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深圳发布《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指南》,将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作者:东耳 发布时间:

深圳发布《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指南》,将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作者:东耳 发布时间:

摘要:倡导教师们从创客理念出发,变革学习方式、重构学习场景。

500796226_wx.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芥末堆5月15日文,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印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中小学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指南(试行)的通知》。在该《指南》中,深圳市教育局倡导教师们从创客理念出发,变革学习方式、重构学习场景,促进各学科与创客教育融合,在“创新人才培养”之路上进行更多的探索。这也是“创客教育 2.0” 阶段的行动方针。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创客之都”,深圳市尤为重视创客理念、实践、技术及方法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早在2016 年 10 月,深圳市教育局就发布了全国第一份城市创客教育指导文件:《深圳中小学创客教育课程与空间建设指南》。 两年来,在此文件指导下,深圳已建立 200 个创客基地,深圳创客教师群体已开发出 700 多门创客类课程,深圳中小学创客教育已经成为深圳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重要阵地。

该《指南》从“融合的目标”、“理念与实施要求”、“途径与应用案例”、“行动建议与评价”四个方面提供了一些行动参照,并提出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并不是要求各个学科都参与做“创客教育”,而是推动各个学科广泛开展“创客式学习”。

屏幕快照 2018-05-15 上午9.23.02.png

融合目标

弘扬工匠精神、落实立德树人: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是在学科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方式,既能帮助学生精益求精的参与到学科知识的认知与探究中,更有利于学科育人的有效实施。 

面向未来产业、强化能力培养: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未来产业形态将更加需要兼具“创意设计”、“问题发现”、 “跨领域思考”、“全链条整合”以及“编程思维”等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我国当前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虽能解决有限时间、 有限资源下的大群体知识普及,却不足以应对“创新能力”的个性化需求。

知识理解于顿悟(感受、建构),而能力形成于过程(体验、应用)。学习过程决定了学生能力,学习方式主导了学生能力的形成。但长期以来,学生校园学习方式太过单一。因此,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的根本意图,就是变革学习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多方式学习者,把教师提升成为多方式学习的流程设计者、过程组织者。 

回归真实情境、促进教学改革: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场景中解决现实问题,这是“新高考”和 “新中考”着重考察的能力点。这就要求学科教学中引入更多生活场景,让学生面对更多现实问题的解决机会。而“中小学创客教育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育,是一种指向“创造”的教育,是直面生存、表达智慧的综合教育”(《深圳创客课程指南》),因此,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将为学科教学回归生活情境创造丰富的可能性。

营造创新生活、培养职业思维:“新高考”改革将职业能力发展走向的选择提前摆在了高中生面前,同时,产业变革又让未来的职业样态日新月异。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已经不足以支持学生做对选择。在这个阶段,学校应提供更多职业思维的训练,而不仅是职业知识的认知;应提供更多创新习惯的培养,而不仅是工具技能的掌握。 

通过创客教育理念与各个学科的深度融合,打破割裂学科纵向叠加的知识掌握方式,创造出多链交织的创客式学习场景, 提供丰富开放的“全科”学习任务,建立跨学科问题解决经验, 才能营造出全员参与、全时在场的校园创新生活方式,培育职业思维的早期萌芽。 

融合的基本理念与要求

《指南》中提到,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从生活视野和设计思维出发,创设学科融合的问题解决场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有深度的“做中学”。可以说,遵照以上理念对课堂和课程实施创变的过程,就是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的过程。

生活视野:创客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从生活视野出发,创造了从教材回归生活场景,在生活现实中参与知识生产的学习过程。


这就要求各科老师在课堂上创设更多生活化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第一次接触新知识时就与问题挂钩,在现实创造中参与知识的生产,而不仅是理解记忆。同时,老师应努力让知识落地,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协作者、美好生活的引路人。 

跨学科知识整合: 由创客运动衍生出的创客教育是一种以“全人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所依据的不再是割裂的分科知识,而是跨学科的知识统整。这就要求学科教师跳出分科学习的窠臼,打破学科界限,主动链接其他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创造出跨学科融合、多学科支持的“全科学习” 场景。 

 《指南》中提到,各学科老师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训练,通过更加精致的学习过程设计和更加宽容的时间规划培养学生自主规划学习、主动调适学习、 及时发现并修正学习问题的能力 。同时,各学科教师应主动跳出学科本位进行思考,主动向其他相关学科教师以及教育资源靠拢。各学科组也应主动突破单一学科的教研壁垒,主动实现跨学科教研,可以构建更多的“临时教研组”,创新跨学科教研机制与教学联动方式。

做中学: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是基于“做中学”场景的融合, 基本特点是把“想法”转为“做法”,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把创意变成现实。为学生提供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这是实践性问题与学院式问题存在的必然差异。学科教育中的“做中学”,可以从两种原型活动出发,即手工艺活动和科学探究活动,既可以是利用工具的手工制作,也可以是基于文献阅读的归纳总结、基于现场调查的分析报告以及基于探究研讨的可行性方案设计等。

应该让学生有机会借助所学知识开展创造性实践,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反复操作、信息处理、归纳分辨、组织协作和自我反思等全链条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师应突破单环节小问题的局 限,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加完整的大问题,让学生面对一个更加复杂、更有挑战的问题解决过程。 

设计思维: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就是要求教师跳出分科分段被动学习的教学制约,从“设计思维”出发重置课程规划,为学生提供更加完整充分的沉浸体验、换位思考以及测试迭代的机会。真正达成学生自主合作有深度有把控的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应对教学计划和流程进行全局性的重置,给学生提供在初次接触新知识时的深度感知机会,而不是仅凭教师的概括性简述匆匆掠过 ,要对学生全面、全链思考的速度加以训练,并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设计一套或多套迭代优化的方法路径对学生进行训练,确保学生熟练掌握。 

融合的途径与应用

《指南》中提到,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学习场景重构”,学习方式是设计一切学习场景的基本依据。事实上,教师对创新学习方式的认知和应用决定了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的效果。只有教师“像创客一样创课”,才能帮助学生“像创客一样学习”。在此项工作面前,教师将成为新型学习关系的设计者、组织者,新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实施者

所谓“创客式学习”,是多种学习方式的集合体,具体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项目化学习”的全流程管控思维、“STEM 学习”的跨学科统整策略、“设计型学习”的完型迭代模式、“探究性学习”的审辨探究程序、“体验性学习”的场景设计与工具应用、“表现性学习”的任务与评估设计、以及“互联网学习” 的碎片式泛在学习方法等。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应首先体现为各学科教师为学生创造创客式学习场景。

为了方便教师们理解和掌握新的学习方式,找准自己学科与创客教育融合的途径,《指南》列出七种与创客教育高度相关的学习方式。这七种学习方式,并非同一层次的概念,它们彼此之间有很多交集甚至有包含关系,但它们各自代表着“创客式学习”的一些重要构成元素,各学科教师可以从这些(但不限于此)学习方式的实施路径中获得启发、汲取营养,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优化改造。 

基于项目的学习——创建项目化任务:项目式化学习的关键要求在于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完整性、 自主性”。也就是说,如果在课堂上创造的学习任务过于片面、单一,教师对学生干预过多,导致学生只是在教师影响下进行片段的思考或局部的操作,无力主导自己的完整思考过程,那么我们离项目化学习就还有相当的距离。

因此,在进行项目式教学时,应注意:

一、项目化学习应该是以解决复杂问题为目标的行动;

二、项目化学习应该获得完整的行动条件,包括必要的时间、 环境、资源保障、小组合作等;

三、学生应该自主经历目标、计划、实施、评价四个完整阶段的学习历程。 

STEM 学习——跨学科统整的策略 :STEM 教育代表了课程组织方式的重大变革,即打破目前普 遍应用的分科集中教学模式,不再过于关注学科界限,而是借助较复杂的问题解决情境,训练学生的跨领域知识关联能力、真实问题解决能力。

STEM 教育对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和科学等内容有明显的帮助。 在基于STEM设计课程时,应从跨学科、情景设计、实证研究、技术增强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设计型学习——完型思考与迭代优化:教师应给学生发布挑战性任务,并设立效果评估标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知识整合,并进行多轮迭代优化。

探究性学习——学术化学习的步骤:教师在设计探究性学习时,应重视信息采集途径、问题提出、合作探究分析、想法验证的流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体验式学习——场景的体验与反思:提供适合学生年龄段认知特点的体验载体,适应于教学场合、组织条件,并能够驾驭好呈现过程 。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对引导过程和反思过程的教学设计,确保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突出重点,深度认知, 在体验之后能够有效加工,形成思维成果或对相关知识点加深认识,充分消化。 

表现性学习——表现性任务和评估的设计 :表现性学习方式强调在有限资源的校园环境中为学生选择可操作性强的表现手段、表现方式,创造出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喜欢且擅长的方式,如发布、发表、宣传、扮演、 描述、介绍、争论、艺术活动等, 向他人、小组、班级直接或间接地交流自己或小组所学和所生成的内容与结果。

教师基于知识点、课文内容设计学生需要完成的表现性任务(通常都是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优化,并在课堂上进行表现展示。 同时可以通过评定表、评价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互联网学习——泛在学习与信息整合:在这一阶段中,学习者首先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持续搜集原始的信息和知识碎片。学习者在这个整理的过程中了解其他实践者的主要观点、方法,初步形成自己的看法、设想。

当线上知识或信息获取到一定的程度时,学习者的思考逐步完整,学习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再加工。经过学习者个性化加工的新知识(文字、方案、作品)在经历多轮线上碰撞、线下优化后,在学习者认可的阶段,可以正式进入学习者独立审视、总结成果的过程。

融合的行动建议与评价

《指南》提出,希望对中小学“学习方式变革、学习场景重构”提供一个基本指引, 帮助学校和各学科教师尽快找准落地实施途径和方法。并建议学校和教师努力开展以下工作:

(一)深化研究、开展试点——各学校应基于本《指南》的导向深入推进与学习方式变革、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教科研工作, 并依托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科组和骨干教师,积极开展试点。各区教育局相关教科研指导部门应围绕“学习方式变革”、“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等主题制定专门的科研指导工作规划,整合科研力量、推动科研氛围、优化样板、推广经验,加快学校学习方式变革的步伐。

(二)开发课程、创新阵地——各学校应积极依托本《指南》 提供的建议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工作。面向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对学习时间进行重新规划,将各学科与创客教育理念的融合作为一个重要的校本课程生长点,利用好科学、数学、美术、综合实践、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外延性较强的学科师资力量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学科能力的补充训练以及“关键能力”的专门习练。切实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阵地。

(三)师资培养、延伸价值——各学校应积极支持学科教师开展方式创变、课程创研等创造性的工作,为教师提供接受培训、 演练的机会,帮助教师从服务型教师成长为生产型教师;教师群体应在本《指南》意见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弥补不足、加深认识、 实践演练,把握好融合创新的新机遇迅速成长。各区教科研指导门也应基于本《指南》意见,积极组织课程开发骨干教师培训和学习方式变革普及培训,设计新的教师评比标准和评比活动, 推动教师在融合、创变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组织优化、机制创新——各学校应在学习方式融合创新的大势所趋中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组织机制的优化提升,应积极发挥学科组统领课程创新策划设计的价值、积极拓展备课组实施教法学法变革的价值、积极探索年级组实施学生评价变革的价值, 并为这些有益的创变提供机制保障。

(五)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各学校应积极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为教师创新探索提供资源保障;借助微信等工具平台、 智慧校园平台整合高校学者、同行精英、企业专家等为教师的实践尝试提供策划与设计指导、工具与载体的支持以及成长过程的跟踪、创新试错的帮扶等。各区教科研指导部门应在此方面为学校提供全面的支持。

同时,《指南》提到,市教科院对以上工作的开展实施将在未来一年进行适时的抽查并根据进度开展全市的选拔展示评比活动或在相关业务的评估验收(尤其是“创客教育基地校”的评估验收)中加以体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 学校是否开展了本《指南》的专项学习并设立工作试点项目;

  2. 学校是否订立了《学习方式融合创新工作规划》并按计划实施;

  3. 学校是否有基于学习方式融合的校本课程研发工作规划并形成成果;

  4. 学校是否形成了在跨学科融合、创新学习场景建设方面有突出价值的骨干教师;

  5. 学校是否为相关工作开展了机制保障的创新实践以及相关资源的平台搭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深圳发布《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指南》,将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