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高教变革和产业升级时代的高考志愿填报

作者:黔财有话说 发布时间:

高教变革和产业升级时代的高考志愿填报

作者:黔财有话说 发布时间:

摘要:城市和专业的重要性大过学校名气,普通人家的孩子更需要考虑专业的实用性。

500399960_wx.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塞冬都觉得自己是高考填志愿时最幸运的人。

13年前高考时,贵州还是估分填志愿,塞冬的估分是671。北大清华的招生老师都说,按照他们那里的登记情况,我这分数还是差了点。

不甘心的我,给省内几所知名中学的好友打电话问了一圈,得出的结论是——许多人要么是高估了自己,要么是谎报分数阻吓对手。

最后的结果是:估分=实考分=提档线,我以全省最低分进入了北大。于是,此后每到高考,许多亲戚朋友都会来咨询我填志愿的心得。

在去年的《都2017年了,别再让高考志愿的老观念坑了考生》这篇文章中,塞冬认为:

  • 城市和专业的重要性大过学校名气,普通人家的孩子更需要考虑专业的实用性。

  • 计算机仍是工薪阶层最容易翻身的专业,金融、经济、法律这些热门社科的贫富差距极大,非名校学生不容易混出头。

  • 如今白手起家已越来越难,需要更多的将大学、城市、专业和父母、家庭的情况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今年高考季,也有朋友在后台留言问这个话题。于是,塞冬就在去年文章的基础上,继续谈谈对填志愿、选专业,以及未来个人发展的一些看法。

高教大变革

在探讨如何选大学挑专业之前,本节先做一个基本背景的铺垫:

我们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崇古”的心态,很看重一件事物的传统、历史和积淀。包括大学在内的许多机构也都喜欢强调自己悠久的历史。然而,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件事的重要性——当前正是建国以来少有的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实力急速发展、科研人员快速更新换代的年代。

如今,北大清华一年发表的CNS等顶级论文的数量,比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十多年之和还要多,北大清华的科研经费是20年前的20倍。

就像工业革命后100年人类创造的价值远超过去几千年文明史之和一样,在高等教育急速发展的大变革时代,各大学在过去10年内新引进的师资、新创造的学术成果,才是决定其学术水平的最关键因素。在评判一所高校高校和一个学科实力的时候,过于崇古已经有点落伍,我们更应该看一些新东西。

高教的变革速度到底有多块呢?我们来看一些数据:

有件事可能很多人已经没有印象了,一直到21世纪的头几年,中国最顶级的几所大学都还在强调一个指标——“教师博士率”。感受一下北大在21世纪头几年的状况:

“经过“十五”(2001-2005年)建设,北京大学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明显改善,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已超过60%”

也就是说,在塞冬入学时,北大教师中仍有近40%没有博士学位。

这件事放到2018年简直难以想象。现在不要说是北大,就是地方普通正规大学,没有博士学位也基本没法拿到教职。

再看看1998年,也就是北大百年校庆时——“目前北大已有650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其中近600人是中青年

当时北大拥有2300多位教授+副教授+讲师,其中有博士学位的只有650人。也就是说:20年前的1998年,在北大建校100周年时,只有1/4出头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

十多二十年前,中国顶级大学的基本面貌就是:本科教育水平极好、教师基础知识非常扎实,能大批量给美国顶级大学培养留学预备人才,而自身的国际一流学术成果很少。

当然了,那个年代主要是受时代条件所限。而且,只有硕士文凭,甚至本科、专科文凭的学者,也有一些能作出世界级的成绩——比如屠呦呦就没有博士学位。

但总的来说,“博士”是系统性科研训练的起点。能大规模、成批量地培养博士,就说明一个国家具有了工业化、流水线、标准化培养科研人员的能力,拥有了大批量能在科学共同体内合作和交流的人。

1961年,美国授予的博士学位首次超过1万人,而中国年产1万名博士的时间是1999年,比美国晚了38年。2007年,中国年授予博士学位超过5万人,2008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生产国。

但是,这里只是数量超过,更重要的还有质量。

在那个年代,能够跟踪国际上领域内的前沿知识,将其翻译成专著,再做一些结合国情的小应用和小创新,就算得上权威专家了——这样的博士生导师培养出的博士,普遍较难产出国际一线科研成果。

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翻翻清华北大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引进的海归老师的履历。除了少数特别有理想有抱负、想回国当大佬的牛人以外,大多数都是香港、澳大利亚、英国的非顶级大学博士——以当时国内的工资,也只能引进这样级别的人。

而现在呢?拿着美国top10大学博士学位、拥有一两篇顶级论文的优秀学术青年,都会非常担心自己不能踏入国内顶级名校的门槛。即使进去了,也只是临时教职,还需要干好几年才有可能转正(普遍实行tenure track制度)。

等新一代学生毕业了,5-10年以后,新一代的年轻老师就将在各大学中成为数量和质量上的绝对中坚力量——决定未来自己母校名声的,也将是这些新生代科研力量。

许多人看到这里会有疑问:

  • 是的,中国大学的年轻老师水平的确是在飞速提升,但这和填志愿选大学有什么关系?

  • 塞冬,你开头在说“历史积淀不重要,新生力量才重要”,可是,清北复交这些老牌名校引进的年轻老师也都是最好的,不是么?

我们接着看下节。

城市和大学

的确,大部分历史积淀深厚的老牌名校,同样也能吸引最顶级的年轻人才,但有一类高校例外——在历史上因为院系调整和三线建设获得了极大加成,而如今却因为地理区位等问题,难以吸引到优秀年轻老师的传统知名大学。

除了地域因素以外,另一个影响就是:由于变化太快,一所大学的“优势”、“劣势”学科也正在发生变化,传统的老观点不一定还有效。

地域劣势方面,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西北地区某著名大学。在去年公布的第四次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只有两个学科进入A类,属于985学校中最少的之一,且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

当然了,该校仍然是一个基础扎实的综合性大学,整体实力仍然不俗。排除掉地域特色的A类专业,我们以该大学获得B+的数学学科为例,来看一下其年轻教师的学历情况。

下表是塞冬总结的该大学数学学科老师(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中,最高学历毕业年份在2010年及以后的本科和博士毕业学校:

640.webp.jpg

可以看出,该学科的几乎所有新师资都是自己培养的学生——这种自我繁殖在10年前的中国著名大学里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远不如现在,高校教师待遇也不高,吸引人才乏力,更多只能靠内部培养、自我循环,这对学术的碰撞和交流是很不利的,也容易产生学科内的山头主义。 

而在过去10年,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研经费的增速超过经济平均增速,高校教师待遇大幅提升,知名大学的自我繁殖现象已经显著减少,从其他科研机构、从海外高校挖人越发普遍,人才大战愈演愈烈。像上表这样的年轻人才结构,在知名大学中已不多见。

相反的,我们来看另一个例子,不是211、不是985、也不是双一流的”著名高校“——深圳南方科大数学系的年轻老师学历:

640.webp (1).jpg

明显的,南方科大的年轻老师学历更加多元,且大都是境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

如果说南方科大是刚建立的新体制大学,和老大学不好比。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同样是偏远地区的知名大学——哈工大(所建立的深圳校区)。

哈工大深圳校区规模不大,没有单独的数学学院,于是我们看它的理学院,仍然是以2010年为界。显然的,其新师资的学历背景也非常多元,毕业院校也大都不错。

640.webp (2).jpg

“青年千人计划”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青年人才引进计划,截至目前已完成十四批,引进“青千”最多的7所学校,仍然是传统老牌的“清北复交浙南科”。顶级名校就不说了,我们来看一些让人有些意外的案例:

640.webp (3).jpg

上表中,除了飘红的以外,都是非三大经济中心的双一流A类高校。武汉和成都的四大名校表现抢眼,体现了这两个内陆准一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西安交大也不错,西安的整体表现比武汉成都略低一档次。

相对惨淡的,就是东北和西北(非西安)的传统名校。其中哈工大勉强还算可以,但需要注意的是,哈工大吸引的29位“青千”中,有14位是深圳校区的,如果只算哈尔滨本部,其表现和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差不多。

而表中飘红的深圳、苏州、上海的大学,虽然都不是“双一流”,苏大只是211,深大、南科大、上科大连211也不是,但是其吸引顶级年轻人才的能力,让许多双一流高校也难以望其项背。

塞冬的许多文章都说过——在后工业化时代,掌握资本的人和掌握知识的人愿意长期居住的地方,才更有未来。有些地方受天生自然条件所限,是难以强行拔高的。

特别的,国际名校毕业的年轻高校教师,其全球自由迁徙能力,可能是劳动者中最强的之一。各地各高校如何争取到他们的“芳心”,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举个例子:苏州大学是许多人公认的近年来进步最快的地方高校,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四大高校排行榜和ESI排名、以及诸多其他重要学术指标中,苏州大学现在经常能全国20名左右,超越许多双一流高校。

下面是2018年5月最新出炉的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苏大排第21位,超过了同济、厦大、东大、天大、兰大等知名双一流:下图来源由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总结,文件中还包含了对各高校各学科实力变化的详尽分析,值得一看。

640.webp (4).jpg

苏大成功的经验就在于引进人才,而苏大引才的经验也很简单——有钱、有诚意。苏大的人才引进工作在海外高层次人才中是“有口皆碑”的,来看一篇2013年科学网的新闻。

640.webp (5).jpg

近年来,许多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都在加大从海外和从国内顶级大学吸引人才的力度,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传统上各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也正在发生变化。

最近,塞冬的一位大师兄正考虑回国,在看沪深两地的机会。上海某top2高校开出的offer是税前40多万/年,而深圳某高校给的工资,加上深圳市政府的人才补贴,一年算下来税前年收入是上海的3倍多——这样的差价不能不让人心动。

总的来说,深圳、苏州这俩并没有多少高等教育积淀的城市,正在快速地将经济优势转化为教育、科研优势。而上海、杭州这样的传统教育强市,也正在通过扶持市立高校(上大、上科大)、民办高校(西湖大学)、中外合办高校(上海纽约大学)等方式来继续提升其科教优势。

在人才自由流动的当下,这样的大趋势是无法人为扭转的。内陆的非中心城市想要吸引顶级青年人才,需要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何况物质和经费上的优势是站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这一边。

当然了,塞冬并不是说偏远地区的传统强校就没有希望,更不是说考生们不应该去报考,这里想要说的是——考生应该多的将自己的需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 传统强校在本科教育、校园风气、文化沉淀,特别是校友资源和社会影响力方面,比新兴高校要强大许多,拿着非985、非211的新高校文凭,在面对工作单位和社会人群时,可能需要更多的解释。在偏远传统强校接受本科基础教育,然后到发达地区读研、工作,这是不少人选择的道路。

  • 传统强校在某些学科上具有极强优势,比如哈工大第四次学科评估中的A+档学科:机械、控制,以及A档学科计算机,衍生出了具有很强影响力的哈工大系机器人产业。除机器人外,再举个例子:哈工大的SCIR实验室是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国内数一数二的,百度高级副总裁王海峰、腾讯AI实验室NLP负责人周连强、阿里iDST NLP负责人郎君,都出自该实验室。这种实验室的学生在研一、研二就会被各大互联网公司“高价订购”。

总结下就是,在高教大变革的时代,家长和学生要更少地相信传统印象,而要更多的去挖掘能体现高校和学科新进展的新指标。不然就会犯海湾战争前伊拉克误判自己的错误——各类武器装备在数量上规模庞大,但基本都是军事装备革命前的产品,整体比美军落后一两代,在战争中吃了大亏。

如何快速地评判一所高校、一个学科在学术上的新进展呢?塞冬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教育部学科评估:该评估堪称中国高校几年一度的奥运会竞赛,有极大影响力,还可以从历次评估中发现高校学科变化的趋势。

  • ESI学科排名:看各高校进入全球1%的学科有哪些。

  • 直接上高校官网:查找自己心仪的专业的年轻老师学术背景、新引进人才的水平。

  • 逛逛相关的网站、论坛:百度贴吧、网大(netbig)论坛、水木社区高考版等。

  • 最直接的,就是厚着脸皮多找人、多问人,多咨询在高校就读的师兄师姐,避免遇到一些大坑:比如自己对某专业所学内容的认知和实际情况完全不符。

当然了,各项指标都有其优缺点,权威如教育部学科评估,也有不少槽点,需要将各方面信息综合起来判断。

看到这里许多人仍然不免有疑问:大学本科主要是打基础,你说的这些都是科研水平的好坏,是硕士、博士才应该考虑的问题,高考时就过于关注老师的科研水平是不是太早了?

这里就不得不提当前中国的就业环境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我们继续看下一节。

直面产业升级

老读者们应该都能感受到,近期塞冬的文章全在讲中国的信息产业,讲中国的IT公司在国际化和产业升级上取得的进展:《有理想的中国IT企业,正在全球攻城略地》《破局”中国芯“》《何以“京深杭”(上)》。

在专业选择方面,塞冬也是历来鼓励理工科学生继续报考信息产业相关专业——以计算机为第一志愿,以自动化、电子、微电子为“备胎”。

中国的人均GDP将在今年突破1万美元,在从1万到2万美元迈进的阶段,全球新兴经济体(日、韩、台、中国大陆沿海发达地区),无一不是以信息产业为主要抓手。

除了“京沪深杭”以外,塞冬此前所描绘的“长江流域IT产业带”,内陆的新兴巨头——成都、武汉、合肥等,也无一不是把信息产业视作最大的战略支柱,试图建设从互联网到芯片的“全产业链”。

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告别超高速增长的当下,也只有信息产业(从人工智能到芯片到互联网到智能手机到上游零件)仍然在保持高速增长,并且在持续进行产业升级。

在《何以“京深杭”(上)》中,塞冬讲述了最新一代的独角兽企业和此前的互联网公司有何不同:

大比例的新创公司以技术而不再是以业务为导向:人工智能、AI芯片、大数据、新能源汽车…传统互联网巨头也正在高投入向这些领域进军,而技术导向的结果就是——相关领域人才薪水的大跃进。

塞冬2012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互联网公司,当时的同级小伙伴们都会有些感慨——互联网的基本格局已定,我们新一代很难再向上一代那样获得财富的快速提升。

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过去几年,新创公司层出不穷,从移动互联网到O2O,再到信息流、短视频、人工智能,公司的估值从几亿美元跃升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普通员工在其中也获得了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股权收益。

而那些没在创业公司、选择呆在稳健的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技术类普通员工,其获得的物质收入,也同样远超传统行业——知名互联网公司技术岗,毕业税前20-40万/年,工作5年后税前50-150万/年,是当下北京市场的普遍价格。

更重要的是,由于需求量极大,这样的收入水平并非只有顶级名校计算机系毕业生才能获得。“条条大路通计算机”,这是中美两国发达地区就业市场的真实写照:

  • 普通大学—>考研到名校计算机

  • 名校计算机—>名校计算机读研/或者直接工作

  • 名校非计算机专业—>名校计算机读研

  • 名校基础学科顶级学生—>基础学科博士—>绕了一圈最终转行到计算机

从完全没有听说过学校名字的计算机系毕业生,到清北最顶级的基础学科博士,在如今的互联网就业市场上,这样背景差异极大的案例都广泛存在。

那么,最便捷、最高效的路径是哪条呢?就塞冬的观察来看,占据岗位核心位置、成功年龄较早的,往往都有这样的背景:

  • 名校信息类本科专业,在本科时就很幸运的进入热门方向知名老师门下从事科研工作。

  • 硕士/博士毕业时,已经是有多年相关经验的业内专家,毕业后直接拿到其他人工作几年后才能获得的高岗位、高收入。

和上面所说的哈工大SCIR实验室类似,国内几所计算机强校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热门方向的学生,很难在应届生就业市场上看到他们的身影,这些学生大都早早地被知名公司预约订购、在校期间就参与实习,或者和老师一起与知名公司开展联合研究项目。

而更加少数的精英,如塞冬此前文章所说的,毕业后就直接开始了创业,在30岁左右的年龄就成为业界翘楚——当然了,这些过于个例,不具有代表性。

小结一下就是:中国IT公司面向技术的产业升级,对技术类学生的要求也更加迫切,越早接触前沿科研的学生,在就业时竞争优势也就越大。

而且,如上文所说,随着国内知名高校年轻老师的快速更新换代,本科生所接触的老师水平也在急剧提升:

一个优秀的中国高中生,如果他高考发挥很好,考上了顶级名校。那么,他在不同的年代,接触到的将是水平完全不同的老师:

  • 如果他是一个70后,那么他的大部分老师都不是博士,在本科期间他能学到不错的基础知识,然后准备GRE/雅思/托福,在海外名校才开始正经的科研训练——新东方赶上了这波出国大潮创业成功。

  • 如果他是一个80后,那么他的大部分老师仍然是无法跟上国际前沿的“老土博”,每个学院只有少量几个从海外二流大学回来的年轻老师能带着个别学生做一些相对还算靠谱的科研训练。

  • 如果他是一个90后,如果他在本科期间学习很好,那么他就能有幸跟随学院里很少有的、刚从海外回来的学术大牛,做一些国际前沿的研究,甚至在本科期间就有不错的科研产出。

  • 如果他是一个95后,那么即使他不是学习最优秀的,他也有机会跟着刚从斯坦佛、哈佛归来的年轻老师一起做研究(回国的顶级名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学院里的年轻老师大部分都发过国际顶级期刊会议,带着本科生作出国际一流成果的案例也不再稀罕。

甚至,如果他是一个特大城市学习很好的05后,那么他在中学里的老师,都基本是海外名校和清华北大的博士——看看人大附中新招聘老师的学历:

640.webp (6).jpg

老师和学生普遍水平的提升,带来的就是应届生就业市场上对学生更高的要求。

在塞冬毕业的时代,只要学校和专业ok、编程能力合格、传统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突击两天复习一遍,基本都能拿到知名互联网公司技术岗的offer。

而如今,几乎所有的应届求职者在大学期间都或多或少参与过深度学习、大数据相关的科研项目,许多应届生的水平都超越了工作两三年的老员工。只会上课时学到的基础内容,想拿到好的offer,已经是远远不够了。

当然,塞冬连续两年鼓吹信息类学科,都针对的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需要靠自身奋斗获得劳动收入,选择实用的、好就业的专业,是永远的主流需求。

下面是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分行业工资:

640.webp (7).jpg

信息服务业连续两年超过金融位居第一,信息服务业首次超过金融是2016年,当时的增速分别是9.3%和2.3%。2017年信息服务业的增速是8.7%,金融是4.6%,继续拉大和金融的差距。

ps: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城镇非私营单位包括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等单位。

下面是1995年和1996年报考北大的高考状元的专业选择,除了当年大火(后来很坑)的生命科学以外,其余仍然是经济、金融、计算机这样的热门专业。过去20年,中国成绩最好、最聪明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选择。哪怕是天天把基础学科重要性挂在嘴边的施一公,年轻时也曾读过计算机的硕士课程。

640.webp (8).jpg

顶级学生不选择基础学科,其主要问题就在于——就业出路太少,付出相同程度的努力,获得的收入回报性价比太低。

这里并不是说基础学科不重要,相反,当前正是中国基础学科大发展的时代,高校开出的教职薪水节节攀升、各大高校挖人热情空前高涨——当然,要想进去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内名校基础学科本科—>美国顶级名校基础学科博士—>产出国际一线水平论文—>回国内知名高校拿教职—>当好几年“临时工”后转正,这样的道路对绝大多数人是极其艰难的。

但是,除了学术路线以外,由于国内各领域的产业升级,许多子领域的新创公司也在崛起,由此带来了对相关领域的金融、证券分析工作岗位的增加。名校基础学科—>券商/投行/基金行业研究,也是不错的出路。

总体而言:就业面越窄、收入方差越大的专业,越需要名校经历,毕竟在这些领域,高收入的岗位就那么点,“名校”是最简单的简历筛选法。金融、法律这些社科类的好专业,以及基础学科,都是这样的例子。

不过,和高考越来越不能定终身一样,初次就业也早也不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在竞争激烈、收入高的市场化行业,终身学习、时刻准备被年轻人淘汰,是一个残酷的事实。想要到互联网公司淘金的同学们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最后对本文做个总结

如今是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看待高校和学科实力要更多参考新数据和新指标,关注各机构引进年轻科研中坚力量的能力。

信息科学,仍将是中国从人均1万美元提升到2万美元道路上起引领作用的产业,“互联网泡沫”论喊了20年,但高分学生仍然趋之若鹜并获得了财富上的极大成功。

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年轻学生在大学里就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光掌握基础知识,就业竞争力将大不如前。这也是学生们需要更多关注高水平年轻老师的重要原因。

基础学科的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获得成功,但如今也是中国基础学科发展前所未有的黄金年代,无论是从事科研、还是进行相关的行业研究,出路都比以往要好要多——当然了,竞争激烈,难度也在增加。

好大学和好专业,并没有确定的答案,要仔细梳理全家的资源优势,尽早想清楚未来的就业打算,从地域、家庭等方面综合考虑,不要光图名气。大学生、甚至名校大学生,如今都不是稀罕物,名气的用处越来越小,符合自身需求、实用才是关键。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黔财有话说 ”,作者寒冬。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黔财有话说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黔财有话说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高教变革和产业升级时代的高考志愿填报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