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在线教育的火爆从 K12 一直延伸到素质教育领域,然而素质教育尤其是艺术类教培的市场天然分散,规模化、高性价比的培训机构并不多,B 端培训机构和 C 端消费者的痛点都很明显:
以舞蹈品类为例,对于学员来说,线下舞蹈学习课时有限,动作节拍很容易忘记,想利用业余时间练习却可能记错或者完全想不起教学内容,下次上课又得重新来过,学习效率很低。
对于舞蹈老师来说,线下教学内容难以沉淀,即使想要制作网课,也缺乏使用方便、功能完备的工具或平台。而对于众多中小艺术培训机构来说,对于舞蹈这类兴趣非刚需类课程,满班率和续课率一直难以保证,线下面授课程利用率低,从招生、教学和管理都缺乏专业的 IT 系统支持。
「艺秒」希望通过提供“工具+平台”的服务,打通 B 端和 C 端,为 B 端提供混合式教学及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支撑,为 C 端用户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以及社交互动,形成 UGC 与 PGC 的聚合分发,从而建立一个表演类艺术教育与培训的社交化学习社区。
据艺秒创始人王钊介绍,艺秒的初期定位是做一个服务所有舞蹈爱好者的“舞艺养成工场”,在 APP 平台内,用户可以一站式完成教、学、秀、看以及相关活动和赛事的参与。
一方面,所有用户都可以拍摄和上传自己的视频作品、生产 UGC 内容,供其他用户免费或付费观看;另一方面,专业老师或培训机构还可以通过 APP 内的智能工作模块,在线创建、录制、直播及上传自己的 PGC 网络课,课程提供方与潜在学员之间进行包括货架电商及社交电商两种形式的经营与消费。
之所以强调“社交化”,艺秒的社交属性体现在三方面:
1、“抖音”玩法。艺秒的主界面类似“抖音”,用户既可以秀出自己的舞蹈视频,也可以不间断的刷别人的视频,进行粉、关、点赞、评论等互动。
2、“知乎”打赏。对于寻求编舞指导和动作指导的用户,可以发送赏金。比如,有用户想要学会电影《芳华》片段中女主角的那段独舞,可以上传视频片段求教。学生发布视频问题并预付自定费用,老师(可多人)看到问题并视频答复,学生择优并确认支付。该视频其他用户也可以观看,但必须另外付费,费用由首问学生和应答老师分享。当然,老师也可以上传教学视频,学生付费观看。
3、“附近”看看。开启定位权限后,平台会按照距离远近推送附近的舞友或舞蹈社团,并且可以一键跳转老师及培训机构已开通的门店微信小程序。
4、“慕课”交流。除了在 APP 内对网络课程进行评价、点评外,通过一键跳转课程提供方的私域小程序,学员用户就可加入课程班组群,内有公告、讨论、作业等深度教学交流。
除了提供 APP 端外,艺秒还为老师和机构提供第三方小程序管理平台服务。通过艺秒商户小程序系统,老师和机构可以个性化定制生成私域小程序,相当于拥有了自己的虚拟工作室或网校,与 APP 内的网络教学打通,另外也实现了面授教学、活动赛事等线下业务的综合经营与管理。
对应其商业模式,艺秒的盈利结构主要包含两部分,面向 B 端老师及机构收取付费课程的平台维护费,以及收取商户小程序的功能使用费。
据艺秒创始人王钊介绍,艺秒冷启动试运营 1 个月后,月活超过 1 万,入驻老师和机构超过 1000 家,课程消费金额超过接近 100 万元。
团队方面,艺秒的技术研发和运营人员共 10 人左右,由互联网和艺术机构老师构成,目前正在寻求 Pre-A 轮融资。
本文转自36氪,作者施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