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研究:路径与要素

作者:中国电化教育 发布时间:

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研究:路径与要素

作者:中国电化教育 发布时间:

摘要:以“知乎”为个案

john-schnobrich-520019-unsplash.jpg

图片来源:Unsplash

摘要

目前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在知识分享社区中存在大量的泛在式的知识传播现象,研究其传播规律是知识传播的核心问题,对提高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效果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信息传播理论、泛在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知识分享社区“知乎”为个案,提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路径与要素。其路径包括知识诉求阶段、知识交换阶段、知识再生阶段三个阶段,其要素包括融合性的传播主体、个性化的传播目的、泛在化的传播方式、参与式的内容生产、聚合性的传播内容、再生式的知识转化和良性的传播效果。最后运用问卷调查、T检验和单因子方差分析等分析方法,总结了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的九个影响因素:个人特征、使用与满足、社区环境、利他心理、信任、自我价值、群体交互、知识自我效能和认可度。 

关键词:泛在学习;知识分享;知识传播;知识诉求;知识交换;知识再生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互联网+”创造了教育发展的新生态,对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型社会意义重大。“互联网+”具有开放、共享与创新等特性,出现了分享经济模式,而知识分享是其中之一,教育教学、专业培训、信息咨询、经验分享、众包、众创、众智等知识分享现象不断涌现。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在2017年2月发布了《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报告中估算,2016年知识技能领域市场有610亿元的交易额,同比增长205%,用户约3亿人[1]。知识共享服务的市场初具规模,需要研究这种传播现象,掌握其传播规律。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网络学习型社群在泛在学习环境下有了新的发展。网络学习社群塑造了集体分享的文化,学习者通过互联网,建立共同目标,分享观念、知识、经验、信息和策略,集体开展探究行动,以使社群的知识与能力得到扩展[2]。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分享社区的观念、知识、经验、信息和策略分享形成了新的传播规律,泛在式的网络传播,以及参与式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使学习者可以方便地利用互联网寻求信息、获取知识[3]。

目前对知识分享社区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从知识传播角度对其研究还是相对少,且不全面,特别是关于知识分享社区的传播过程中的知识分享与再生研究欠缺。本研究将分析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通过对知识分享社区的传播路径及知识分享与再生进行研究,进一步丰富关于知识分享社区知识传播的相关理论。这种对知识分享社区中知识产生、交换与再生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同时也对促使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建构,建设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知识分享及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分享路径

(一)知识分享及其特性

Davenport 和 Prusak指出知识分享是个体和集体之间开展知识交换的过程[4]。该定义强调了知识分享的过程。Hansen 和 Avital指出知识分享是以个体间的经验和知识交换为基础,以达到共同创造新经验和新知识的行为[5]。该定义强调了知识分享的结果。周密等认为知识分享是知识拥有的个体以某种形式将知识传达给知识接受个体的过程,知识接受个体通过倾听与询问等交流方式实现知识的转化[6]。该定义强调了知识分享过程和结果的结合。因此本研究的知识分享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知识传递过程的知识交换阶段,二是知识转化过程的知识再生阶段。知识交换阶段是知识创造与再利用的前提,知识再生阶段是知识交换与分享的目的。

(二)知识分享社区及其知识分享路径

知识分享社区是在网络中开展知识分享活动的虚拟社区,是网络学习型社群的一种。针对知识分享社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内容研究、用户研究、运营与营销模式研究。

在内容研究方面,袁毅等从信息传播角度提出知识传播的机制[7]。张萌从用户为中心的内容生产视角提出了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8]。贾佳认为知乎在信息量、完整性、说服力等维度上优于百度知道[9]。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是基于用户在社区提出的知识诉求[10]。

在用户研究方面,对于用户持续贡献知识是研究的热点。研究从社会资本和主观规范角度[11]、认知情感角度[12]、用户性别[13]、意见领袖[14][15]等对知识分享社区的用户进行了研究。

在运营与营销模式方面,何欣以内容生产和微博矩阵为切入点,分析了知识分享社区运营思路[16]。郝振娇研究了知识分享社区广告价值和营销策略[17]。刘丹从游戏化营销来对知识分享社区的收益模式进行研究[18]。李丹从产品功能、运营管理和用户三方面对比了中美知识分享社区知乎和Quora[19]。

因此,针对知识分享社区中用户为中心的特点,用户的知识需求是内容传播、运营与营销模式的基础。本研究认为知识分享社区中知识分享路径包括三个阶段:一是知识需求产生的知识诉求阶段,二是知识传递过程的知识交换阶段,三是知识转化过程的知识再生阶段。

三、知识传播与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要素

(一)知识传播及其特性

知识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知识拥有者通过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向其他社会成员传递自己的知识信息,并期望获得某种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过程。社会化媒体知识传播具有的特征如下:泛在化的知识传播方式,微型化、碎片化的知识传播内容,身份模糊化的知识传播主体,社会化的知识传播环境 [20]。网络环境的知识传播具有主体融合、全民参与、渠道融合和即时互动等新特点[21]。因此,本研究认为知识传播具有传播主体融合性、传播方式泛在性、传播行为参与性、传播内容聚合性、知识转化再生性。

(二)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的要素

目前对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的研究有两类,一是从信息传播角度研究,二是从知识生产角度研究。

从信息传播角度,倪延年指出知识传播系统由八个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22]。刘佩等认为知识分享社区中网络关系节点具有幂律分布特点,属于“小世界”的网络关系[23]。郭海威等总结了知识传播的分类模式[24]。苑宁认为知乎更重社区文化,强调意见领袖[25]。Luo等调查了影响社区中知识贡献的因素[26]。

从知识生产角度,胡青发现网络知识社群多样化的知识生产方式、个性化的知识归类与储存、立体的知识传播渠道以及圈式与层级式的知识传播模式让网站内的知识传播活动十分活跃[27]。韦勇娇认为认知盈余迫使人们有分享的欲望[28]。

本研究结合网络知识传播的特点,融合信息传播与知识生产,本研究认为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包括以下七个要素:

1.融合性的传播主体:传播主体的融合性,使传者和受者平等地参与知识分享社区中的知识传播过程。在传播主体的参与中,由社交网络形成的用户关系,也会出现意见领袖,影响传播过程。

2.个性化的传播目的:知识分享社区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记录传播主体访问的时间、路径、行为、地点等信息,构建出传播主体的个性化用户画像,分析其传播目的,进行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服务推送。

3.泛在化的传播方式:在泛在学习环境下,社区会建立个体模型,通过对个体的行为记录和行为诊断,对个体进行评价、监控和内容推送[29]。泛在化的传播方式给知识传播提供了多样的传播渠道,同时也让传播主体的知识传播与其所处的物理环境紧密结合。

4.参与式的内容生产: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分享社区中,融合性的传播主体共同参与传播内容的生产,形成了UGC的生产方式,这种内容生成方式更能适应用户需求,其内容更加个性化及偏重社交功能。

5.聚合性的传播内容:知识分享社区对传播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知识归类与储存,形成内容聚合、内容策展。这种方式不单是对内容的归类整理,也是一个内容的再生产,形成推送主题,发起讨论话题,组织圆桌会议等,会吸引受众持续关注某一主题内容,增加用户粘性。

6.再生式的知识转化:日本学者Nonaka等提出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转化的螺旋知识创造模式[30],包括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及内部化。在知识分享社区中,传播主体之间知识的传播可以实现四种转化,知识在这种螺旋上升的知识循环创造体系中转化,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再生。

7.良性的传播效果:从传播主体的需求出发,关注其内容生产的质量,通过泛在化的传播方式,满足传播主体的参与传播需求。在传播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同、满足群体交互的社交需要、形成知识自我效能、增加了社区的认可感,形成良性循环的传播效果。

四、知识分享社区“知乎”的知识传播路径与要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对象

基于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路径与要素的研究,以知识分享社区“知乎”为个案,分析其传播的路径、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选择“知乎”为个案是因为:第一,“知乎”是典型的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分享社区。“知乎”的用户基于社会网络组成,具有融合性的传播主体;“知乎”用户可设定关注的话题并接受其推送信息,具有个性化的传播目的;“知乎”有电脑版和移动客户端,支持泛在化的传播方式;“知乎”用户可以参与问题的公共编辑,支持参与式的内容生产;“知乎”推出圆桌、专栏、书店、日报、周刊等应用,形成聚合性的传播内容;“知乎”实现知识的增值与创新,形成再生式的知识转化;“知乎”已形成良性的传播效果。第二,“知乎”拥有数量大、使用黏性强和满意度高的用户群体,对分析其传播的路径、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代表性。据“知乎”与艾瑞的《知乎用户刻画及媒体价值研究报告》,2017年10月,“知乎”拥有上亿的注册用户,2600万的平均日活跃用户,超过4000个机构号;“知乎”用户单次使用时长为11.2分钟、单日使用时长为35.8分钟,在使用黏性方面超过其它同类平台;“知乎”平均分为8.2分、净推荐值(Net Promoter Score, NPS)值为33.7%,用户的满意度高。

 (二)研究框架

根据上述研究,形成了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路径与要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640.jpg

第一阶段,以融合性的传播主体为中心,根据不同的传播目的,通过互联网的不同媒介,以泛在化的传播方式,在社会化媒体知识分享社区中提出知识诉求。

第二阶段,传播主体同时作为传播者和接受者参与知识分享社区的内容生产和内容聚合。作为传播者,以提问、回答、讨论、推送主题、发起话题、组织圆桌等方式,在泛在性学习网络中参与知识的交换;而作为接受者,以关注、浏览、讨论、接收推送、参与话题、围观圆桌等方式,在泛在性学习网络中参与知识的交换。

第三阶段,传播主体在知识分享社区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循环转化,达到知识的再生,形成良性循环的传播效果。

(三)研究假设

本研究提出知识传播路径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假设:个人特征、使用与满足会影响知识诉求;社区环境、利他心理、信任会影响知识交换;自我价值、群体交互、知识自我效能、认可度会影响知识再生。

1.个人特征会影响知识诉求。有研究发现,学历和工作经验会影响其知识分享的态度[31]。在知识传播过程,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工作经验等特征因素会影响知识传播中的知识诉求。

2.使用与满足会影响知识诉求。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个人接触媒介是以特定的需求为基础,在接触活动中满足了个人需求 [32]。这种需求包括知识需求、交往需求、心绪需求、自我认同需求等方面。

3.社区环境会影响知识交换。网络环境可以促进使用动机[33]。技术接受模型(TAM)提出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是用户认为容易使用某个特定系统的程度的决定因素[34]。因此,知识分享社区的有用性、易用性、社区制度、氛围也可能是影响用户参与知识分享社区知识传播。

4.利他心理会影响知识交换。利他心理即在帮助他人解决一些问题时自己会感到很有意义,很快乐。基于利他心理,个体不计回报,会认为自己共享的信息能为别人带来的更大的收益,超出自己的付出成本[35]。

5.信任会影响知识交换。信任是知识分享社区进行知识分享主要影响因素[36]。知识分享社区的信息是否能够得到受户的信任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参与社区活动的程度,从而影响受众在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程度。

6.自我价值会影响知识再生。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的实质在于其对社会的共享。在知识分享社区中,个人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同时,自我价值得到了满足,促使个体更原因参与知识的传播。

7.群体交互会影响知识再生。知识再生是在知识传播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互动[37],隐性知识转化需要通过群体互动达成。因此,知识分享社区中群体交互激发知识的共享和再生,满足受众的知识需求。

8.知识自我效能会影响知识再生。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的行动过程和能力的判断,判断自己是否能完成设定的目标 [38]。知识自我效能在本研究中是指知识分享社区中用户对其自身的专业知识的自信。

9.认可度会影响知识再生。认可度有助于个体对社区产生忠诚和信赖,是指个体对本社区产生的归属感和积极的感情[39]。个体对社区的认可度高会更愿意参与社区中的知识传播。

(四)问卷设计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知识分享社区“知乎”的知识传播进行分析。问卷设计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特征统计、第二部分为知识诉求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为知识交换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为知识再生的影响因素。第三、四部分问卷采用里克特量表,以“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和“非常同意”分5个等级,分别赋1至5分,分数越高表示对选项的同意程度越高。

利用设计的问卷进行预测,收集得到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问卷的信度,计算得到Cronbach Alpha可靠性系数为0.836,显示出问卷的信度符合要求。

(五)问卷发放

利用“问卷星”网站发布问卷,从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共回收260份问卷,其有效率是100%。

(六)调查结果

1.个人特征分析

调查中85.15%的调查对象年龄集中在21-40岁。65%的用户学历为大学本科,31.54%的用户工作时长为5年以上。

2.知识诉求分析

调查表明,46.92%的调查对象使用知乎的时长超过三年,具有较长的使用时间。

使用方式上,78.85%的调查对象主要是使用知乎在已有问题中寻找所需信息,50.33%的调查对象接受邀请回答问题,45%的调查对象对答案进行点赞、反馈、收藏或评论, 40.77%的调查对象主动回答问题。由此可见,知乎用户使用知乎的目的主要是在已有回答中寻找所需信息。

使用目的上,调查对象使用知乎82.69%的目的是学习,52%的目的是娱乐,40.77%的目的是自我效能,22.69%的目的是社交,10.48%的目的是帮助他人,6%的目的是展现自我。由此可见,大部分知乎用户使用知乎的目的包括学习、娱乐、自我效能、社交。

3.知识交换分析

知识交换分析量表的得分率如表1所示。

640.jpg

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在知乎上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是有意义的,在知乎上分享知识为别人带来的收益大于自己的付出,且认为知乎的内容比较准确令人可信,此外,认为知乎的界面简洁清晰,易于操作,社区氛围严谨、理性和友好。

4.知识再生分析

知识再生分析量表的得分率如表2所示。

640.jpg

由此认为,大部分调查对象对知乎的用户感到亲切,对知乎有强烈的好感,且对知乎有一种归属感;相信自己有能力提供其他成员认为有价值的知识,为其他成员提供新知识会体会到存在的价值,会积极回答他人问题等。

(七)结果分析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检验性别与知识再生各个方面自我价值、群体交互、认可度、知识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Sig值分别为0.879,0.211,0.290以及0.069,均大于0.05,因此认为性别与知识再生差异不显著,不是影响知识再生的因素。

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方法,检验个人特征因素项、知识诉求、知识交换3个方面与知识再生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结果如表3所示。

640.jpg

由此得出,年龄、学历、工作经历、使用时间、使用方式与目的、社区环境、利他心理、信任等因素与知识再生各个方面自我价值、群体交互、认可度以及知识自我效能显著性Sig值均小于0.05,达到显著性差异。因此认为以上各个因素与知识再生有显著差异,是影响知识再生的因素。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1.在个人特征方面,使用时间与知识再生具有正相关,使用时间长说明用户对社区的认可,以此为基础用户有更大的可能参与到社区的提问、回答、评论中;工作经验较丰富的用户更愿意在知乎上共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学历对知识再生有正相关,说明一些问题的回答与知识的再生需要专业知识才能实现。

2.在知识诉求方面,即从使用与满足来看,用户主要使用知乎寻找所需信息,其次是回答问题以及评论答案,这种行为表明用户对知乎的知识质量的认可。高质量有价值的问题解答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进入知乎进行讨论,促进了社区的知识再生。

3.在知识交换方面,社区环境、利他心理和信任对知乎的知识再生都有正相关。社区的易用性和有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用户是否继续参与到该社区的问答中。而利他心理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对回答他人的问题,共享自己的知识获得满足感。对社区的信任也是促进用户参与社区的知识再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研究讨论

(一)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传播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快速发展,将带来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育模式的变革。知识通过泛在学习环境传播,更加广泛地覆盖长尾用户,能够将社会上各个行业的知识发掘出来,通过这种有力量的知识分享,创造新的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不同教育目的的知识传播规律,研究新的知识传播模式,更好地满足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二)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以用户为中心,具有很强的问题解决意识。在这种学习社群中,用户生成内容,围绕用户需求开展知识的分类、整理、存储、分享、推广、运用和创新。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形成了主体融合性、传播方式泛在性、传播行为参与性、传播内容聚合性、知识转化再生性等特征,研究其特性,利用知识分享社区开展知识传播实践,对提高教育的精准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受到个人特征、使用方式与目的、社区环境、利他心理、信任等因素影响。为了提高其知识传播效率,应该研究网络传播理论和技术,探索知识分享社区系统化管理运营体系,从内容研究、形式研究、用户研究、机制研究等方面形成新型的管理运营体系,优化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建构一个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国家信息中心.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DB/OL]. http://www.sic.gov.cn/News/250/7737.htm, 2017-09-29.
[2] 王千幸.以“网路同侪教学”建构“网路学习社群”之行动研究[J].台湾师大学报(科学教育类),2003, (1):119-142.
[3][23][33] 刘佩,林如鹏.网络问答社区“知乎”的知识分享与传播行为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 2015,(6):109-119.
[4] Davenport T H, Prusak L.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J].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2000, (8):396-397.
[5] Hansen, S., & Avital,M. .Share and share alike: the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influences on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J]. Sprouts: Working Papers on Information Environments, 2005,(1):1-19.
[6] 周密,赵西萍等.基于知识共享意愿的员工信任关系的建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1):112-115.
[7] 袁毅,蔚海燕. 问答社区低可信度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11,(6):171-177.
[8] 张萌.社会化问答社区——“知乎网”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14,(14):72-79.
[9] 贾佳,宋恩梅等. 社会化问答平台的答案质量评估——以“知乎”、“百度知道”为例[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3, (2):19-28.
[10] Kim Y, Choi T Y, Yan T, et al.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of supply networks: a social networks analysis approach[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1,(3):194-211.
[11] 樊彩锋,查先进. 互动问答平台用户贡献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3, (3):29-38.
[12] 姜雪. 问答类社区用户持续知识贡献行为实证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 2014.40-42.
[13] 金晓玲, 燕京宏等. 网络问答社区环境下持续分享意向的性别差异研究[J]. 电子商务, 2013,(5):41-62.
[14] 王秀丽. 网络社区意见领袖影响机制研究——以社会化问答社区“知乎”为例[J]. 国际新闻界, 2014, (9):47-57.
[15] 肖宇,许炜等. 网络社区中的意见领袖特征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1,(1):150-156.
[16] 何欣. 移动互联网时代Web2.0社区聚合类网站运营策略[D].兰州:西北大学, 2013.68-69.
[17] 郝振娇. 论社交网站——知乎的广告价值和营销策略[D].保定:河北大学, 2015.58-59.
[18] 刘丹.知乎网的游戏化营销及其收益模式探索[J]. 传播与版权, 2015 ,(5):79-80.
[19] 李丹.中美网络问答社区的对比研究——以Quora和知乎为例[J].青年记者, 2014, (26):19-20.
[20][24] 郭海威,李闰润.社会化媒体中知识传播的特征与模式研究[J].新闻世界, 2017, (5):92-96.
[21] 谢新洲,赵珞琳.网络知识传播的沿革与新特征[J]. 编辑学刊, 2017, (1):6-12.
[22] 倪延年.知识传播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17.
[24] 郭海威,李闰润.社会化媒体中知识传播的特征与模式研究[J]. 新闻世界, 2017, (5):92-96.
[25] 苑宁. 知乎·果壳:知识型问答社区对比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17):258-259.
[26] Luo J, Fang Y, Lim K H. Contributing high quantity and quality knowledge to online Q&A communities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2):356-371.
[27] 胡青. 社会化问答网站的知识传播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5.
      75-77.
[28] 韦勇娇. 认知盈余时代,网络问答社区的知识传播模式探析——以“知乎”为例[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30-34.
[29] 林秀瑜.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的学习模式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4,(6):18-22
[30] Nonaka, I,Konno, N., The concept of ‘Ba’: 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8(3):14.
[31] 吴琼,邓胜利. 虚拟社区中知识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 2011,(5):115-121.
[3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0.
[34][35] 宁菁菁. 知乎网用户知识共享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4.12.
[36] Zhang Y, Fang Y, Wei K-K, et al. Exploring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in promoting the intention to continue sharing knowledge in virtual communi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0, (5): 425-36.
[37] 孙巍. 基于隐性知识内部转化的知识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2006,
     (7):68-70.
[38] 班杜拉,林颖译.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J].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52-553.
[39] Chao-Min Chiu, Meng-Hsiang Hsu, Eric. T. G. Wang.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 an integr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ognitive theories[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6(42):1872-1888.

作者简介:林秀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信息学院,博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电视与教育传播;杨琳,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博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电视与教师专业发展。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的学习模式与策略研究”(课题编号:ECA130372)成果。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化教育”,作者林秀瑜、杨琳,原载《中国电化教育》2018年第4期。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中国电化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分享社区的知识传播研究:路径与要素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