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青年学人】视觉化思维策略(VTS)在STEAM“A”中的应用

作者:曹楚婷 发布时间:

【青年学人】视觉化思维策略(VTS)在STEAM“A”中的应用

作者:曹楚婷 发布时间:

摘要:国际最前沿的艺术教育方法了解一下。

【青年学人】是芥末堆全新推出的轻学术原创专栏,该专栏定位是比纯学术论文通俗好读、却不失前沿的观点和学理性分析。【青年学人】旨在汇集国内外80、90后教育学硕士、博士、青年研究员,通过个性鲜明的轻学术文章,向整个行业传递他们在各自细分研究领域的思考和沉淀。

2080625144.jpg

导读:随着全球教育界对STEAM教育的广泛关注,STEAM中的“A”,也就是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作为儿童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视觉艺术教育逐渐不再被理解为“学画画”“做手工”那么简单。早在20世纪初,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理念,可见“Art”在教育中历史悠久的重要性。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艺术教育研究,更是把艺术作为一种进行“全人教育”的重要手段,以艺术学习、讨论以及创作为切入点,全面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并且用艺术作为桥梁,进行跨学科教育,连接教育和真实生活。本文将介绍目前美国前沿的一种艺术教育方法:视觉化思维策略,并对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做分析。

关键词:艺术教育   视觉化思维策略VTS   元认知   STEAM

1.艺术教育新视角:视觉化思维策略

视觉化思维策略(Visual Thinking Strategies,以下简称“VTS”)是由认知心理学家Abigail Housen和博物馆教育家Philip Yenawine共同设计的一套以艺术作品分析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VTS课程的最初目标是提升学习者的审美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但经过扩展后的VTS课程也可以应用于非艺术类学科(比如数学、语文、科学等),促进学生在这些学科的表现。近年来,VTS还被引入自然科学研究中心、医学院、护理学院等机构,成为治疗痴呆和大脑损伤的一种新疗法。目前VTS已经在全世界18个国家的三百多所学校和一百多家博物馆教授,课程覆盖了超过一百万名中小学生。

提到视觉化思维策略(VTS)概念的由来,就不得不提两位著名的学者Philip Yenawine以及Abigail Housen。Philip Yenawine是美国著名博物馆教育家,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担任教学主管。  Abigail Housen是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审美发展理论的领军人物,现任教于麻省文学院。她的审美发展阶段理论是VTS的理论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一些批评者指出,博物馆作为艺术资源最集中的机构,不仅未能帮助普通大众更好地理解艺术,反而使艺术与大众的关系变得更加疏远。作为多家博物馆的教学主管,Philip Yenawine对博物馆教育体系进行了深入反思。他承认传统的博物馆课程确实未能真正帮助普通大众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经过总结,Philip Yenawine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博物馆讲师在课程中通常只是将自己从专业角度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传达给听众,或者向听众灌输艺术史的事实和概念。然而由于绝大多数听众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艺术训练和艺术史学习,他们无法从这些课程中获得真正有效的学习。最终的结果是,听众在博物馆讲师的指导下,似乎可以理解一些艺术作品,但在缺乏讲师辅助的情况下,却无法独立地欣赏和理解艺术。

Abigail Housen和Philip Yenawine分别指出,传统博物馆课程的灌输模式和专家视角违背了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规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普通大众学会独立理解艺术,从艺术作品中发现意义,他们合作建立了一套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为根基的全新的艺术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将其称为视觉化思维策略(Visual Thinking Strategies),简称VTS。

VTS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皮亚杰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Lev Vygotsky的发展理论以及Abigail Housen的审美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出了有效学习的两个特征。首先,有效学习是学生通过探索和反思积极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不能通过消极接受信息的方式获得真正的理解。其次,有效学习不是跳跃式的,而是渐进式的。只有当学习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时,才能习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根据皮亚杰的理论,VTS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VTS课程设计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既有能力,帮助学生将这些能力应用于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讨论中。教师还需要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任务——这些任务既要构成一定的挑战,以帮助学生进步,又不能完全超出他们现有的能力范围。

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指出了有效学习的另外两个特征。首先,Vygotsky认为思想产生于语言,有效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语言表达来形成理解的过程。其次,学习者从比自己能力稍强的同伴或同学那里可以迅速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按照Vygotsky的理论,VTS课程特别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在VTS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老师的角色是协助学生完成任务,而不是以专家的身份向学生灌输知识。同学之间则通过相互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相互学习,帮助彼此迅速提高。

Abigail Housen的审美阶段理论将人们的审美能力分为五个阶段:叙事型、建构型、归类型、解读型和再创作型。叙事型观赏者的主要特征是从个人的视角出发、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来理解艺术作品。建构型观赏者则是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出发来理解艺术作品。相比于叙事型观赏者,建构型观赏者不再讲述个人的故事,而是更多关注艺术家的意图,而且他们对作品的观察更加系统,能够注意到更多的细节。绝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和大部分成年人的审美能力都处于前两个阶段。因此,VTS的课堂活动都是基于叙事型观赏者和建构型观赏者的特征来设计的。比如在选取艺术作品时,教师首先会选择学习者最熟悉的内容和题材,随着课程的进展再逐渐增加作品的难度。

2.VTS课堂应用场景

基础的VTS课程主要针对K-5年级(即幼儿园至五年级)的学生,每学年10次课,每次1小时左右。三年级以上会增加一节博物馆课程。每节课前,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现有能力和兴趣精心挑选2-3幅作品,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一堂典型的初级VTS课程大致流程如下:首先,学生观看艺术作品,找出尽可能多的细节。接着,老师提出最基本的问题:“这幅画里发生了什么?”学生作出回答后,老师可以进一步追问:“你看到了什么,为何让你这么认为?”学生必须指出作品中的某些细节来支持自己的答案。当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需要指向学生所提到的作品细节,以便其他同学也能够注意到这些细节。如果学生无法指出作品中的细节来支持自己的答案,老师可以鼓励大家进一步仔细观看作品,留意作品的各处细节,或者引导大家思考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VTS的课堂上,老师的角色是辅助学习和引导讨论,而不是灌输内容。老师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学生的答案,但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老师也可以对比不同的答案,让学生注意到这些答案之间的异同,但不能轻易作出对错的评价,而是要引导学生相互提问和讨论,让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随着学生能力的进步,老师可以增加小组讨论环节,也可以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和辩护自己的观点,并由此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不论设置哪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必须以学生现有能力和兴趣为基础,不能完全超出学生能力之外。

622169605.jpg

3.VTS与审美及认知能力的培养

经过近30年的实验,Abigail Housen和其他一些研究者的研究成果都表明,VTS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学习以后,通常可以从审美的第一阶段(即叙事型)进阶到第二阶段(即建构型)。此外,VTS还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即通常所说的4C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创造力(Creativity)、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和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

在VTS课堂上,学生需要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寻找证据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而且,每个学生都需要理解其他同学的观点,对这些观点及其论证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在此基础上修正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这些都是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核心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交流表达能力的挑战和训练。

VTS还要求学生从艺术作品中积极地建构意义,而非消极地接受信息。理解艺术作品的过程也是创造和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将得到训练和提升。同时,在同学之间的争论和问答中,以及课堂的小组讨论中,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进步。

4.VTS的跨学科应用优势

尽管VTS的最初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但实际上它的应用范围远远超越了艺术的范围。VTS可以与非艺术类学科(比如数学、语文、科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这些学科的知识技能。比如,VTS可以应用于语文课堂,形成一门融合艺术与语文两个学科的STEAM课程。这门课程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来学习高效阅读的几种策略,然后再让他们将这些策略应用于阅读理解中,从而真正掌握阅读理解的技能。

相比于传统的语文阅读训练,以VTS为基础的STEAM课程具备几点明显的优势。

  • 文字比较抽象,对于很多儿童来说有一定挑战,直接通过阅读文本来学习阅读策略,可能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学习和进步。而艺术作品直接将视觉形象呈现给学生,对他们来说更易于把握,而且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在讨论和分析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更容易掌握相关的策略。

  • 艺术作品通常不会直接将其意义以直白的方式告诉观赏者:为了理解艺术作品,观赏者必须学会从作品中构建出意义,因此艺术作品是学习建立关联、推理、综合等策略的最佳起点。在学会这些策略以后,将他们应用于阅读理解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 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理解在某种意义上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因此在面对艺术作品时,儿童感觉更放松、更安全,不会担心自己说出错误的答案而出丑。这种状态更有利于儿童的学习。

小结:总体来说,通过VTS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阅读理解的策略和技巧,让学生成长为优秀的阅读者。除了语文以外,VTS在数学、科学等学科领域同样也能起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Abigail Housen, Eye of the Beholder: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Aesthetic and Art Education: a Transdisciplinary Approach,” sponsored by the Calouste Gulbenkian Foundation, Service of Education September 27-29, 1999, Lisbon, Portugal. https://vtshome.org/wp-content/uploads/2016/08/5Eye-of-the-Beholder.pdf

Jennifer Klein and Elizabeth Stuart, Using Art to Teach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Lesson Plans for Teachers, R&L Education, 2012.

Philip Yenawine, Visual Thining Strategies: Using Art to Deepen Learning Across School Disciplines, Harvard Education Press, 2013.

Philip Yenawine, Jumping Starting Visual Literacy: Thoughts on Image Selection, https://vtshome.org/wp-content/uploads/2016/08/5Eye-of-the-Beholder.pdf

作者简介:曹楚婷,国际教学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系学士,美国密苏里大学艺术教育硕士。NAEA全美艺术教育协会成员,InSea世界美术教育协会成员。曾任教于哥伦比亚艺术中心,美国George Caleb Bingham Gallery画廊策展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统整和跨学科课程,致力于艺术普及和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分享。健身达人、带娃小能手。

如果您想与作者交流,可添加作者微信号:somido418  或向芥末堆投稿:kui.lv@jmdedu.com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青年学人】视觉化思维策略(VTS)在STEAM“A”中的应用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