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四名校校长对谈:减负不等于简单,盲目“减负”无益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作者:9蛋 发布时间:

四名校校长对谈:减负不等于简单,盲目“减负”无益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作者:9蛋 发布时间:

摘要: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京四中、衡水中学校长共聚一堂。

WechatIMG454_meitu_1.jpg

图为第九届新华网教育论坛

芥末堆 9蛋 12月2日  

近日,第九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在京举办。圆桌讨论环节,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京四中三所京城名校校长,与获得的成绩和争议一样巨大的衡水中学校长共聚一堂,围绕“中小学减负与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展开讨论。

“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行动强调的重点。而解决课外负担重的目的,就是避免剥夺学生学习的兴趣、思考的空间,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讨论中,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提出,大家普遍认为学校减负效果最好,方法包括控制难度、控制时间等。但这样减负是否在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减负之后,考试要求和学生实际知识水平之间的落差如何解决;包括减负空出来的时间是否会被校外培训机构挤占等问题,仍是值得思考且亟待解决的。

减负不等于简单,要减应减之负

第一部分讨论围绕减负的应有之义及着力点。

对于减负的应有之义,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认为,对于减负的“负”的定义,大家讨论了很久,但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因为学习知识不可能没有负担,关键要看负担是否合理适当,是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带来的负担,还是重复练习带来的负担。

王殿军强调,对于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目前学校的学习内容普遍简单,学生反复练习已经掌握的内容,觉得负担很重。而在美国,最优秀的学生学的课程可能比普通学生多一半,美国的AP课程有34门,最好的学生可以学15门,学过的课程进入大学后可以免修,直接抵学分。这些学生的学习内容极具挑战性,看似负担很重,学生却并不觉得累。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表示赞同。他说,减负与增量不一定冲突,真正的负担其实源于重复的、机械化的、简单的知识学习,而创造性学习不能说是负担。因此减负应与提质增效联系起来,要减“应减之负”。

何为应减之负,又应如何减?北京市四中校长马景林表示,减负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一个需要系统分析、综合治理的大问题。而要做到系统分析、综合治理,就要明确公立学校的定位,完善相关政策立法。

他提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学校减负效果最好,方法包括控制难度、控制时间等。但这样减负能否真正解决问题,是否在以牺牲质量为代价,都是值得思考的。

同样值得思考的还有学校减负之后,考试要求和学生实际知识水平之间的落差谁来解决,以及学校减负之后,空出来的时间是否会被校外培训机构挤占等。

对于学校减负带来的空余时间,是否会被校外培训机构挤占这一问题,马景林提到,此前他曾参与某省某调研,结果显示,全省98%的民办培训机构涉及文化课培训,培训方法仍是学校的方法。与此对应的是,全省67%的小学生要参加培训机构培训,其中有接近40%的小学生,每周参加两次以上培训;初中生参与度则为57%,30%多的初中生每周参与两次以上。“这种重复训练恐怕会和学校教学形成重叠,而这种重叠本身就是一种负担。”

“减负”部分的讨论最后,河北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笑称,说到负担,大家会本能认为衡水中学学生的负担要比其他人重,但其实衡水中学反而会保证学生有每天八个半小时的睡眠时间,高一到高三都是如此。

他提醒,减负要警惕无差别地平均减负;警惕缺乏针对性的盲目减负;警惕只重课内、不重课外的片面减负。

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宽松、课程丰富、教师专业

讨论的第二部分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

王殿军表示,创新不是逼出来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营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课程、尊重学生的个性。

他表示,中学是学生一生的奠基启蒙阶段,学校此时要做的,是提供充分激发学生潜力的教育环境。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学校往往很难全力以赴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因为目前的教育评价方式太单调,就是成绩。教育评价这个指挥棒不改变,学生、家长就很难充分容忍个性化,学校就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中。

马景林则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应从老师开始。他说,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与教师的专业化密不可分。他建议教师不断学习更多心理学、脑科学,包括当前新兴技术的基本知识,真正用教育方法解决教育问题。当教师的专业化连接教育评价方式的变化,连接分配制度的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就不会是一件难事。

谈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方法,翟小宁介绍,人大附中目前开设了300多门选修课,200多个学生社团,还有大量个性化课程,而搭配这类课程的最好方式,就是项目式学习。这种项目式学习从学生兴趣出发,可以是人文社科项目,也可以是科学、工程、技术,乃至人工智能的课程。

郗会锁则从中学、大学衔接方面给出意见。他表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一要保持中学教育到大学教育的连贯互通。一些大学的优势课程,可以提供给部分学有余力的中学生;二要共建培训机制。大学可以开展中学老师研修班,中学可以将大学名师请到中学,提升中学老师的专业水平;三是科研方面,大学的优势是把握学科领域的前沿阵地,中学的优势则是立足教学实践,双方可以多合作、多交流。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四名校校长对谈:减负不等于简单,盲目“减负”无益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