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杨东平:犹太教育是为了在智慧面前谦卑受教

作者:教育思想网 发布时间:

杨东平:犹太教育是为了在智慧面前谦卑受教

作者:教育思想网 发布时间:

摘要:以色列的科教兴国是动真的。

640.jpg

千百年来,犹太人恶劣的生存环境、强烈的危机感,铸就了犹太人特殊的生存智慧。

以色列建国之初首先制定的一部法律就是《义务教育法》,规定5至16岁的孩子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并且到18岁均为免费教育。

深刻地认识到 “教育是创造以色列新民族的希望所在: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 以色列在艰险的战争环境中边打仗边建设, 仅用一代人就实现了经济腾飞,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发达的现代国家。

一所小学的教育哲学:革新、创业精神与创造力

以色列的科教兴国是动真的。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教育经费投入一直仅次于军事经费,占GDP8%以上,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第五任总统伊扎克·纳冯在总统任期届满后, 又“屈尊”担任了政府的教育部长。以色列科研费、 工程师占比世界领先, 每万人中从事研究开发者达160人,居世界之冠(美国为90人)。人均风险投资也居世界第一,有近4000家高科技公司, 仅列美国之后。政府在各种教育设施上不惜投入巨资。 以色列国土面积2万平方公里,比北京(1.68万平方公里)略大,有100多个建筑精美的博物馆, 1000多家设备齐全的图书馆。

但是,犹太人的才干与以色列教育是有内在联系的两个话题。国内对大师的诞生,往往偏重对天才儿童的特殊教育。有一则信息说以色列实行天才教育,承认人的巨大差异, 按3%的比例在全国层层选拔出12538个天才儿童,全国有98个特殊教育班、54个天才儿童中心等等。可惜我们无缘考察,不知其详。

不过可以明确地说, 上述那些辉耀人类星空的大师, 大多不是天才教育的产物——爱因斯坦等甚至是学校教育的失败者——甚至也不是在以色列接受的教育。

这就说明, 在犹太人整体呈现的教育成就之后, 必有一种我们所不知的、更为深刻的原因, 诸如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 思维模式之类, 构成代代相传的文明密码,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 不同境遇的犹太人身上开花结果。

我们访问了一所特拉维夫附近的小学, 是以前总理沙龙的名字命名的,共600多个学生, 每个班20到30人, 是一所设施齐全、 新建的普通公办学校。但学校的办学理念却十分高拔。

据校长介绍, 其教育哲学是三个原则: 革新、创业精神、创造力。令人感到这似乎应当是大学的教育哲学。

具体地,学校以达·芬奇提出的七原则作为教学方式:

好奇心: 对生活无限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无限探索。

论证: 通过经验、 执著和甘愿从错误中学习的毅力检验知识。

感觉: 不断提高感觉尤其是视觉的感知能力, 以此作为丰富经验的手段。

开放: 欣然接受模棱两可、 悖论和把握不定。

艺术、 科学: 科学与艺术、 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

均衡: 培养优雅与健康的平衡。

联系: 认识并理解一切事物及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些原则无疑包括了最重要的教育理念, 开放性思维、重视感知、重视科学和艺术、逻辑和想象的平衡等命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犹太人整体教育成功的原因。

但是, 它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体现, 例如创造力的培养, 真的是小学生可以操作的培养目标吗?

没想到校长很明确地回答: 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 操作和手工。她不无自豪地介绍了学生通过纸浆手工制作的花盆,加以装饰美化, 自己种的花。在室外的空地, 也有学生自己种的鲜花和蔬菜。 学校认为无论是学习外语、 烹饪一道美食或者富有效率的工作, 都有助于使人成功。

我们观看了学生的歌唱。名为“美丽” 的女孩曾经在广州生活过, 用中文演唱了《茉莉花》 。

在四年级的阅读课上, 孩子上台汇报自己读的书, 与同学分享。 在一间小教室, 一名老师在单独辅导2名学习后进的学生。 在楼下, 3名老师陪读着6名轻度自闭症的学生, 帮助他们学习如何过马路。 恰值以色列最重要的逾越节(耶稣最后晚餐之纪念日)前夕,学生们都化装为不同的形象, 极为兴奋活跃。课间, 学生围着我们极尽表现之能事。

与国内的经验比较, 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是相似的, 只是这里完全没有人为的布置、 教师的规训。

还是需要到犹太人的文化中, 寻找教育的密码。 教育在犹太文明中具有一种超然的地位。 古老的拉比格言说 “拥有知识, 就拥有一切” , 说“学习、 学习、 再学习, 是犹太人存活的秘诀” 。视研习为犹太人生命的根河源泉。

“没有了犹太人的研习, 我们就不可能是犹太人。”

0.jpg

希腊人学习是为了理解,希伯来人则是为了敬畏

早期的教育是在家庭进行的, 父亲具有主要的责任。 这正是希伯伦圣经中称祭司为 “父” 的由来。 

在早期的圣经教育中, 由于书籍极为稀少,主要的媒介是父亲而不是典籍, 老师的人格才是学生所读的文本。

而且, 犹太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仅是传授历史和道德, 传递犹太文明的传统, 教授“托拉” , 也包括谋生技能。

令人惊讶的是, 希伯来文明很早就对智慧与知识有透彻的认识, 将教育视为寻求智慧之路。

研究者指出:希腊人与希伯来人在智慧认知方面的区别: 希腊人认为知识是通往美德的大路,头脑的能力是通过美善人生的途径。希伯来人则认为,上帝才是智慧的终极来源。 

他们倾向于认为智慧是实用的技能, 手艺和技巧是智慧的侍女, 如同好的讲道是教人如何将上帝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 因而, 智慧是成功应对人生难题的日常能力, 有智慧意味着在特定领域内具有技巧、 技能去做好某件事, 能够做到尽善尽美。“智慧(hokhmach) 的真义是具有良好的判断力、 能力或技术。 ”

希伯来人对知识的理解同样发人深省。他们认为对一件事有“知识” ,不只是思考它, 而是经验它。希伯来文动词的“知”的含义是亲密地相会、 经验和分享。 所谓 “知道” , 不是纯粹的脑力活动,而是“实行” ,是行动。 人要动用自己的整个存在才能“知道”一个对象, 正如男女之间的恋爱。 知识是行动的意义, 也包括关怀他人。

我们看到了犹太文明与希腊文明的重要差异。 希伯来系统是以上帝为起点, 认为“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端” , 是 “认识上帝” ; 而希腊人的目标和宗旨是人, 是 “认识你自己” , 它产出了西方文明主流的理性主义。 正是这样的分野, 使犹太教育具有一种灵性的气质。

如同犹太教历史上一直是基督教的异端, 是现实世界的异见分子、 反对派; 犹太教育也具有这种与众不同的特征, “因为上帝就是与众不同的! ”犹太人就是用这样“圣洁” 的目标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 “希腊人学习是为了理解, 希伯来人则是为了要敬畏” 。

显而易见,这种灵性、超越性是真正的天才所必需的精神气质。

家长的使命:让孩子在智慧面前谦卑

此外, 犹太人的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 是人人有份的。 比较而言, 希腊人的博雅教育是只供贵族享用的闲暇教育, 认为从事劳动的下等人不配接受教育。希伯来的思维则“完全没有这种观念” 。 这或许就是散落在世界各地犹太人的成就如群星闪耀的原因之一。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 犹太人的智慧也令人瞩目。 他们将写上字母的石板涂上蜂蜜,让开蒙的孩子舔食,使他们感知“知识是甜蜜的” 。希伯来著名的教育箴言是“教养孩童, 使他们走当行的道, 到老也不偏离。 ”

其中包含了这样的意义: 家长必须仔细地观察孩子, 提供机会给每个孩子用创意活出自己的人生。 即帮助孩子去选择正确的路, 从而使学习成为甘甜可口、充满惊喜的过程, 使孩子得以 “完成自己的使命” 。

家长需要发现奥秘, 但这个奥秘是在孩子那里,而不是在家长这里。 

家长的使命并不是告诉儿女应当做什么、 成为怎样的人, 而“必须在他们的智慧面前谦卑下来” 。

如果在知识和智慧的认知上, 在希伯来文明、希腊文明之外再加入中华文明的视角, 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呢?

回到沙龙小学。在短暂的访问之后,我们就要离开。美丽堵在校门口,变换着各种“啦啦队”的舞姿, 热情洋溢地向我们告别。在这所普通的小学、普通的孩子身上, 我们看到了以色列教育的成功和希望。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教育思想网”,作者杨东平,本文摘自《教育家》杂志2013年7月刊,有删减。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教育思想网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教育思想网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杨东平:犹太教育是为了在智慧面前谦卑受教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