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国际视野下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经验启示

作者:中国考试 发布时间:

国际视野下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经验启示

作者:中国考试 发布时间:

摘要:北京师范大学连续3年对门头沟区中小学办学质量进行独立的第三方追踪评估。

joshua-humphrey-710807-unsplash.jpg

图片来源:unsplash

编者按: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对区域教育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与保障措施。为科学评估改革和保障措施的有效性,准确把握改革实施与预期目标的达成情况,切实了解中小学办学质量与水平及其变化的真实状况,自2013年起,启动与实施门头沟区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估项目,北京师范大学连续3年对门头沟区中小学办学质量进行独立的第三方追踪评估。此系列论文是在此评估基础上的提炼和总结。

摘要: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是评估区域教育改革成效、引导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纵观国际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现状,在监测内容、监测设计、结果应用等方面日趋成熟。为满足区域教育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在监测内容上,应关注学生学业结果与非学业发展;在监测设计上,应采用聚合交叉设计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的横向与纵向比较;在环境因素上,应充分挖掘家庭、学校、区域等不同层面环境因素对区域教育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基础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监测;区域教育质量;教育评估

从20世纪70年代起,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就开始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首先建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评价系统。随后,芬兰、法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也纷纷建立基础教育质量测评体系。 2007年,我国成立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经过多年的预试经验积累,于2015年4月颁布《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正式开展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与此同时,全国建成29个省级层面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地级市、区县级监测机构逐渐完善,全国范围的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系统正在形成。虽然区域教育质量监测蓬勃发展,但我国地域辽阔,区域教育差异大,开展该项工作时间较短,经验不够丰富与系统。目前,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和监测内容,从而有效开展监测工作是区域教育质量监测面临的主要难题。

1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的目的

我国目前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区县政府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的行动者具体负责该区域内教育发展,落实国家各项教育政策。为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近年来以区县为中心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逐渐兴起,力求通过质量监测的方式获取区域教育发展信息,探求数据背后的驱动因素,推动区域教育更好更快发展。从区域教育发展的需求来看,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可实现以下目的。

首先,开展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有助于探究不同区域的个性化问题。我国不同区县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差异大,导致区域教育发展的异质性和不平衡性。以区县教育均衡为例,2001年我国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城乡比值接近3倍,区县间基尼系数高达0.67。截至2016年底,全国仅有62.4%的县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仍有许多区县尚未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即使同一区域内部,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同样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师资分配不均衡、师生比差异大等问题仍然存在。有研究者对北京市18个区县的官方数据和部分区县内256所中小学的研究发现,校际间的财政差异明显高于区县间差异,校际间财政的存量差异高于增量差异,公众对校际间均衡的满意度也低于区县间。区域作为教育主管的最小行政单位,内部不同学校之间的联系相对更为密切,以区域为单位开展教育质量监测更能找出本区域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化需求,也才能因地制宜,辨证施治。

其次,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作为国家教育质量监测的补充,可立足区域教育特色、服务区域教育质量提升。虽然我国在国家层面持续开展了多年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但国家教育质量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全国教育发展状况,区域层面只是作为反映国家教育质量的抽样样本,既不能做到区域内部学生全员参与,又不能针对区域具体教育问题进行单独测查,无法立足区域教育特色、服务于区域教育需求。因此,在大力发展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同时,需要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作为有效补充。通过开展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具体分析不同区域教育发展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合理布局区域教育发展,调动区域教育活力。

再者,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有助于深入分析影响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为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Bernhardt总结了促进区域教育质量分析的4种数据类型:学生学习、人口统计学特征、学校教育过程以及教师教育观念。区域教育质量监测能够通过不同类型的数据诊断区域教育发展情况,将区域宏观的教育问题分解成为区域内部各个单元(学生个体、教师、学校、区域)具体的、可操作的问题;根据问题的重要程度在不同层级单元制定相应的问题解决措施,为下一步的教育决策以及督导提升提供一个适当的突破口。

2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趋势

目前教育质量监测已成为各国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世界已有148个国家与地区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监测内容与监测技术已相对稳定,能够从多个层面对教育现状进行归因,并为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切实依据。

  • 2.1 学业质量

监测内容兼顾学生学业结果与非学业发展,反映了教育质量的科学内涵。尽管当前世界各国对教育质量的定义和理解各不相同,但普遍认可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将学习者的发展结果作为核心的教育质量指标。从TIMSS、PISA、NAEP等不同类型的教育监测来看,“学业结果+非学业发展”是目前教育质量监测的必备内容。

学业结果主要指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校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业成就,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对学业结果的监测存在3种不同形式。第一类以学科教学中的关键学科为切入点,如TIMSS、PISA、加拿大、德国和我国港台地区,仅关注语言/阅读、数学和科学等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学科,对这些学科进行持续的监测。此类监测对监测实施的压力负担最小,测查形式为各级教育部门所熟悉,可操作性强,能够有效减少工作压力,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第二类则是全面关注学校教育中的所有学科,例如美国、英国等国家。由于无法每次都对所有学科进行测查,需要将学科分为核心学科与非核心学科,定期循环对各学科进行测查。相比较,核心学科循环的周期更短,更常被监测。这种类型的监测相比于第一类,由于较为全面地测查了所有的学科内容,因此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监测结果,但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或者更多的技术保障。第三类不再基于各个学科的视角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而是通过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查,例如澳大利亚就是通过跨学科的测试实现对读写、数学、科学、现代信息和沟通、推理应用与认知及公民身份等学科的综合监测。

非学业发展指的是除学业成绩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如心理状况、社会性发展,反映了学校在促进学生非智力素质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教育质量监测对非学业因素的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传统评价方式以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工具性倾向,体现出目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相比较于学业质量监测,非学业发展的选择空间更大,不同组织与国家由于监测的侧重点不同,对非学业发展的监测指标选择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PISA超越了对参与国家和地区在3个主要学科的相对排名,涉及范围更广的教育成果,如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信心以及学习策略等;中国香港则根据本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将心理健康纳入监测范围。

  • 2.2 监测设计

多样化的监测设计有助于满足不同监测目的的需求。教育质量监测主要借助量化数据来实现对教育发展的评价,监测设计的科学性是影响监测内容信息收集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客观可信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已有的教育质量监测来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内容的实施主要有横断模式、追踪模式与聚合交叉模式3种。

横断模式每次监测只对固定年级的学生进行测查,满足同一时间对不同学生进行比较的需要,常用作对国家间、区域间、学校间等不同群体的比较。横断设计的监测结果可以通过等值来实现横向比较,以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教育状况,把握整体教育质量。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实施方便,一次监测能够实现对多个年级的同时测查,因此成为目前教育质量监测实施的主要模式。国际和大部分国家/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都主要采用横断设计,如TIMSS、PISA、英国、日本等。

追踪模式用来考查被试群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其优点在于通过对所测班级的长久持续追踪实现对教育质量的动态把握,有利于在累积的数据中挖掘动态性教育规律。追踪模式对整体的监测工作有更高的要求,每年由于学生的转学会造成数据的流失;每次监测结果之间需要链接,因而对测量有更高的技术要求。采用此模式的如美国田纳西州教育监测对学校与教师进行增值性评价。

聚合交叉模式在横断面上对不同年级进行施测,在纵向上对这些年级进行追踪,能够克服横断设计和纵向设计各自的不足。这种模式不仅能在横向上比较同一年级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发展现状,而且能够掌握学生年度之间的发展状况,有助于全面了解区域的教育现状;同时,经过多年追踪数据的积累,还能够对各项政策实施、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科学的监测与评估。NAEP测验采用聚合交叉设计模式,在横向比较的基础上会选取小样本进行追踪监测。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国际项目和国家主要采用固定年级的模式进行,少部分国家同时还会选取小样本进行追踪监测。采用两种模式结合的设计能够有效弥补单一设计的缺点,从而获取更为客观科学的评估结果。

  • 2.3 背景因素

借助背景因素进一步挖掘影响教育质量的潜在原因。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影响人的发展。对于学生所处环境因素的监测,有助于我们探明教育过程中外部因素的作用机制。在国际和各国的监测指标体系中,与学习结果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会被同时纳入监测的内容范围之内,用于各种问题的原因分析与改进。概括而言,这些环境因素可以分为家庭、学校和区域3个层面。

家庭作为孩子出生后所处的第一个微社会环境,是孩子认知能力和社会化发展的起点,对学生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几乎所有的国际教育质量监测项目都有对家庭因素的考察,主要的家庭影响因素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如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或家庭拥有物等)、家庭学习资源、家庭结构、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等。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场合。学校中教师教学、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文化氛围等都对学生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校因素的测查可考察学校环境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帮助学校改善管理,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层面因素相对复杂,涉及内容较多,不同的监测项目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日本的“全国学历学习状况”调查对学校层面因素的测查涵盖学校规模、教职员工数量、设施完备状况、学生学习生活状况、教育教学措施、主要科目指导方法、学校管理、校长权限等方面。NAEP对学校层面因素的监测有学校类型、学校整体社会经济状况、生源情况、学生日常出勤率、辍学率、升学率、全职教师比例等。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社会文化背景在儿童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全面认识儿童的发展必须对其所生活的宏观环境进行探讨。针对区域层面影响因素的测查可帮助区域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如PISA监测了社区参与学校教育的情况、区域财政收入、教师整体社会地位、教育政策制定、社会公平、问责制等;PIRLS测查了社区资源、社区组织特征、国家社会经济与医疗水平、国家人口特征、政府体系、国家教育政策、课程目标制定、教育相关项目等。

3 我国开展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经验启示

我国北方某区为某市下辖的市辖区,该区学校布局分散,城乡教育发展差异大,教育水平在该市处于相对落后位置。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该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与保障措施:在人事制度上,破除干部任命制,实施逐层岗位竞聘制,竞聘上岗;在教研体制上,实现教师进修学校“研训一体”,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在课程教学上,探索面向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整体反映该区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及变化情况,评估教育改革的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的达成情况,该区于2013年启动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全方位、多视角诊断本区基础教育办学质量。该区依托该市先进的科研力量,借鉴国外教育质量监测的成熟经验,设计了一套内容全面、客观严谨的监测体系。

  • 3.1 学业质量关注学业结果与非学业发展

构建全面的监测内容,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该区主要通过学业结果与非学业发展两个维度的监测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学生学业结果与非学业结果的监测,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内部科学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学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在学业结果监测方面,该区以数学与语文两大关键学科为切入点,基于内容和认知两个维度测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数学能力。关注于数学与语文两个科目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数学能力与阅读能力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便于操作,便于更加深入探究背后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学业成绩的测查,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可以从不同侧面把握学生的学业状况;通过对内容维度与认知维度的分值比较,实现对成绩的进一步细致分析;通过回归分析等技术手段,可分析环境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通过不同年度成绩的变化比较,可探究成绩的变化情况。以2015年不同类型学校四年级识字成绩差异为例,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学校间差异显著(F=37.24,P<0.001),农村完全小学的平均分最低,由此可指导区域教育部门重点加强对农村完全小学识字教育的扶持。

根据该区学生的发展状况,非学业发展主要监测社会性发展、学习情感态度、学业负担状况等具有代表性的测量指标,其中学习情感态度包括学生学业自我评价、创造力、学习动机、学习投入、自主支持环境与自主学习5个方面;学生社会性发展包括主观幸福感、抑郁、人际关系、亲社会行为、自尊、自信、学校认同感、价值观8个方面。将非学业发展纳入监测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和学生的功利主义做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 3.2 监测设计采用聚合交叉模式

该区采用聚合交叉设计监测模式对区域教育发展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以小学阶段的监测为例,如图1所示。为比较四、五年级的学生发展状况,2013年在横断面上监测三、四、五3个年级,2014年与2015年只对四、五两个年级进行监测。由此既可以在同一年度内比较不同学校四、五年级的教育现状,同时可以比较同一学校在不同年度学生的发展变化。

640 (3).webp.jpg

  • 3.3 关注背景因素的影响作用

基于环境因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探究,可借助监测结果提升区域教育改革的科学性。区域开展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不能仅着眼于当前监测的结果,不能利用一次监测的结果作为最终的结论,应充分利用并且深度挖掘监测信息,根据具体问题制定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及相关的方针政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乃至区域的进一步发展。

该区借助对学业与非学业成绩、环境因素的测量,分析哪些因素利于学生的发展、哪些因素阻碍学生的发展,为该区教育改革提供了翔实、有效的证据支持。表2呈现了该区中学阶段不同影响要素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

640.webp.jpg

从不同因素所占影响权重可以发现,校长领导力与学校管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家长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通过对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比较分析,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间的比较,分析不同学校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情况,根据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回归等统计手段探明不同影响因素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有助于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和改进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提升区域的教育质量。(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18年第6期第32—37页。)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考试”,作者王烨晖、王发明、韦小满、赵茜。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中国考试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中国考试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国际视野下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经验启示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