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网络游戏成瘾是否会像物质成瘾一样引起成瘾者大脑功能和结构上的变化?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物质成瘾是一种长期、慢性的脑疾病。人们之所以会成瘾往往是因为成瘾物质会带给人极度强烈的欣快感,而这种欣快感与大脑中多巴胺的异常释放及回收有关;长期吸食成瘾物质会使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及相关系统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那么没有化学物质参与的行为成瘾——网络游戏成瘾是否也会引发游戏成瘾者的大脑发生类似的功能与结构上的改变呢?若真的会发生异常改变,那么大脑上功能和结构改变能否随着成瘾程度的改善而得到相应的改善呢?随着核磁功能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些问题得到了研究者们的深入探讨。
1.网络游戏成瘾者的脑功能异常
提到网络游戏成瘾,首先能想到的是成瘾者对网络游戏有着无比强烈的渴望,他们长时间地沉浸在游戏当中;一次次地推迟下线时间;当不能玩游戏时,往往会焦虑异常,坐立不安。研究者们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在看网络游戏视频及相关线索时,其眶额皮层、纹状体以及丘脑等与奖赏加工有关的脑区表现出比非成瘾青少年更强的神经活动。这些异常反映出网络游戏成瘾者往往优先关注与游戏有关的线索刺激;并对游戏赋予更高的价值,而游戏也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欣快体验。研究者们还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在完成一个简单的需要控制冲动反应的抑制任务时,其背外侧前额叶、前扣带回等区域表现出更活跃的神经活动,这表明游戏成瘾者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才能完成抑制任务。
然而,有趣的是,网络游戏成瘾者在完成决策等高级认知任务时,不仅行为表现比非成瘾者差,其前额叶的神经活动也更不活跃,表明其在完成简单抑制任务时所采用的“补偿策略”往往会失效。现实生活中,个体面临的情景、任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往往更高,例如在面对网络游戏的诱惑或者同伴的游戏邀约时,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就没有足够的“脑力”帮助他们控制行为,从而不顾消极后果地持续玩游戏。除了对网络游戏的强烈渴望和无法控制,网络游戏成瘾者还经常表现出焦虑与抑郁等情绪问题。多项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在加工与消极情绪相关的刺激(包括消极词语与消极面孔表情)时,成瘾者脑岛与梭状回的神经活动增强,而在背外侧前额叶、前扣带回、后扣带回、纹状体等区域的神经活动减弱,表明他们对愤怒的信息更敏感,且对负性情绪的控制更差,这也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十分吻合。
综合来看,大量有关脑功能的研究发现,与非成瘾青少年相比,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大脑的奖赏加工系统和认知控制系统在进行一系列的认知、注意、抑制、奖赏加工、决策及消极情绪调控任务时均表现出异常,这与网络成瘾青少年偏好游戏、不顾消极后果持续过度游戏、且不能有效地控制情绪、更多地采用游戏应对压力等行为表现非常一致。
2.网络游戏成瘾者的脑结构异常
网络游戏成瘾者的诸多大脑结构在发挥其功能时与非成瘾者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因为过度沉迷网络游戏,是否会让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大脑结构本身与非成瘾者就不一样呢?针对网络游戏成瘾者脑结构特点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前扣带回、后扣带回、脑岛等区域的大脑体积比非成瘾青少年较小。这些脑区主要与自我控制、奖赏加工等功能密切相关。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大脑体积不足更多地存在于大脑的颞叶与枕叶。这两处脑区分别是听觉与视觉加工的重要区域,研究者认为大量的网络游戏可能导致个体负责感知觉的脑区发生了变化。
综合来看,网络成瘾青少年可能存在大脑多个区域体积异常,且这种异常与特定的网络游戏使用及使用程度有关。需要注意的是,有关网络游戏成瘾者脑结构异常的研究较为零散,也缺乏长期追踪研究,因而也很难判断大脑结构异常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因果关联。
近期的一些干预研究还发现家庭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基于渴求降低的综合行为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网络游戏成瘾的程度、减少网络游戏使用时间,并降低对网络游戏的渴求。除了这些行为上的改善,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奖赏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功能及互动异常在干预后也得到了部分改善。这些初步的研究结果还需要在更多群体、更大范围的实证支持。
2013年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将网络游戏成瘾放入附录当中,认为这是一个“有待更多研究”的问题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根据其给出的定义,网络游戏成瘾是一种个体不顾消极后果过度网络游戏使用的现象。而即将在今年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1)中也将游戏障碍列入其中。这些变化反映出学术界和医学专业领域对这一随着网络时代而迅速发展的新型行为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调查显示,网络游戏成瘾的发生率为2%-10%左右,随抽样的群体、采用的工具而有所变化,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韩国等)尤为严重,并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群体中。近年来,网络游戏成瘾还呈现出低龄化及手机游戏成瘾等新趋势。
3.家长们如何帮助儿童应对网络(游戏)成瘾?
成瘾药物和赌博在很多国家是被严令禁止的,所以这些成瘾的后果虽然很严重,但控制却也相对容易。然而,与物质成瘾和赌博成瘾不同,网络已经成为当下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更使得线上线下不可分割;网络游戏(包括手机游戏)也已成为儿童青少年主要的娱乐方式。因此,家长们如何帮助儿童青少年有效地使用网络,降低网络(游戏)对儿童的负面影响至为重要。家长们应该在儿童刚开始接触网络(游戏)时充分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几点:
帮助儿童养成有限使用,选择使用,公开使用,工具性使用等网络使用行为习惯。结合美国儿童协会针对儿童接触电子屏幕的建议,在儿童接触网络(游戏)之初,就应该让儿童学生逐步养成健康使用网络的行为习惯,遵循有限使用、选择使用、公开使用和工具性使用等原则。有限使用是从时间维度上限制儿童接触网络(游戏)的时长;如针对0-6岁以下的儿童,考虑到电子屏幕对视力的不良影响,应尽可能少地接触电子屏幕和网络;而选择使用则更多地从内容的角度进行考虑,网络信息庞杂且良莠不齐,建议父母合理筛选对儿童长远发展有益的内容;公开使用是从使用方式的角度要求儿童只能在家中的公共区域(如客厅等)上网以便接受父母的监督和指导;而工具性使用是指儿童应更多地使用网络的工具属性,将其作为沟通、联络或信息检索的工具而非进行娱乐休闲的玩具。
提升积极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能力。压力和消极情绪与成瘾的关系密切,许多儿童都是将上网(游戏)作为一种应对压力、调节消极情绪的方式。显然这种消极的应对压力、调节情绪的方式往往只能取得一时的效果,且会带来更严重的消极后果(如网络游戏成瘾等);因而引导儿童以学会放松、积极面对、求助、解决问题、锻炼等方式积极地应对压力,以宣泄、转移注意力、积极再定义等方式表达和调节消极情绪,则可以更为有效地减少儿童在压力情景下的网络游戏使用,也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健康的替代性选择。儿童发展过程中具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网络(游戏)可以较好地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的需求,如成就需求、团队归属需求等。因而尽可能为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创建更多丰富、健康的线下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充分让这些活动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可以有效地减少儿童上网(游戏)的愿望和行为。
作者介绍:
张锦涛: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副会长。
(原文刊于《教育家》2018年5月刊第四期上,本文略有删改)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