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lpash
不久前,北京的朋友圈被《疯狂的黄庄》刷了屏。巧的是,探月学院的坐标就在这个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疯狂的海淀黄庄」里。
作为老师,每天上班下班,穿过那些「疯狂」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好的自我反省的时候。在这条窄窄的路上来来回回,对我来说,甚至已经像是一个小小的仪式,我每次都会问自己,是不是真正地理解了这些「疯狂」中的每个「理性」的大人的角色:
▲ 海淀黄庄 图片来自童伙的文章《疯狂的黄庄》
作为个体:家长可能会想,明明孩子在学校里就是要学习的,为什么到头来孩子还要去培训机构学习?教师可能会想,我究竟在教给学生什么,如果到头来学生还要去培训机构学习?
作为组织,培训机构甚至开始考虑如何去和学校争抢老师,于是作为个体的老师又多了一个烦恼,自己究竟应该去学校工作,还是培训机构工作呢?
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不在这些「疯狂」中加入孩子的角色,因为如果问孩子,答案会变得更加「疯狂」。
孩子告诉我,自己经历过全班同学都在同一个培训机构的同一个老师那里集体补习同一门课的情况,也就意味着对于这个班级的孩子来说,学校里有一个物理老师,机构里还有一个物理老师,只是全班一起换了一个地方上物理课而已。
我不知道像这样的大人之间的「默契」是如何达成的,然而,终究是大人,让这一切发生在了孩子的面前。
海淀黄庄的疯狂之后
我博士是做「政治制度比较」研究的,一直试着用自己的专业视角去重新理解教育,从社会研究的结构功能主义来分析,会不会是因为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核心结构太像,导致两者在核心功能上几乎无法区分?最后导致了内部的顾客(也就是老师)和外部的顾客(也就是家长),谁都没法说清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区别。
培训机构越来越像一个个强大的课程教研组,学校在应对的措施方面,越使用根据学习水平分层走班教学,学校就越像是培训机构的一个个培训班。而在培训机构整体强大的跨时间、跨空间的各种资源整合能力面前,个体学校的教研组如果想要能够取胜,难度可想而知。
也许你会担心,在培训机构的「明争」之下,学校岂不是根本没有存在空间了?对于学校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我想,这恰恰是我们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学校的关键,我也把自己每天上班下班路上的思考,分享在这里:
一、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经常说「教是为了不教」,所谓的终身学习,就是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专家。如果我们都认同这是教育的逻辑,培训机构从商业发展模式来看,每个孩子的「继续购买课程」的行为,就是商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培训机构完全没有必要按照「为了不教」的这个目标来设计自己的「教」,如果孩子都学会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人来教了,培训机构也就没有市场了。
但是,学校完全没有刺激任何一个孩子「继续购买课程」行为的可能,再加上资源的相对稀缺性,特别是学校在师生比方面,跟培训机构完全不在一个水平。学校看着培训机构铺天盖地的「一对一」广告,只能重新去思考自己的应对措施。也反而更加有可能去思考怎样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 Katie Martin 的书
我非常喜欢的一位美国老师 Katie Martin,在她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新》一书里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
I am suggesting, however, that instead of teachers doing all the work to plan overly structured lessons and deliver the content, we might be better off if we spent more time understanding the learners and helping them understand the learning goal. In fact, I know we would all be better off if our students understood where they are in relation to the desire learning target and how they can close the gap. That is the essence of personalized learning.
然而,我建议,与其让老师做所有的工作来规划过于结构化的课程并提供内容,不如我们花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学习者并帮助他们理解学习目标。事实上,我知道,如果我们的学生了解他们与期望的学习目标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缩小差距,我们都会过得更好。这才是个性化学习的本质。
很多时候,个性化教育被理解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周到」服务,而这恰恰是对个性化教育最大的误解,在「周到」服务的背后,究竟是在证明老师是好老师,还是说学生真的变好了呢?
也就是说,培训机构需要通过「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这个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老师是非常好的、自己的服务是非常「周到」的,从而刺激自己所服务的重要考试这个终点之前的「继续购买课程」的行为;但是学校,需要证明的仅仅是「孩子真的变好了」。
我们在教学研究中经常说,我们的老师都太会「教」了,以至于不太关注「学」,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把学校当成「教」的误解之中;
但是,在培训机构的「明争」之下,我们终于有机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是我们集体误解了学校。而且能够帮助我们重新理解学校的系统化的理论和实践,也是慢慢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1998 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确定了基于教育研究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How Students Learn : Reforming Schools Through Learner-Centered Education》,直到这个时候,「教是为了不教」才有机会从一种艺术变成一种科学。
二、跨学科的知识
学校的第二个优势来自于我们更加熟悉的场景:每个学校都会有完整的学科设置,但是培训机构不一定。随着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不断共同进化,留给人类智能去思考的问题复杂程度不断增加,需要更多跨学科的解决方案,也就对于超越单一学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研究所(IFTF)甚至直接把跨学科性作为未来劳动力的关键和基本技能,而教育创新前沿研究 edutopia 则直接把跨学科,作为创新和变革学习的战略之一。学校是跨学科知识学习的重要空间。
下面这是对我帮助非常大的一张图,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 Alexander Refsum Jensenius 画的一张关于学科与学科关系的示意图:
▲ 学科与学科关系的示意图
目前这张示意图上的名词还没有统一准确的翻译方法,为了避免误导,我只使用教授自己博客里面的五种方式去描述:
第一种:在一门学科内工作。
第二种:从另一个学科的角度看一门学科。
第三种:来自不同学科的人们一起工作,每个人都学习他们的学科知识。
第四种:使用真正的方法综合,整合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第五种:创造超越学科视角的知识框架的统一。
这样的跨学科的实践,在世界教育创新过程中不断地出现,彼此呼应;在美国,这种跨学科设计反映项目制学习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的「项目」中,在芬兰,则反映在更加彻底的基于现象的学习 PBL(Phenomenon-Based Learning)的「现象」中。
▲ 探月学院 Boost Week 2049 年的世界
这样的跨学科,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共同学习的体验,在探月学院开学之初,所有老师集体搭建的整整为期一个月的《2049》年度大话题学习项目,就是我们在第三种跨学科模式上的尝试,所有学生组成了不同的小组,从烹饪、娱乐、购物、能源等方面共同思考 2049 年我们的生活形态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反而是在这种跨学科的场景中,学生通过比较,反而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学科的不同价值。
三、跨学科的能力
在培训机构的「明争」之下,真正熟悉学校运营的人一定会发现另一条关键的线索:学校不仅是为了教知识,更是为了育能力。学校所持有的第三个优势,直接指向了现在最热门的话题:「能力」。
从国外 21 世纪的 4C,到国内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的 21 世纪的 5C,人们对于教育中的培养能力或者说素养的共识越来越清晰。在有了共识的目标以后,如何能够实现目标,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
可能大家心里一直的一个疑问是:面对这些各种各样的「C」,市场上明明已经有了那么多成熟的培训课程,学校难道不能增加一个个独立的新的课程模块么?
其实,这里的原因和能力或者素养的本质有关,因为当我们强调能力和素养的时候,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具备「一种不管外部社会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够调用以适应变化的最基本的身心资源」。既要稳定,又要可迁移。就算我们有单独的合作能力课程,它的评估也不是仅仅稳定地发生于这门课程里,而是和更多的需要迁移运用合作能力的场景相联系。
学校完全可以而且必要,在不同的学科之间,采取更多的共同实现能力培养的设计。比如在探月,由于我们每个学科的老师人数实在太少,只能进行跨学科教研,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慢慢感受到了跨学科的能力是如何实现的。
我们日常教学使用的表现型评估中,老师们完全共享的指向能力的学习任务,比如用苏格拉底圈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用咨询协议(Consultancy Protocol)培养交流能力,这不是专属于某一门课程的,而是所有课程共享的学习任务,这就为学生逐步实现能力的迁移创造了机会。
让我自己越来越确信的是:探月的学习模块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培训机构的教学核心结构,与培训机构相比,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可能就在这里,因为只要跨学科,必然会指向共性的能力或者素养这个话题,这是属于真正的学校教育的最好的时候。
四、我们真的可以重新定义学校吗?
一直很喜欢探月去美国霍肯高中访问的那张合影中的那句话
The main purpose for which the school has is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
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品格。
▲ 探月去美国霍肯高中访问
正是因为有了和学校抢着「教」的培训机构,学校也有了真正把「立德树人」的「育」,放在「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的可行性。
在美国,无论它叫品格教育、道德教育,还是价值观教育,非认知因素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也被越来越重视。在中国,2014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里,从学校管理的视角,我自己最有共鸣的内容是:「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因为这个视角,让我对自己的经验有了全新的理解:之前我在上海中学担任团委书记期间,负责「资优生德育课程体系」的资料梳理。这个从 1998 年开始搭建的德育课程体系,让我第一次体验到了真正专业的学校德育是怎么做的。它是在用学科以外的课程手段,系统性地去回应「私德」和「公德」平衡发展的目标。这和探月学院的能力模型中的 intrapersonal 和 interpersonal 要达成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现有的教育,已经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的沉淀,这些都是我们学校回归教育本质的重要经验。
▲ 合作学校的跨学科项目海报
在公益假期中,我们也把这样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和跨学科的理念,带给了我们的合作学校,每每在微信群里看到这所县城中学的《成长的烦恼》跨学科项目进展,老师和学生的能量满满都让我们惊叹不已。我想,如果不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就不可能有「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如果不是跨学科,也不会有这个中英文阅读、心理学知识和戏剧表演的复杂组合。
虽然这样的项目学习对于所有老师来说,没有任何经济上的回报,反而增加了不少的工作负担,但是老师们都非常投入,在微信群里仔细记录着老师们的合作,也仔细记录着学生们的成长。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学校?我们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不约而同地试着在用自己的行动给出答案。
五、写在最后
明天上班下班,我还是会像往常一样,在那条窄窄的路上继续思考「疯狂的海淀黄庄」留给我的问题。
也许就像《如何学习》的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所说:
请你这么去假想:学校只是昨天才刚诞生,课堂、作业、练习、统考等也都是才出现不久的新鲜事物,历时不过一两千年。
可是,人类已经存在了至少上百万年,在这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以各种方式来学习这个世界,只是这些方式与刚刚冒出来的这些新鲜事物不相匹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仍然是野人:需要适应现代生活,且尚未真正适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不仅仅是在自我定义,而且也是和周围的组织发生互动,进行彼此定义。
如果没有培训机构,我们或许就很难理解什么是教学中的「学」,什么是教育中的「育」;我们都是在彼此的不断碰撞中不断进化。在海淀黄庄的疯狂之后,我们才有机会更加清晰地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学校,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探月学院”,作者张阳,编辑Zale。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