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今日头条
芥末堆7月3日文,近日,网传消息显示不少头条号运营者收到了开通付费专栏的邀请。从今日头条的通知来看,用户可以通过“功能实验室”上传付费专栏,并通过今日头条APP分发,而用户可选择购买和订阅。
芥末堆为此求证今日头条,对方回复称付费专栏目前还处于内测阶段,此外并未披露更多内容。
今日头条的付费专栏是什么样的?据悉,头条号作者可以进入“创建专栏”页面,选择创建免费或者付费的专栏,并选择是否付费。此外,对于付费内容,头条号作者可以设置“限免推广”,以获取更多的曝光和推荐。
知识付费早已不是新鲜的名词,目前市场上既有得到、知乎、喜马拉雅FM、果壳等较早的大玩家,也有豆瓣、蜻蜓FM、荔枝微课、新世相等后入局者。时至今日,今日头条这一巨头才开始入场,晚了吗?面对诸多对手,它又将如何突围?
从流量到粉丝再到内容付费
在急速发展中,知识付费产生了图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态,在功能、场景上也愈加多元。尽管经历了市场的洗礼与资本的“狂轰滥炸”,消费者的付费习惯有所改观,但知识付费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从狂热逐步走向理性,走向成熟。
以视频网站、音乐平台走过的路来看,培养碎片化阅读付费习惯将是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意味着今日头条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相比多数知识付费平台定位于一线城市“知识青年”,今日头条瞄准了另一波人:其用户如同新闻资讯的定位一般,下沉到了广大的农村。
回顾去年年底的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我们或许能够理解张一鸣的商业变现逻辑。在会上张一鸣表示,今日头条将从智能推荐走向智能社交,开启粉丝红利期。变现途径为“流量-粉丝-付费用户”。
此前,头条号作者的粉丝红利还停留在流量转化的广告收益分成上。但今后,变现方式将越来越多元。张一鸣曾表示,“付费用户才是内容变现环节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就在昨天,今日头条在广西灵山苏屋塘村举办了首届三农创作者大会暨金稻穗计划启动仪式。会上今日头条宣布,在未来一年内至少投入5亿元,补贴三农创作者。
苏屋塘村是今日头条三农创作者巧妇9妹所在的村庄,而巧妇9妹的故事就是今日头条粉丝变现的最好诠释:9妹以前在广东打工,后在侄子帮助下开通了头条号,开始拍摄美食、农活、打理果园的乡村生活视频,结果在头条平台上大受欢迎。巧妇9妹通过头条号引流到电商,每月流水过百万。很多村民也把农产品交给9妹售卖,卖出了300万的水果。
“生于土地”的头条,能否把根扎得更深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乡村常住人口5.7亿人,约占总人口42%。可以说,这是一个庞大、空白的市场:乡村民众刷的不是知乎,而是头条。
农民对三农信息的需求一直存在。而今日头条的三农信息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种植技术内容,二是农村人文风光,三是农产品销售。
头条平台上有3万多个三农创作者,2017年他们发布的图文和视频,被阅读了240亿次。三农这个垂直领域,是流量巨头今日头条之中最大的板块,也是其平台上最受欢迎的内容。以此来看,今日头条从农村用户切入知识付费,也就是正常操作了。
谈及头条,不得不提的则是另一巨头腾讯。前段时间,月活10亿的微信对订阅号作出大幅改版,订阅号呈现形式更加接近信息流。而以信息流起家的今日头条,如今也对内容生态做出调整。
腾讯此前虽有知识付费的尝试,微信付费订阅却还未问世。今日头条的内容布局,并非刚刚开始,而是酝酿已久的产物。由于定位不同,今日头条的内容付费和微信并没有太多可比性。
今日头条的挑战,还在于优质内容的生产与变现渠道的打通。在内容方面今日头条长久以来受到多方诟病。为了把控内容质量,此次的“付费专栏”的创建,在提交后需要经过官方的审核,如果包含违规词和广告信息则不会通过。在变现渠道方面,今日头条的内容付费,更像是一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放低知识付费的“身位”,触及更广的基层。
此外,国家对三农重视较高,扶贫是长期的课题。今日头条打造的内容付费,若能真正服务好三农,不失为一次好的尝试。至于能否借助扶贫的政策东风在农村地区扎好根,占据基层知识付费市场,今日头条需要面临的挑战还很多。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