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八位学者给青少年们的哲学课:学习思考,更要知道如何思考

作者:外滩教育 发布时间:

八位学者给青少年们的哲学课:学习思考,更要知道如何思考

作者:外滩教育 发布时间:

摘要:“哲学始于对世界的惊奇”。

640.webp (5).jpg

这个时代,独立思考显得弥足珍贵。因而,培养孩子的这项能力非常重要。而哲学,正是培养思辨精神和能力的一把钥匙。为了培养青少年学会思考,认识如何思考,上海华东政法学院的刘擎教授,上海交大的蔡文菁副教授,上海社科院哲学所钱立卿助理研究员等八位学者,曾在季风书园开设了为期一周的青少年哲学课。他们结合时代语境,针对青少年的知识和心理状态,将经典哲学命题循序展开,带孩子们开启了一段追求智慧的旅程。

"你们的眼神里充满好奇,这就是哲学最原初的动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刘擎在讲给中学生的哲学课堂上如此说到,台下坐的是一群高中、甚至是初中学生。哲学对他们而言,困难吗?

哲学太过艰涩难懂,恐怕是个误会。14岁上下,青春年少时,恰恰是了解、学习哲学,学习思辨的最佳时机。青春期伊始,孩子们对自身、对世界会产生更多的困惑、好奇,探寻之心在这个时间段蓬勃生长,哲学的思考从这里发生,哲学思考的方法也由此被需要。刘擎对中学生听众们说的这句话,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哲学始于对世界的惊奇”。

640.webp.jpg

谈青少年哲学教育绕不开法国,1808年起,哲学就是高中必修课,最近几年,“哲学会考”已然成为世界公认的法国青年“成人礼”。法国作家、巴黎应用哲学院主席奥斯卡·伯尼菲(Oscar Brenifier),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哲学顾问,更是认为,“如同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众提问的经典形象,哲学应该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并且认为“过去的五十年里,心理学对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哲学对于教育同样具有重大价值:心理学让教育者更关注学生的主观性(subjectivity),而哲学可以把思考引入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习如何思考,还促使他们认识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

在法国之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哲学引入中学教育之中,葡萄牙、意大利等等。在中国台湾,哲学新媒体、台湾高中哲学教育推广促进会等组织正在致力于把哲学思辨的力量和乐趣带给更多青少年。

2016年暑假、2017年寒假,上海,季风书园,刘擎与来自复旦、同济、上海交大等其他高校的哲学教师蔡文菁、钱立卿等,一起向青少年授课一周,课程讲稿今年被集结成文字出版成书《季风青少年哲学课》。

640.webp (1).jpg

真假?对错?好坏?

想象一个场景和情节,由此激发直觉或推理的回应以及相关的讨论,接下来,再考察特定的观念和原则的有效性,这是哲学中思想实验的常见步骤。打开思辨的大门、跳出日常的框架,从烧脑的思想实验开始。

刘擎在哲学课第一讲中,分真假问题(true/false)、道德领域的对错问题(right/wrong)、伦理领域的好坏问题(good/bad)三个大类别,列举思想实验。介绍这些思想实验主要是激发思考和澄清难点,而不是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这是哲学的品格。

  • 真假,你究竟知道什么?

有一天你在书店买书,排队时看到前面以为中年男子买了很多书,苹果手机掉出来你看到hellokitty之类的挂件,印象很深刻,觉得这个叔叔还有卡通挂件,比较萌,于是你记住了他的样子。第二天,你在淮海路目睹一场车祸,被撞的人不幸身亡,你又看到了又HelloKitty挂件的苹果手机,仔细一看面容,正是昨天那个叔叔。你作为目击者做了笔录,告诉警察你昨天还遇到这个人买很多书。

过几天,你到上海图书馆,突然发现佐在你身边的读者,和那位叔叔一模一样,桌子上放着同样挂件的苹果手机。你大吓一跳。交谈发现,这位是车祸身亡的叔叔的双胞胎兄弟。

问题来了,你知道这对双胞胎兄弟中谁遇难了?你对警察做的笔录是你真正知道的事情吗?

这个思想实验改编自美国哲学家葛梯尔的196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有人曾提出JTB理论(Justified Ture Belief):“只是被确证的真信念”。这个理论认为,当某人S知道陈述P是真的,需要满足,当且仅当,P为真,S相信P为真,S确证或有理由相信P为真。但以上这个思想实验明显动摇了JTB理论。你对警察说的“这个人昨天买了很多书”,将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

640.webp (2).jpg

对错,电车难题和器官偷窃

假设有一辆在轨道上飞驰的电车,刹车突然失灵,但方向盘还是好的。前方到了岔路口,左边轨道5个人在工作,右边轨道1个人在工作。驾驶员没法刹车,驾驶员按照原轨道行驶,结果是撞死5个人,如果动一下方向盘,转到右边轨道,那么这个无法避免的事故,将只有1人死亡。

如果你是驾驶员,你怎么做?

哈佛大学的桑德尔教授在《正义课》上提出这个问题。大多数同学同意转动方向盘,用一个人的生命换五个人,似乎是正确的选择。

再假设,在一个医院里,来了5个急症病人,一个心脏坏了,一个肺坏了,一个肾坏了,一个胃坏了,一个脾坏了,他们必须马上做移植手术,否则很快会没命。此时,医院里不巧没有现成的人体器官。这时,有个看上去很健康的年轻人来体检,正在椅子上睡觉等体检室开门。有个家属提议,让医生偷偷给他打麻醉针,然后……把他的器官取出来,移植给那5个人。这个提议令人震惊,家属却说,“牺牲一个人,救活五个人,难道不是正确的选择吗?”

这是两种角度。一种角度是考虑行为的结果或效应,在道德哲学中称为Utilitarianism,中文一般译作“功利主义”,但“效益主义”可能更贴切;还有另一种Deontology,义务论,就是尊重某些道德原则,甚至主张绝对地坚持某些原则,而不论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现实中,我们一般不会只讲原则不顾后果,也不太会只看效益不顾原则。思想实验呈现的情景,凸显矛盾,让我们陷入两难。

640.webp (3).jpg

好坏,幸福体验机

假设,有一台电脑装置,连接到你的神经系统,可以模拟你的任何大脑活动。进入这台体验机,你可以获得任何你想要的体验。比如你可以真切感受到自己写出了伟大的小说,在公众面前谈笑风生,和欧巴宋仲基约会,甚至,你自己就变成了偶像明星,飞黄腾达……

你会幸福吗?你会真正的幸福吗?

这个思想实验的意思在于,当生活处境不够理想,时常困苦时,我们是否应当接受一种更好的处境,哪怕是制造出来的虚拟现实?如果一生在虚拟中幸福,何乐不为?但,还缺了点什么,幸福体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我价值感和尊严感,而这些,往往涉及过程。幸福的要素,应该包含丰富的成分和内容。

看似远离日常的哲学思考,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实验,常常能转换为切近青少年的事例、故事。选择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思考的齿轮启动了。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动词”。 它不是我们能掌握在手的东西,而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追寻智慧和生活的旅程。

640.webp (4).jpg

科学、技术、哲学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再回望一下,习以为常的科技,是我们原本认识的不容置疑的科技吗?

这个时代,不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对“科技”这两个词都不会陌生。人们衣食住行都完全离不开科技成果。不论是通讯设备、交通工具,还是各种家用电器、城市建筑,几乎没有任何东西不渗透着现代科技的结晶。

重新审视“科技”,首先认识到“科技”是两个词合并的结果,即“科学”、“技术”,这两个词并不是天然合一的。用哲学的方式,抽丝剥茧,检视“科学”与“技术”,会看到怎样的图景呢?

首先谈技术。人类只有初级文化(甚至文化都没有)的时候,就有了某些技术,比如说,原始人取火,从提取自然火,到保存火种,到以人工的技术方式制造火焰,比如钻木取火,这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技术发展的过程。而理论化地来看,“技术”有三个层面——作为精神能力的技术,作为制作活动的技术,作为存在框架的技术。

公元4世纪,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一个重要的区分,他认为,人类所有活动都可以分为三类:理论的、时间的、制作的。

“理论”大体是指,我们对各种事件沉思,思考其背后机理和本质,保持距离“观望”,而不投射其中;“实践”不仅指做事情,也指日常生活中与人打交道、参与社会生活。比如,人们讨论一件事情是好是坏,大家一起评一评、论一论,就是实践;“制作”概念更广,不光是制作一样东西的过程,进行艺术创作,写一首歌、一部剧本,都属于“制作”。

在这个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部分背后都有“灵魂”支持。换到今天的角度,灵魂能力可以理解为某种精神或思考问题的方式。“理论理性”叫“知识”,“实践理性”叫“明智”,而“制作”背后的精神能力,叫做“技术”。

从根源上看,技术并不指创作的结果,而是创作行为背后的精神力量或思维方式。

直到后来,人们慢慢不把技术看做灵魂动力,而直接看做制作互动,就开始接近当今的用法了。技术的根本特点在于,为某个目的而创造出一样东西。钻木取火虽然与用打火机点火有技术水平的高低之分,但本质而言,都是作为制作活动的技术,没有差别。

从这个角度看,不仅今天的生活离不开技术,原始人的生活,也离不开技术,不单单在于日常活动层面,它还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我们的思维。

想象一下,当你口渴,21世纪的你立马能联系起——玻璃杯、电热水壶等类似物件,加热的背景又可能是整个电力系统,但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你,或许只能想到罐子、柴火等等。技术勾勒出我们整个生活的大背景,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生存方式,甚至决定了我们对生存方式的基本构想。“技术”成为我们整个生活的“框架”。

今天的许多“科技产品”,严格来讲,仅仅是技术之一。

“科学”又诞生在一个更为复杂的背景下。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仅仅起源于距今400多年前的时候。整个17世纪前后,欧洲人在自然探究的方法与理论的观念上发生巨大转变,史称“科学革命”。科学领域,主要的研究是对自然的研究,比如,数理化、生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除此之外,最初都不算科学。

影响科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哲学、公理化思想、数学方法、实验精神和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其中古老的自然哲学理论已经销声匿迹,公理化思想极少数学科在使用,然而这些消失了的的或者不起作用的因素,仍然以传统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科学精神,如果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科学。这一点需要留意。

19世纪上半叶,科学和技术突然以大规模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人们开始意识到,科学和技术结构以后,就无法离开彼此而存在了。要说关系,技术不必然导致科学,科学也未必导致技术,“母子 ”关系无从谈起,夫妻关系可能更为合适。此后,人类再无法长久生活在脱离科学技术的世界,更无法想象哪个科学家可以像古代人那样工作。

某种形式的“科学崇拜 ”由此产生,大家平常读报看书,讲某某东西科学,它就是好的,而不科学的则指某种东西不合理很荒谬。但,科学性就等于正确性吗?

哲学的精神就是批判和反思,说通俗一点,是抬杠,你说什么好,我要反过来问它到底好不好,是不是一点问题没有?

从科学的来源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正确性和科学性并不能直接划等号,科学性仅仅意味着事物符合某种研究方式或者看问题的视角、思路,科学本身却并不能证明一切事情都必须按照特定的视角看。“科学地看”未必比“非科学地看”要好。

当科学技术成为我们的背景世界,不妨透过最为日常的生活,观察背后的东西,看看是什么在影响、构建着我们生活的基础。不同于以科学方式探究事物发生的机理,这是哲学式思考的开端。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作者陆莹,编辑黄晔。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外滩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外滩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八位学者给青少年们的哲学课:学习思考,更要知道如何思考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