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哪里仅仅是“少布置作业”这么简单?

作者:镇西茶馆 发布时间: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哪里仅仅是“少布置作业”这么简单?

作者:镇西茶馆 发布时间:

摘要:素质教育会降低会教学质量吗?

图虫创意-55296982390016358.jp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对“素质教育”最大的质疑之一,是说“素质教育”提倡“减负”,提倡“快乐教育”,会“降低教学质量”,会阻断“贫寒子弟上升”的空间——而且还是“唯一的空间”。质疑者说:“学习本身就是吃苦,说什么‘快乐’就是砖家对学生的忽悠!”

这里涉及到两个谬误:第一,把素质教育与升学成绩对立起来,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吹拉弹唱,就是不要分数,不要考试;第二,片面理解教育的快乐,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

对此,要写的文章太多,我今天只谈谈对“减负”的看法。其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是简单减少作业,而是减少无效作业或低效作业,并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所以,学生学习负担“重”与“不重”的关键是,这个学习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如果是主动学习,学生哪怕熬通宵都不会觉得累;如果是被动学习,学生哪怕只做一道题,他都会觉得苦不堪言。

下面是我1997年发表在《华西都市报》的文章。虽然过去了21年,但我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依然没有变。只是文章中举例提到的上海市实验中学和郑州一中,不知这两所学校现在学生的负担重不重?           

“素质教育”主张“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以下简称“减负”)。其实,“减负”的口号早已喊了许多年,至今却收效甚微。其原因之一是,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简单地将学生的作业量减少,便很可能“立竿见影”地导致学生成绩的下降。——如此一来,教师和家长怎敢轻言“减负”?

应该首先明确的是,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不能没有一定的“强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讲,学生要搞好学习,一点儿负担都没有是学不好的;问题是这种负担要适度,而且不是“无效劳动”。“素质教育”所说的“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显然决不是减少应有的学习任务,而是在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增加其发展的目标,增大学习的有效含量,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减负”必然同时意味着在某些方面科学地“加重”。

  • 第一,“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意味着“加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负担”。

在“应试教育”中,所谓“五育并举”实事上只剩下了“智育”是“硬任务”:学生在强大的升学压力下,绝大多数时间都不得不陷于“应试训练”的题海之中,无暇顾及其他,“全面发展”当然便成了一句空话;为了全力以赴抓“升学率”,一些学校不但取消了“高考”、“中考”不考的学科教学(如音乐、美术、劳技、健康教育等等),而且所谓“思想品德教育”也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的课业负担虽然很“重”,但其他发展的任务却很“轻”----学生的“畸形”发展也就不足为怪了!“素质教育”通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以减轻,教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并开设相关的课程,进行相应的训练,扎扎实实地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 第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意味着“加重”教师备课的“负担”。

有些教师和家长误以为“减负”就是少布置甚至不布置作业,这显然是把“学习负担”简单地与作业划上了等号。研究学生学习心理,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负担感”并不一定完全是由于作业多或者作业难而造成的身体上的疲惫不堪;更多的时候,他们感到的是一种源于“低效作业”的心理负担。比如,老师要求学生抄写五个生字,每字10遍。这样的作业显然并不算多,也并不难,但对不少学生无疑是负担——因为这样低效甚至无效而又枯燥无味的作业使他们“心累”!相反,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紧扣学生的学习实际,符合他们的学习兴趣且充满创造性,那么,即使作业稍多的一点,学生也不会觉得是“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更加精心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不只是考虑自己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不只是考虑应该给学生布置多少作业,更应该考虑怎样给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不只是考虑作业的“知识过手”功能,更要考虑作业的“能力过关”功能……而这样一来,教师备课的“负担”当然要大大加重,但这是每一位有事业心的教师为科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所必须进行的教改探索。

  • 第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意味着“加重”学生思维训练的“负担”。

前面我谈到了学生作业时“心累”,这与上海市实验中学教改过程中的一项调查结果相吻合:该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对学生的课业负担进行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三重一轻”----心理负担重,记忆负担重,作业负担重,而学习过程中思维力训练的负担太轻!(参见1996年11月15日《文汇报》:《素质教育的真实“神话”》)因此,要从应试技巧的训练转向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变“三重一轻”为“三轻一重”,这是学习领域内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我认为,“加重”学生的思维“负担”,不仅仅是增加作业中的思维强度,更主要的有两点:一是教师应善于把自己的思路转化为学生的思路,教给学生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活思维方式;二是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应有创新的机会,让他们在训练中尽量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与个性色彩,充分体验并享受智力创造的成功乐趣。这祥的“负担”再“重”,学生也会感到一种心灵的愉悦与轻松。

  • 第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意味着“加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负担”。

学科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必然使学生学得主动和轻松,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多方面地拓展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加大对学生其他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郑州一中在这方面的做法是颇令人称道的:这个学校坚决摒弃延长学习时间、加重学生负担、大搞题海战术的方法,提出对学生实行“五大解放”——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走出教室到第二课堂去;解放学生的大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放学生的眼睛,引导学生把眼光从学校投向社会;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进行制作、操作、实验。虽然这个学校严格规定不准增加课时,不准增加作业,不准课外补课,但学校不但一直在河南省保持较高的升学率,而且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也领先于其他学校(参见1993年10月29日《中国青年报):《郑州一中育人秘诀》)

由此看来,“素质教育”所主张的“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实际上是对学生的成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结果必然是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这才是我们“减负”的真正目的。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作者李镇西。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镇西茶馆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镇西茶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哪里仅仅是“少布置作业”这么简单?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