;这些公司的总市值在800亿美元左右。

YC每年孵化两批创业项目,为他们提供种子资金、咨询服务和校友网络的同时,换取公司7%的股权。YC的座右铭是“制造用户想要的东西/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通过帮助创业者优化商业模式、建设团队、创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product/market fit),使其快速成长。

以往,YC会把全世界的优秀创业者挑选到硅谷参与孵化,但是今年,在认识到了中国创业市场的独特性之后,计划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Eric Migicovsky是YC现在的合伙人之一,曾创立的智能手表品牌Pebble也是YC曾孵化过的项目。目前,Eric正在频繁地接触中国创业者和投资人,为YC的正式进入做准备。36氪日前对Eric做了专访,探究了下面4个问题:

  • YC到底是什么?你们的特长是什么?

  • YC进入中国有什么目的?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创业公司?

  • 作为风投领域的创新型公司,YC如何迭代自己的产品?

  • 以36氪为例 ,该怎么理解“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正文:

YC到底是什么?你们的特长是什么?

作为YC前营员,Eric首先给出了他的亲身经历:

YC营虽然只有三个月,但是作为Pebble创始人的他自从接入YC网络之后,就永远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Eric在Pebble营期结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依然可以直接打电话给YC导师寻求建议,尤其是在他们遭遇措手不及的意外情况时,Eric会马上打给导师说:“我需要和你说些事情。我遇到了些麻烦,我现在就需要你的帮助。”

YC对他来说就像个俱乐部一样,这里有一种乐于分享的文化氛围,前辈非常愿意为新晋创业者提供自己的经验和专业能力。还有,YC也是一个创业人才库,当某些项目出于种种原因终止时,其他创业项目也愿意雇佣这些创业者们。

因此,资深创业者的辅导、合作与建议、长期存续的人际关系和日益壮大的校友网络是Eric亲身感受到的YC特点。

另外,YC其实强调自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他们不会把创业者拉到一个联合办公空间里,期待他们在这个空间里发生思想的碰撞。他们认为如果要做出人们想要的产品,创业者就要和他们的市场和消费者待在一起。YC很清楚,在创业早期,办公空间不是创业者最需要的东西;他们在这个阶段需要YC,正是因为它能对团队和产品有所推动。

YC创始人的朋友曾经模仿YC创办了教育科技垂直领域的孵化器 Imagine K12,但是后者在2016年融合进了YC。因为他们后来发现,任何领域初创公司面临的问题都非常相似,例如如何找准用户的痛点?如何和用户交流?如何雇佣你的第一个员工?和如何扩张?结果,尽管 Imagine K12 聚焦在垂直市场,但其实和YC提供的服务非常类似,所以不如加入更大的校友网络。

YC的愿景是通过帮助创业者来为世界带来更大的价值,所以他们认为每年投资300家企业的现状显然离愿景还很遥远。接下来,YC的野心是每年筹集1亿美元并投资1万家初创公司;1万美元的资金对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创业者来说,足够他们在种子阶段验证自己的商业想法。虽然从每年投资300家到每年投资10000家是指数级的增长,但是YC说这就是他们正在试图做的事情;让自己的业务规模化——正如他们对所有被选中的创业者的期待一样。

某种意义上,YC越来越像哈佛,给你提供最好的教育、指导和陪伴,然后把你变成遍布全球的精英网络的一部分。但我问Eric,那是否意味着YC也会像哈佛一样,面临规模化的瓶颈?毕竟精英大学从牛津到剑桥、再到大西洋彼岸,都没有出现模式上的巨大变化。哈佛数百年来都没有像YC希望的那样,在学员数量上实现指数级增长。

Eric说:这正说明我们需要探索下一代大学的模式。YC充满了“dream big”的人,而哈佛没有足够多这样的人。

“哈佛没有很多“dream big”的人么?那YC团队中有多少哈佛毕业生?”

“YC没有哈佛的人……emmm,好像有一个吧。”

YC进入中国有什么目的?你们垂青什么样的创业公司?

对于为什么进入中国,Eric 承认了两件事:第一,这些年中国的新晋独角兽太多了;第二,YC意识到这件事情并且决定采取行动的时间,太晚了。

Eric认为YC会采取特别的方式进入中国。以往创业者都要飞到硅谷参与面试和活动,但是针对中国,他们有可能派合伙人来中国,包括在中国举办更多校友活动等;但是具体形态现在讨论还为时过早。

他认为中国的创业生态里,资金并不是最稀缺的;而且在针对创业者的调研中,他也发现相比于钱,获得YC的品牌背书、接入全球校友网络和与伟大的创始人建立互动是中国创业者们更想要的东西,尤其对于那些着眼于全球化发展的创业公司来说。

但是Eric说,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YC。14亿人的市场足够支撑起非常大体量的公司,例如某些快消品等;但是基于自己的校友资源和愿景,YC更有能力也更有意愿帮助那些着眼于全球化的企业。至于怎么帮助他们在创业早期就为全球化做好准备,Eric表示他们的探索也是正在进行时。

YC一如既往地不会为创业公司所在的行业设限,任何一个行业都可能出现改变的世界的公司;曾投资过的1450家公司遍布各行各业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问:已经有很多不错的美元基金在在中国表现良好并建立起来自己的品牌,YC如何与他们竞争呢?

Eric说:YC像所有创业公司一样,都在找自己最擅长的一小块领域/niche。全球范围之内也有非常多优秀的风投机构和孵化器,但是YC的niche就是教会创业者做出人们想要的东西;同样的,在中国,我们除了可以提供一直以来最擅长的辅导和咨询之外(这些建议无论任何行业和国家,同样适用),还可以基于硅谷的资源帮助有全球化野心的公司成长。这是我们的特点,也决定了我们的niche。

作为风投领域的创新型公司,YC是如何迭代自己的产品的?

YC一边做投资,一边做辅导;还要一边不断迭代自己的产品。

上文说过,YC离实现自己的愿景还很远,所以本质上他们也是一家创业公司。Eric说,YC时刻都在发生变化,除了每年两批创业营之外,他们一直在尝试新业务,每六个月都会迭代一些新的产品。

以“每年筹1亿美元投资1万家公司”为例,我问Eric,他们到底打算怎么实现这件事情。

Eric说:这种规模化的目标是当前的产品形态所不能承受的,所以他们尝试了Fellowship Program,为他们认可的创始人提供12000美元的免费资助。这个项目比常规的YC营更轻,但是YC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包括线上“办公室时间”和AWS。YC说,12000美元真的不算多,但是这可能影响你选择去一家大公司工作还是创立属于自己的Airbnb。

不过后来,当他们发现这种方式不奏效之后,就尝试通过会议的形式向创业者分享经验和建议。创业者对这种会议的反馈更好,但是YC又认为会议规模化的速度太慢,所以他们把会议分享的东西做成了免费的录播课,放在startupschool.org上。今年晚些时候,StartupSchool会开设长达10周的慕课,期间学员还可以从创业者导师那里获得关于公司发展的建议。(可以点击该链接登录网站订阅开课通知)

基于StartupSchool初期的积极反馈,YC正在尝试建立InvestorSchool,辅导新晋投资人提高判断项目的能力。

YC自己有一个10人左右的软件团队,这在投资机构中属于少见的情况。但是如果把YC看做一个通过帮助创业者从而为世界带来价值的公司、而这些尝试都是YC在实现愿景的方向上做的产品迭代的话,就非常容易理解YC了。

以36氪为例 ,该怎么理解“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那么,到底什么算是“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呢?

Eric说他非常喜欢一个关于用户需求的例子:一个人在沙漠里走了很久,快渴死了;这个时候,你递给他一瓶水,他就非常非常想要这瓶水。至于说,这瓶水是不是有些脏、浑浊、有多少、或者包装不好都不重要。其他都是提高满意度的东西,当下他最想要的东西是解渴的水,水是最能解决他需求的东西。

当年智能手表Pebble最开始解决的“渴”是人们找不到自己的手机就看不到信息。Pebble最开始甚至都不是为苹果或者安卓系统、而是为黑莓设计的,这原本就是Eric自己的痛点,所以他的初衷就是让人们即便在找不到黑莓手机的时候,也能查看到信息。

我问:人们使用某些硬件肯定是有某种特定用途的,所以通过观察人的行为就可以找到用户的痛点。但是媒体行业用户有什么痛点么?他们的“渴”是什么?

Eric说:他喜欢的一个媒体是Buzzfeed,因为他们不光生产新闻,还卖锅。

这个事情,我在《漂亮的不像实力派,Buzzfeed造了个灶,让烹饪智能升级》报道中写过。Buzzfeed先开辟了Tasty美食频道,在各大平台分发精致美食视频,吸引用户观看;当观看行为激发用户亲手尝试的欲望之后,他们干脆做了一款和Tasty视频同步的智能锅,不仅能让用户傻瓜式地做饭,还由于这款锅“对Instagram友好”的造型推动用户在社交平台分享美食照片,进一步推动对Tasty频道的关注。

Eric认为,当年轻人有10-15分钟的闲情时,他们希望看点什么东西放松心情或者感受生活美好。Tasty视频就填补了这个需求,他本身自己并不会对Tasty感兴趣,但是会和妻子在床上躺着的时候,点开Tasty看一看。Tasty之所以让用户愿意花10-15分钟时间来看,是因为他们在用户渴望更美好生活的时候,给了他们急需的启发。然后在用户需求从寻找美好生活的点子升级为亲手体验创造美好生活的时候,他们递给了用户一瓶“水”——一款好看易操作的锅。

对于36氪来说,我们需要知道当用户每天愿意花10-15分钟看科技创业资讯的时候,他们的“渴”是什么?

Eric认为,和Tasty一样,他们渴望获得关于某种东西的启发;前者是关于美好生活的,后者是关于未来的。前者想知道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知道后就想获得它;后者希望知道未来商业或者生活是什么样的,了解后很可能期望成为未来生活的缔造者和参与者。

明白了新闻用户的“渴”,才能聚焦解渴的“水”,而不会被“脏、浑浊、不足够多或者包装差”这些问题分散精力。

本文转自36氪,作者孟小白,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36氪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36氪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专访 | 全世界最牛的创业孵化器YC要来中国了,中国创业者有什么新机会?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