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减负“攻坚战”:政策越来越细致,家长越来越焦虑

作者:腾讯教育 发布时间:

减负“攻坚战”:政策越来越细致,家长越来越焦虑

作者:腾讯教育 发布时间:

摘要:减负措施集数十年之大成,很多地方却可能不切实际。

640.jpg

图/unplash

2018年年末,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对学校、培训机构等方面作出全面规定,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坚决控制考试次数等。

力度之大、措施之多,可谓集数十年减负规定之大成。然而,在一些观点看来,任凭减负措施再细致再全面,往往也无益于事,减负反而可能“越减越累”,这一次很可能也不会例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再简单不过,在当前环境下,任何一名家长,都不敢也不会给孩子减负。

减负措施集数十年之大成,很多地方却可能不切实际

减负是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话题,老得几乎比我们所有人都老得多。1955年7月,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时至今日,国家层面以专门文件发布的减负令不下十道,各地出台的减负政策难计其数。教育部等九部门此次联合发布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更是堪称集数十年减负规定之大成。核心内容如下图:

0.jpg

规定很细致,甚至细致到作业不超过60分钟、90分钟,睡眠不少于8小时、9小时、10小时。但愈细致愈不切实际,试问作业量如何用时间来衡量?腾讯新闻《今日话题》即提出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发问,“若有一位同学因为在某天的作业中遇上了一道难题,苦思冥想两小时方才写上答案,这算不算作业量超标?”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同样不切实际,学校或许可以通过规定作息时间来强制做到,家长呢?难道家长未能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教育部有能力干涉么?

家长们比谁都清楚、更比谁都烦孩子学习负担重

教育部是用心良苦,孩子们是苦不堪言,家长们是苦上加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于2010年、2015年进行的两次全国大范围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小学生平均在校时间从2010年的6.7小时增长到8.1小时,中学生则从7.7小时增长到11小时,增幅分别达到20.9%和42.9%。学生们在校学习时间显著增加,已经比一般白领的工作时间都要长。

9.jpg

数据还显示,2010年65%的小学生休息日的家庭作业时长超过1小时,2015年这一比例激增到81.1%;初中生情况更为严峻,休息日家庭作业时长超过2小时的学生比例从2010年的61.7%激增到2015年的87.1%。休息日不但得不到休息,反而还更累。

8.jpg

家长们其实比谁都清楚孩子学习负担重不重。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2018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小学一年级就有28.65%家长反映孩子负担重,此后随年级增长,反映孩子负担重的比例也持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该比例在二年级就直线飙升到40%左右。

7.jpg

家长们也更比谁都烦孩子学习负担重,小区里即使半夜都不缺怒吼的老父亲老母亲。“什么关系?说,到底什么关系?”半夜勾起你八卦心的大声质问,其实是妈妈怒斥孩子数学没学好,“互为相反数的关系!”

《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显示,78%的家长每天陪孩子写作业,陪写作业是中国家长幸福感下降的主因之一,也成为亲子关系的最大“杀手”,75.79%的中国家长和孩子因写作业发生过矛盾。

升学压力巨大,焦虑的家长们不敢也不会给孩子减负

但是,巨大的升学压力,甚至让家长们从孩子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极度焦虑。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2018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最大原因都是“升学压力大,家长焦虑”。

,.jpg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另外几大原因,集中在学校和培训机构上,教育部等九部门此次公布的减负措施也剑指于此。但一个悖论是,越要求学校减负,减少作业,家长就越焦虑孩子学不好,越要孩子去培训机构上课外辅导班,于是孩子负担丝毫未减轻反更可能加重。也就是说,减负,减了学校的负,却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孩子的负担。

‘.jpg

于是,初入小学校门的孩子们,就被“不愿输在起跑线”的家长们送进课外辅导班。《2018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一年级就有 48%的学生报了辅导班,二年级开始至六年级均有超过6成的学生报了辅导班。与此同时,在报辅导班的门数上,随着年级的升高,更多的学生由报1门增加到报2-3门。到六年级为止,有超过40%的学生家长为孩子报了2门以上学校主科课程的辅导班。

k.jpg

结语

不上课外班,就上不了名校。家长们如此焦虑,如此疯狂的给孩子报课外班,根本原因就在唯分数论的考试制度,以及学校之间教学资源的巨大差异。考试制度没有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没有变,家长们就会继续将孩子们推向课外班,孩子们的负担就不可能减下去。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腾讯教育”,策划/李帅 柏森森,设计/lann 编辑/林一。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腾讯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腾讯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减负“攻坚战”:政策越来越细致,家长越来越焦虑分享二维码