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最初学英语的时候学的是什么?最常见的内容可能是单词、词组、语法、句子、段落,按难易程度递进。在学习了这些组成语言的语块后,是不是就代表会说英语了?
从“造句”的角度来看,也许没问题。但由于语言在表述过程中,会受到地点、听众、对话关系、时间等场景因素的影响,会造句、不代表表述者在当下场景中可以把句子说对。例如在“买咖啡”的情境中,不熟悉美国文化的语言学习者会说:“I want a cup of coffee.”但实际上,美国人在陌生人的对话中表达较为客气,所以在当下场景中,他们更常用的表述方式为:“Can I have a cup of coffee?”
“可以说”和“说得对”之间依然存在一道鸿沟。我最近了解到的少儿英语教育机构「英托比亚国际美校」,从“创建真实情境”的教学方式出发,让学生在体演行为中熟悉、体会、学习英语及文化知识。英托比亚近日完成 500 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铭笙资本。融资将用于团队搭建、市场推广和教学研发。
针对 3 - 14 岁的青少年,英托比亚以跨学科的情景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提供 1v8 外教小班课的英语学习及文化培训,年客单价在 4 万左右,目前已经在杭州落地了 3 家门店。
英托比亚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是“体演文化教学法”,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教授吴伟克提出,认为学习一门语言应该从它的文化开始,将文化融入课堂,在课堂中进行体会,体验,表演和实践。最早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的二语学习上落地,目前也在武大等高校也有应用。
“演绎学习”是贯穿英托比亚课堂的核心。以 7 - 11 岁孩子的“习得”阶段为例,课堂的教学流程为教材学习-绘本阅读-剧本排演-创意改写-再次排演。教材是语料基础、绘本是剧本大纲,在基础的素材完成学习后,老师会引导学生进行排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重复“设定事件”(如打车,有特定的时间、地点、角色、脚本、观众),再让学生自由合力改写剧本进行二次排演。外教主要是在旁进行引导和纠正,而学生则承担大部分的对话和阅读。
以跨学科的数学学习为例,英托比亚会先设置店铺买卖的场景,在结账时引入加减乘除,介绍如何用英文来做计算:用普通的结算做加法,用找钱做减法,用折扣做乘法来算大礼包的每件商品的单价用减法。
“体演模式”有两个优势:其一,通过这种表演的“沉浸式学习”,会在学生的大脑里留存场景语言储备,在应用时能够自如地做出符合美国文化期望的行为和言语,而不是在应用场景中才去构思“用什么词、语法对不对、场景是否适合”等如何应用的问题。
其二,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熟悉美国文化。以吃饭为例,国内点餐时更倾向于客随主便,而美国人更习惯各自点餐,这些文化上的细节差异,都能够让学生在演绎课堂中立体的感知到。此外,英托比亚会举行“圣诞节”、“万圣节”、“戏剧节”等活动。
这种即学即用的模式,缩短了从“学习”到“应用”的鸿沟。资方铭笙资本创始合伙人刘斌表示:“随着留学大众化的兴起,未来几年内我国少儿英语培训市场快速发展。英托比亚创始团队多年在海外留学生活,英语教学经验丰富,可以将语言教学和欧美文化相融合,学员在经过系统学习后,可无缝融入欧美文化体系。”
关于团队,创始人兼执行校长金晨星毕业于俄亥俄州立大学,是英语语言教学及教学法研究双硕士学位,曾担任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讲师,有八年留美经验,曾在国内多个知名语言培训机构担任金牌培训师;副校长兼教学主管张芊芊曾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担任大学语言讲师,多年运用体演教学法教授各年级的汉语、日语及粤语课程。
所以在师资储备上,英托比亚主要利用是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积累的教育资源,在美国当地进行招募。此外,英托比亚也做季节性的营地项目,支持外教到中国和中国学生做文化交流,用以积累英托比亚美国的口碑和人气,扩大师资资源池。
本文转自36氪,作者静婷。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
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