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发布会现场
芥末堆9月6日文 有调研显示,我国高校每年约有上千亿元校园金融需求。不过,由于市场分散、学生信用评估困难、政策限制等原因,正规银行很少在高校开展信贷业务。之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一些非法的、变相的高利贷瞄准这一需求,借各种名目迅速在高校蔓延,校园裸贷、被逼停学甚至自杀等恶性事件也随之出现。
2017年9月,教育部明确要求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随后,多家校园贷平台停止业务,退出校园贷市场。但与此同时,部分网络借贷平台为逃避监管,通过“回租贷”等形式改头换面,继续面向在校学生开展贷款业务,校园贷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教育部今日召开的介绍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是因为助学资金保障不到位,还是因为教育不到位?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表示,国家资助政策主要对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起到保障兜底作用。据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介绍,目前我国资助政策,使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做到了“三个全覆盖”,即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2017年,全国资助学生9590万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1882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22%、92%,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田祖荫介绍,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发现有些大学生过于热衷消费,“开学季”成了“烧钱季”。“无论是国家资助、社会捐助还是父母给的‘血汗钱’,都是来之不易的,花这些钱都要知道心疼,广大学生应当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不追求奢侈消费,‘量入为出’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支出,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大学新生没有什么‘标配’,如果有,这个‘标配’应当是自强自立,是奋斗。”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也表示,这两年媒体报道的,因为“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根据调查,没有一例是因为在校交不起学费、没有生活费去贷款的,更多是因为盲目的超前消费。
但他同时强调,从校园贷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来看,要彻底解决校园贷问题,教育不是唯一的因素。从调研结果来看,校园贷问题表现在学校,根源在社会,“单靠一个十几岁的学生掌握的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这肯定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到的。关键在于社会各方合作,为青少年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附:教育部有关校园不良网贷要求梳理
一、加强金融安全教育。要求各高校编写金融知识教育读物;开设金融安全相关课程;联合银监、公安等政府部门和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举办金融知识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和金融理财实践能力。
二、完善预警防控机制。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两微一端”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方位向学生发布有关校园不良网贷的最新预警提示信息。完善监测机制,高校学工、宣传、财务、网络、保卫等部门要密切关注校园传单、熟人推荐、APP推送等校园网贷业务传播途径,禁止在学校宣传、推荐、代理不良网贷业务。
三、持续深化资助体系建设。 完善资助体系,建立健全既有共性需求、又能体现个体差异的资助体系,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筹集专项基金,满足学生拓展学习、创新创业等发展性需求。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